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扎格雷钠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进展性脑卒中3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入选76例患者经头部CT证实无出血灶,并符合进展性卒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在进展期给予奥扎格雷160mg/d,分早晚2次给药,连续14d,同时给氯吡格雷75mg/d,连续14d;对照组38例单用奥扎格雷治疗14d。对治疗前后的两组病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凝血功能和血流变检测。结果: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流变参数治疗前及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治疗组轻于对照组(P<0.05);血流变参数治疗组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指标治疗前后及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延长(P>0.05)。结论:奥扎格雷与氯吡格雷联用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效果较好,并且安全。
- 刘扬赵莉
- 关键词:奥扎格雷进展性脑卒中
- 脑小血管疾病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原因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小血管疾病(SVD)发病之间的相关原因,了解脑小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小血管疾病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I)患者86例,作为对照一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二组。测定并比较各组之间的患者t Hcy水平,评价t Hcy水平和LI的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t 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二组(P<0.05),LI患者t Hcy水平与传统危险因素等各指标无相关性,t Hcy是LI的较强的预测指标。结论结果表明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较高与脑小血管疾病及脑白质疏松症有相关性,是脑小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 齐秀慧赵莉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 PNF躯干训练模式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PNF技术中躯干训练模式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治疗组同时应用PNF躯干训练模式进行躯干控制能力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用PH-A型平衡功能测试仪测定平衡能力,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PNF躯干训练模式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金玲王松林赵莉郝宝东王海山李丽萍刘彦季
- 关键词:PNF偏瘫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老年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老年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以及在门诊健康体检者各45例,空腹抽取静脉血,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老年脑血管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老年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及减轻疾病的进展。
- 齐秀慧赵莉
- 关键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老年人脑血管病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于中青年,且以中度及重度患者多见。同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颅内动脉狭窄高于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概率,并且中老年人颅内、外动脉狭窄比例高于青年人。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与患者的年龄具有关联性,早期的积极干预措施有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 赵莉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狭窄
- 成人脑出血超声检测的临床价值
- 陈培民齐秀慧徐进张春伟曹殿波赵兴立安立澌张颖宏刘广刘丽梅赵莉刘福贤林鹿张涛
- 早期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早期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106例,将10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结果采用亚低温治疗的观察组脑梗死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亚低温治疗可提高急性重症脑梗死治疗效果。
- 齐秀慧赵莉张涛
- 关键词:亚低温急性重症脑梗死临床疗效
- 饮酒对血脂的影响及与脑血管病的关系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通过酒精定量来观察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以判定饮酒量对血脂的影响,及血脂在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长期饮酒首发急性脑卒中的患者,24例长期饮酒无脑血管及其他脑血管危险因素者,26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患者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Apoa和Apob等5项指标,并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C、Apoa、HDL-C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TC、TG、Apoa在梗死和出血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随饮酒量及饮酒年限增加血脂各项值增加,同时饮酒和血脂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刘扬赵莉
- 关键词:饮酒血脂脑卒中
- 易化技术结合电刺激小脑顶核在脑出血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易化技术结合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出血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5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易化技术结合电刺激组(试验组)、易化技术组(对照组),采用患肢SIAS评定法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进步(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易化技术和结合电刺激小脑顶核可提高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
- 曹镇洋王松林赵莉王海山刘彦季李海滨
- 关键词:易化技术电刺激小脑顶核
- 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与非介入治疗比较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与非介入治疗的疗效与并发症。方法对2005年8月~2006年12月用尿激酶进行超早期(发病至溶栓时间<6h)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36例急性脑梗死病例以及45例适合动脉介入溶栓治疗但仅进行了常规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介入组36例病人栓子位置分别为:大脑中动脉M1段17例,M2段7例;大脑前动脉A1段5例,大脑后动脉段3例,基底动脉4例。结果介入组溶栓后血管再通35例,术后24小时NISSH评分下降并且与非介入组差别明显;出血及死亡率两组没有显著差别。结论超早期的动脉内尿激酶接触性溶栓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赵莉陈培民高丹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尿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