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涵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行为偏好
  • 1篇演进
  • 1篇政策演进
  • 1篇中国人口
  • 1篇人口
  • 1篇人口老龄化
  • 1篇退牧还草
  • 1篇农牧
  • 1篇农牧民
  • 1篇偏好
  • 1篇区域经济
  • 1篇马铃薯
  • 1篇马铃薯产业
  • 1篇牧民
  • 1篇劳动资源
  • 1篇老龄化
  • 1篇环境认知
  • 1篇还草
  • 1篇扶贫
  • 1篇扶贫工作

机构

  • 4篇定西师范高等...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张海涵
  • 2篇王小鹏
  • 1篇石善儒
  • 1篇赵成章

传媒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人民黄河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退牧还草区农牧民环境认知差异及其行为偏好被引量:3
2015年
资源环境的认知及态度影响行为主体的环境行为方式,态度与行为方式的转变成为影响环境生态和谐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半结构访谈的问卷调查手段,以农牧交错、干旱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退牧还草生态功能区的典型项目村为例,基于行为地理与社会心理理论,借助资源利用者主体认知视角,从农牧民所处生态环境、政策环境及家庭经济环境方面,分析退牧还草不同生态功能区农牧民环境认知的空间差异及行为偏好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功能区农牧民对草原退化问题的判断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农牧交错区到高寒草原区,随海拔逐渐升高,草地退化认知比重逐渐增大;而退牧还草政策满意度从农牧交错区到高寒草原区呈现出倒U形的变化趋势,干旱草原区、荒漠草原居民负面认知更加强烈;从农牧交错区到高寒草原区经济环境趋于恶化,负面环境行为偏好比重趋于增大,正面行为反之。
王小鹏赵成章张海涵
关键词:农牧民环境认知行为偏好
中国人口老龄化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随着老龄人口规模增加、年龄结构快速老龄化,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养老矛盾凸显,人口老龄化研究已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课题。该文从时间、空间尺度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研究认为我国≥65老年人口比重逐年上升,东部发达地区与西北部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呈现梯级差异,城乡人口老龄化表现出倒置现象;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影响到产业发展中劳动力供给、生产效率,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家庭代际矛盾趋于显性化。
张海涵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劳动资源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特征分析
2015年
文章从经济史的视角,采用发展经济学理论,对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定西马铃薯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贫困地区为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社会迈进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多种困境,急需创新对策予以治理。
张海涵王小鹏
关键词:区域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支持定西扶贫工作的政策演进被引量:1
2015年
笔者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为背景,结合定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对近30余年来党和政府支持定西扶贫工作的有关政策进行了五个阶段的分类概括,最后,对有关农村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总结。
石善儒张海涵
关键词:扶贫政策演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