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事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事件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功能
  • 1篇血小板功能检...
  • 1篇氯吡格雷
  • 1篇CYP2C1...

机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篇潘莹莹
  • 1篇郭小梅
  • 1篇孙自镛
  • 1篇尹世玉
  • 1篇秦瑾
  • 1篇唐宁
  • 1篇徐向东
  • 1篇朱耀武

传媒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氯吡格雷疗效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及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了解常用氯吡格雷疗效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和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能力,为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初步依据。 方法:同时使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光学浊度法(LTA)血小板聚集试验、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试验、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磷酸化试验(VASP)和CYP2C19基因型分析,检测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17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血小板功能,根据回访178例患者6个月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情况,分为MACE组(n=21)和非MACE组(n=157),分析各检测结果相关性和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能力。 结果:以LTA血小板最大聚集率(LTA-PAmax)〉46%、血小板图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振幅(MAADP)〉47 mm和VASP血小板反应指数(VASP-PRI)〉50%提示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分别为27.0%、24.2%和61.2%。178例患者中, CYP2C19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分别为81例(45.5%),72例(40.5%)和25例(14.0%),三型间VASP-PRI均有显著差异(P〈0.001)并呈基因剂量效应(慢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快代谢型);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LTA-PAmax〉46%和MAADP〉47 mm为6个月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5.99,95%可信区间(CI):2.00~17.96, P=0.001及OR=4.72,95%CI:1.27~19.67,P=0.013]。 结论:中国人群中存在较高比例的CYP2C19功能丢失基因型,且与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相关;LTA-PAmax与MAADP是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更有效的预测指标。
唐宁徐向东朱耀武孙自镛潘莹莹郭小梅秦瑾尹世玉
关键词:氯吡格雷血小板功能检测CYP2C19基因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