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军

作品数:26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骨折
  • 8篇内固定
  • 6篇椎骨
  • 6篇关节
  • 5篇腰椎
  • 5篇脱位
  • 5篇疗效
  • 5篇股骨
  • 4篇颈椎
  • 4篇颈椎骨
  • 4篇颈椎骨折
  • 4篇颈椎骨折脱位
  • 4篇骨折脱位
  • 3篇手术
  • 3篇前路
  • 3篇螺钉
  • 3篇关节置换
  • 3篇钢板
  • 3篇高龄
  • 3篇粗隆

机构

  • 22篇石嘴山市第一...

作者

  • 22篇陈海军
  • 13篇刘保和
  • 11篇朱波
  • 9篇龚乐
  • 9篇寇博
  • 7篇张懋
  • 6篇杨斌
  • 4篇王治兵
  • 4篇杜学平
  • 3篇柏玲
  • 3篇吕强
  • 1篇马宝军

传媒

  • 5篇宁夏医学杂志
  • 4篇宁夏医学会骨...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近期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采用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创伤性和治愈率。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于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骨折100例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1.67岁;腰椎单节段压缩性骨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经皮组(MP组,采用微创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传统开放组(TO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椎弓根置钉术治疗),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MP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T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TO组比较,术后24 h及术后3个月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TO组比较,术后24 h及术后3个月患者Cobb角均显著降低[24 h:(22.24±2.34)°vs (18.37±1.05)°;3个月:(13.67±2.65)°vs (8.46±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TO组比较,术后24 h及术后3个月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均显著升高[24 h:(57.68±3.68)%vs (63.46±1.48)%;3个月:(78.97±4.35)%vs (84.25±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O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显著高于MP组(8.00%)。结论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传统手术相比较,前者治疗方法对患者关节伤害小且治愈率较高。
陈海军柏玲
关键词:腰椎骨折关节损伤COBB角
氨甲环酸序贯抗凝药对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临床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序贯应用抗凝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和输血率的影响。方法:收治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60膝),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氨甲环酸,对照组不采用氨甲环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术后显性失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输血量、输血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出现血栓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行氨甲环酸静脉联合局部治疗,序贯应用抗凝药物,术后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减少,输血量明显减少,输血率降低,减少了患者发生输血风险及相关并发症,保障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为国家节省输血相关的医疗资源与费用,利国利民。
寇博刘保和龚乐陈海军
关键词:氨甲环酸失血量输血率
GTF股骨头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对照回顾性分析研究GTF股骨头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疗效对比.方法 对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Evans Ⅲ,Ⅳ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GT...
寇博刘保和朱波龚乐陈海军杨斌
关键词:PFNA内固定
人工关节与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GTF 股骨头置换与 PFNA内固定在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 7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GTF 股骨头置换组(41例),PFNA内固定组(38例),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较GTF 组有优势(P〈0.001);GTF 组部分负重时间较PFNA组短(P〈0.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 (P〉0.05).结论如果患者的骨折类型相对稳定、骨质也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选择PFNA,若骨折稳定程度差、骨质疏松严重可以考虑 GTF股骨头置换.
寇博刘保和陈海军朱波龚乐杨斌
关键词:PFNA内固定
AO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掌骨指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AO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掌骨指骨骨折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掌骨指骨骨折应用AO微型钢板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掌骨14例,指骨11例,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2—8个月,25例均于术后6—8周达骨折临床愈合...
朱波张懋陈海军
文献传递
掌侧T型LCP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2010年
目的:总结使用掌侧T型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术后功能评定。方法:对23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和随访,采用腕关节掌侧入路,剥离部分旋前方肌,复位,恢复掌倾角,尺偏角,关节面的平整度及高度,部分病例植骨,塑形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2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根据Mayo评分标准,功能评分:优17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达95.65%。结论:掌侧T型LCP对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提供有效固定,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满意。
陈海军柏玲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疗效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19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GTF假体置换组38例,PFNA内固定组41例,DHS内固定组40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基础合并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门诊复查随访2年,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arris评分、并发症和死亡率,对比分析三种方法在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差异。结果手术及住院时间,PFNA组PFNA组>DHS组(P<0.05),远期基本相同(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理想方法,而GTF型假体置换对于粉碎性严重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DHS内固定应慎重选择。
寇博刘保和吕强陈海军朱波龚乐杨斌
关键词: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
颈前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目的讨论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在颈椎骨折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3年1月-2005年6月在Halo—Vest架固定下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21例。结果随访6个月-1年9个月,平均随访1...
张懋朱波杜学平刘保和杨斌陆生鹏王治兵陈海军龚乐
文献传递
颈椎骨折脱位73例临床治疗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在临床治疗中方案的选择。方法2000年1月-2005年6月,收住颈椎骨折脱位73例,采用牵引治疗29例,Halo-vest架固定23例,Halo-vest架固定下颈前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21例。结果前期病人以保守牵引治疗为主,自2003年以后,开始采用Halo-vest架固定及颈前路内固定手术。随访51例,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9月。椎体植骨均融合。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死亡5例。结论采用Halo-vest架固定下颈前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具有固定可靠,改善神经功能,恢复颈椎序列,恢复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张懋朱波陈海军陆生鹏王治兵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颈椎前路
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76例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6例,其中复位内固定69例,人工关节(双极头)置换7例。结果 68例随访6-36个月,临床疗效优42例,良18例,差8例,优良率88.2%。结论根据患者年龄、合并症以及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获满意疗效。
刘保和寇博陈海军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