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 作品数:17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高频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结核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分析
- 2023年
- 乳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乳腺炎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仅占乳腺手术病理的3.0%~4.5%,多由原发于肺、淋巴结、周围脏器及肋骨的结核分枝杆菌经血源性传播、淋巴管逆行传播或直接蔓延感染乳腺组织而引发^([1])。临床中乳腺结核常缺乏典型症状,与乳腺癌等乳腺恶性肿瘤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中缺乏特异性,在超声影像检查中易发生误诊。
- 倪土陆园张旭张文智
- 关键词:乳腺结核超声造影高频超声
- 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超声造影对乳腺结核鉴别诊断价值
- 张旭
- 移植肾结核超声表现及相关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0年
- 结核病是实体器官移植术后较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由于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器官移植受者结核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1-2]。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严重、最常见的感染之一,感染部位多为呼吸道和泌尿系统[3]。文献报道,移植肾结核在肾移植术后的发病率可达11.5%,且诊断和治疗较复杂,易造成移植肾功能丧失[4-5]。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能客观地反映移植肾的微循环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提高移植肾病变的诊断率[6-7]。目前有关移植肾结核的超声研究鲜见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确诊的4例移植肾结核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为临床提供借鉴和参考。
- 徐建平张旭褚洁刘丹杨高怡
- 关键词:移植肾功能感染性疾病超声表现免疫抑制剂超声造影肾结核
- 超声造影在鉴别男性肿块型乳腺发育与乳腺癌中的价值
- 张旭
- 输精管结核的超声表现分析
- <正>目的总结输精管结核的超声表现,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对15例经手术及病理或分泌物涂片证实的输精管结核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5例患者的17条输精管的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93.3%,根据声像图表
- 张文智杨高怡倪卫东邵亚勤王彩芬胡卫梅张旭
- 文献传递
- 一次性安全快速局限性气胸负压抽吸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安全快速局限性气胸负压抽吸装置,包括负压抽吸装置和穿刺针,所述负压抽吸装置的后端连接有注射器,负压抽吸装置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负压抽吸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单向阀,负压抽吸装置的上端设置有第二...
- 张旭杨高怡
- 文献传递
- 结节型乳腺结核的超声特征及误诊分析
- 张旭
- 肝脏结核超声造影表现及其病理对照研究
- <正>目的分析肝脏结核的造影及其病理表现,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在我院接受CEUS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结核患者共9例,每例患者选取最大结节,总共9个结节。患者年龄17~78岁男性,平均31.2岁。9例患者中合并肺结核3...
- 杨高怡孟君张文智赵丹张旭冯娜徐建平
- 文献传递
- 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声影像组学构建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预测模型研究
- 2024年
- 目的:开发并验证基于机器学习的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超声影像组学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9年1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行超声引导下肝脏活检评估肝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配到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影像组学方法对超声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采用L1_based方法进行特征筛选,并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建立肝纤维化预测模型,以预测肝纤维化程度。通过测试队列评估该模型的泛化能力。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AUC)下面积、准确度(ACC)、精确度(Precision)、召回率(Recall)、F1分数和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8例患者的超声图像用于预测模型的训练和验证,另外独立的56例患者超声图像用于模型测试。从超声图像中共提取851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出100个特征构建预测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队列、验证队列、测试队列的AUC分别为0.96[95%CI:0.9328~0.9823],0.76[95%CI:0.6516~0.8664],0.74(95%CI:0.5993~0.8741)。决策曲线结果显示,该模型在阈值概率0.15~0.65范围内具有最大的净效益。结论:基于机器学习构建的超声影像组学肝纤维化预测模型在内部验证队列和测试队列中均表现出较高的诊断效能。超声影像组学在肝纤维化诊断中可以提供更多潜在的信息,为肝纤维化无创评估提供了潜在的方法和策略。
- 包剑锋艾勤勤刘德林梁妃张旭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超声
- 浅表软组织血管平滑肌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图像的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浅表软组织血管平滑肌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方法 选取30例自2015年8月至2020年10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并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浅表软组织血管平滑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9例同期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结果 病灶位于上肢9例,下肢2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边界清晰26例(86.7%),内部均匀低回声22例(73.3%),合并钙化1例(3.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0级5例(16.7%),Ⅰ级9例(30.0%),Ⅱ级13例(43.3%),Ⅲ级3例(10.0%)。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显示:9例均表现为均匀性高增强,增强顺序为离心性增强6例(66.7%)、团状增强3例(33.3%)。结论 软组织血管平滑肌瘤常见病灶位于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通常表现为类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较少发生钙化,彩色血流信号可丰富也可不丰富;均匀性高增强,离心性增强、团状增强是超声造影主要表现形式。
- 倪土苏冬明张文智张旭
- 关键词:超声造影软组织血管平滑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