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芃

作品数:32 被引量:128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东南太平洋
  • 6篇渔场
  • 6篇柔鱼
  • 6篇南太平洋
  • 6篇角质
  • 3篇短蛸
  • 3篇沿岸
  • 3篇渔业
  • 3篇上升流
  • 3篇生物学
  • 3篇生物学特性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资源量
  • 3篇海洋酸化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物学特性研...
  • 2篇时间序列
  • 2篇水温
  • 2篇水温结构

机构

  • 3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8篇教育部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32篇陈芃
  • 25篇陈新军
  • 6篇胡飞飞
  • 4篇金岳
  • 3篇雷林
  • 3篇方舟
  • 2篇李建华
  • 2篇汪金涛
  • 1篇刘必林
  • 1篇秦传新
  • 1篇苏杭
  • 1篇陈国宝
  • 1篇余景
  • 1篇焦敏

传媒

  • 7篇上海海洋大学...
  • 6篇海洋渔业
  • 3篇水产学报
  • 3篇海洋学报
  • 3篇2016年中...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2017年中...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灰色系统的秘鲁鳀资源量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5
2018年
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是栖息于东南太平洋的小型中上层鱼类,是鱼粉的主要来源。有效预测秘鲁鳀的资源量,综合评价环境因子对秘鲁鳀资源量的影响将有利于我国鱼粉进口企业利用环境和气候变化把握秘鲁鳀的生产行情。利用2004—2013年秘鲁鳀的资源量数据,首先对影响秘鲁鳀资源量的环境和气候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并基于该结果利用灰色预测模型[GM(0,N)模型]进行秘鲁鳀资源量预测模型的构建,同时通过去除某个环境因子的模型与包含所有环境因子的模型的预报精度比较,对环境因子的重要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包含所有因子(渔场水温(Fishing ground temperature,FGT)、(渔场水温距平(Fishing ground temperature anomaly,FGTA)、南方涛动指数(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SOI)、Nino 1+2区海表面温度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Index,PDOI))的模型1对拟合资源量与实际资源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97,两个序列间的相关系数为0.544,对验证数据的相对误差为0.434;对比去掉其中某一个因子的模型2-模型6,去掉PDO的模型4效果最好,拟合资源量与实际资源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87,两个序列间的相关系数为0.663,对验证数据的相对误差为0.274,该模型能够更好地提高模型精度,可作为预测秘鲁鳀资源量的最优模型。
段丁毓陈芃陈新军秦传新
关键词:灰色系统资源量
一种太平洋褶柔鱼资源补充量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平洋褶柔鱼资源补充量预测方法及应用,统计1997年-2009年125°-140°E、25°-40°N范围的海域内的SST数据;统计1997年-2009年125°-140°E、25°-40°N范围的海域内c...
陈新军胡飞飞陈芃
文献传递
菱鳍乌贼渔业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菱鳍乌贼(Thysanoteuthis rhombus)是广泛分布于世界三大洋的经济头足类,是日本和中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的商业化捕捞对象之一。根据其洄游路径的研究及分布广、价值高的特性,今后有可能成为我国头足类渔业的捕捞对象,为此,本文对菱鳍乌贼的种群结构、年龄与生长、摄食生态与垂直分布状况、繁殖习性、早期生活史和洄游等生物学研究进展做了归纳和总结,阐述其开发利用状况。同时,以我国东海外海菱鳍乌贼资源为重点,阐述其今后应该重点研究的内容,即需要对我国东海及其外部附近西北太平洋海域的菱鳍乌贼资源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其生活史及资源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科学评估其资源量,确保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陈芃方舟陈新军
关键词:渔业生物学
东南太平洋秘鲁鳀渔情预报研究
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作为重要的商业性鱼类之一,秘鲁鳀形成了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单鱼种渔业,是鱼粉的主要来源。掌握秘鲁鳀资源渔场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利...
陈芃
关键词:渔情预报海洋遥感环境因子
文献传递
秘鲁上升流对秘鲁鳀渔场的影响
秘鲁鳀作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单鱼种渔业的目标种,研究秘鲁上升流对渔场的作用机制有利于人们加深秘鲁鳀渔场形成机制的理解,把握渔场状况。因此,研究以利用风场数据反演的秘鲁鳀渔场的上升流流速(Upwelling Velocity...
陈芃陈新军雷林
关键词:渔场温度温度距平
文献传递
基于角质颚形态的东海2种常见乌贼类的种类判别被引量:10
2018年
为了尝试利用角质颚对东海2种常见乌贼类种类进行判别,根据2015年采集的47尾虎斑乌贼和87尾神户乌贼的角质颚,采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判别分析等方法对两种乌贼进行种类判别。结果表明,在所有12个形态参数的比较中,除了下头盖长/胴长,虎斑乌贼和神户乌贼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虎斑乌贼和神户乌贼角质颚在雌雄群体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两种乌贼进行分类,虎斑乌贼判别正确率为95.7%,神户乌贼为94.3%,总判别正确率为94.8%。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以两种乌贼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中,负载值最高的形态参数比例指标构建判别函数,虎斑乌贼的判别正确率为83.0%,神户乌贼为83.9%,总判别正确率为83.6%。分雌雄对两种乌贼进行分类判别,雄性的总判别正确率为93.8%,雌性为96.6%。研究认为,乌贼类角质颚形态同样可用于种类判别。
马迪金岳陈芃方舟陈新军陈新军
东南太平洋秘鲁鳀资源量预报模型的构建被引量:4
2018年
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是栖息于东南太平洋沿岸的一种小型中上层鱼类。有效地对秘鲁鳀资源量进行预报将有助于为我国鱼粉进口企业提供决策支撑。为此,本研究结合秘鲁鳀生物(上一个渔汛季度的资源量、渔获物中的幼鱼比例)和环境(渔场水温和nino1+2区的温度距平)因素及捕捞量为预报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17个渔汛季度(2006年至2014年第一渔汛季度)秘鲁鳀的资源量建立预报模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对影响秘鲁鳀资源变动的因子进行初步评价。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样本量的增加,模型拟合资源量与真实资源量的平均相对误差逐渐下降,拟合资源量序列与真实资源量序列的相关系数逐渐增加。最终模型5(建模数据为2006-2013年第二渔汛季度的数据,验证数据为2014年第一渔汛季度的数据)能够很好地拟合出秘鲁鳀资源量的大小及变动趋势拟合资源量序列与真实资源量序列的相关系数为0.861;拟合资源量序列与真实资源量序列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预报得到的2014年第一渔汛季度的数据与真实值相比,相对误差为1%。结合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对影响秘鲁鳀资源变动的因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46%,其中环境因素占据了最大的载荷;第二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23%,同样环境因素占据了最大载荷,但是,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因素分别是上一个渔汛季度的资源量和捕捞量,其载荷相当;第三和第四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9%和7%,其中幼鱼比例占的载荷最大。根据各主成分得分序列与资源量序列的相关系数结果,环境因子对秘鲁鳀资源变动有重要影响。
陈芃陈新军陈新军胡飞飞
关键词:资源量东南太平洋
赤道海域茎柔鱼角质颚形态及生长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资源丰富,约占我国远洋鱿钓总产量的50%以上,角质颚形态稳定,在头足类的种类、种群划分中有着重要意义。根据2017年2-4月调查期间赤道海域采集到的茎柔鱼角质颚样本,观测分析其角质颚形态特征、茎柔鱼个体生长对角质颚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雌、雄个体间角质颚的各形态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雌性个体的角质颚大于雄性个体;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选用上脊突长(upper crest length,UCL)代表赤道茎柔鱼角质颚的形态特征,并且可以做为茎柔鱼个体大小的估算;对不同胴长和性腺成熟度与角质颚上脊突长(UCL)的生长关系进行分析,显示随着胴长的增大和性腺的发育,茎柔鱼雌、雄个体角质颚上脊突长(UCL)也逐渐增加,角质颚逐渐增大。因此,根据角质颚上脊突长(UCL)的长度对茎柔鱼的胴长及生长情况进行判定是可行的。
李建华陈新军陈新军刘必林陈芃
关键词:茎柔鱼
海水pH变动对东白令海渔业资源丰度变动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海洋酸化对海洋物种资源丰度变动的影响是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东白令海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但该海域也受到海洋酸化的潜在影响。为此,基于1982—2014年东白令海大陆架底层拖网的调查数据,以海水pH变动作为海洋酸化的指标,利用动态回归模型对其中70个种类(包括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的资源丰度与pH变动的关系进行探究。模型发现:在所研究的鱼类、软体动物和甲壳类中,分别对应27.78%、36.84%和33.33%的种类资源丰度变化受到海水pH变动的影响;对受到影响的物种分析发现,pH变动对各物种资源丰度的影响也存在着种类的差异性,其中对软体动物(不包含头足类)和甲壳类资源丰度均易产生负的影响;物种资源丰度在pH下降时的反应不同,包含了上升、下降和先上升后下降等3种类型;pH的变动可通过所处海域pH大小的变化以及pH变动改变鱼种适宜栖息地范围对物种资源丰度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海洋酸化会对不同渔业种类资源变动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可为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陈芃陈新军
关键词:海洋酸化
气候变化下西北太平洋大海洋生态系海表面温度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以西北太平洋5个大海洋生态系(large marine ecosystem, LME,包括西白令海、鄂霍茨克海、黑潮、亲潮以及日本海)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为研究对象,分析SST随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和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关系。研究发现,除了西白令海外,其他4个大海洋生态系的SST都在1987年左右发生了急剧的上升,呈现出2个变化模态;将SST的长期变化趋势去除后可以发现,5个LME的SST随着时间上下波动,并没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存在,但是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有着密切联系。从空间分布上看,各区域的SST都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高的趋势,但是增温趋势不尽相同,整个西白令海区域的SST都在升高,降温区域则围绕在库页岛和日本的北海道附近。
王雅萌陈芃陈新军
关键词: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厄尔尼诺拉尼娜气候变化海表面温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