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剑

作品数:18 被引量:14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麻醉
  • 5篇手术
  • 4篇丙泊酚
  • 3篇电针麻醉
  • 3篇镇痛
  • 2篇地佐辛
  • 2篇血清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七氟醚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子宫
  • 2篇静脉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患者
  • 2篇芬太尼
  • 2篇复合丙泊酚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机构

  • 18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北京市上地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18篇雷剑
  • 4篇许宏亮
  • 3篇纪秀波
  • 3篇李军
  • 2篇吴宝
  • 2篇张昌盛
  • 1篇寇立华
  • 1篇王均炉
  • 1篇罗少波
  • 1篇汤义
  • 1篇贾擎
  • 1篇刘俊岭
  • 1篇高寅秋
  • 1篇高永辉
  • 1篇薛继秀
  • 1篇时金华
  • 1篇谢珅
  • 1篇魏滨
  • 1篇汪宝军
  • 1篇竭宝娟

传媒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新中医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华细胞与干...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泊酚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研究
2021年
目的探究丙泊酚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脂肪乳)、低、中、高剂量丙泊酚组(在手术前30 min分别腹腔注射5、10、20 mg/kg的丙泊酚)。再灌注2 h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小肠组织和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乙酰化叉头状转录因子1(Ac-Foxo1)蛋白的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肠组织出现严重水肿且部分坏死,小肠黏膜结构受损,绒毛明显脱落,心肌细胞肿胀,间质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凋亡率[(4.05±0.37)﹪比(34.24±4.28)﹪]、Ac-Foxo1表达量(0.80±0.14比2.21±0.25)、MDA含量[(4.09±0.81)nmol/mg比(12.64±2.10)nmol/mg]、TNF-α[(19.26±3.48)pg/mg比(85.37±10.41)pg/mg]、IL-1β[(9.53±1.14)pg/mg比(57.82±7.36)pg/mg]和IL-6[(8.49±2.03)pg/mg比(50.76±6.28)pg/mg]水平均升高,Sirt1表达量(1.15±0.17比0.42±0.05)、GSH-Px[(33.65±5.64)U/mg比(8.42±1.87)U/mg]和SOD活性[(45.96±7.83)U/mg比(13.65±4.34)U/mg]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丙泊酚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34.24±4.28)﹪比(19.44±3.53)﹪,(13.61±2.29)﹪]、Ac-Foxo1表达量(2.21±0.25比1.50±0.19,1.16±0.17)、MDA含量[(12.64±2.10)nmol/mg比(9.24±1.02)nmol/mg,(7.16±0.87)nmol/mg]以及TNF-α[(85.37±10.41)pg/mg比(58.82±5.43)pg/mg,(42.15±7.38)pg/mg]、IL-1β[(57.82±7.36)pg/mg比(36.58±6.12)pg/mg,(26.75±5.34)pg/mg]、IL-6[(
雷剑张昌盛吴宝
关键词:丙泊酚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损伤
地佐辛联合左布比卡因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分析地佐辛联合左布比卡因在无痛分娩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0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试验组采用地佐辛+左布比卡因进行镇痛分娩,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左布比卡因进行镇痛分娩,比较2组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2组的镇痛效果均较好,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度不良反应率较高,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孕妇分娩的过程中用地佐辛联合左布比卡因来进行镇痛,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率低,对新生儿的Apgar评分无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痛分娩方法。
张月凌雷剑李九红马长龙王春艳
关键词:地佐辛左布比卡因无痛分娩
甲状腺手术针药复合麻醉应用指南被引量:6
2017年
针刺麻醉甲状腺手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成绩,有镇痛效果且可以减少并发症。本文参考近40年文献,根据国内多家医院甲状腺手术经验,经过多中心共800余例历时10年的临床研究,以及相应实验研究结果确定了穴位组合。扶突穴组符合"气至病所"的中医理论,也与同神经节段近端取穴有关,故而镇痛效果明确,有一定优势。而合谷内关穴组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原则,镇痛效果好,操作方便。推荐使用扶突穴电针刺激和合谷内关穴经皮电刺激用于针刺辅助麻醉下的甲状腺手术。
高寅秋时金华刘俊岭薛继秀王均炉汤义寇立华孙新潮高永辉贾擎谢珅雷剑魏滨薛冰李逸飞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针刺麻醉穴位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30例,根据临床症状和四肢神经肌电图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DPN组)和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其中NDPN组173例,DPN组157例,分别比较2组性别比例、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肌酐、尿酸、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甲状旁腺激素(PTH)、纤维蛋白原(FIB)、空腹C肽(FC)、血钙/磷等指标,并测量比较2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依照结果判断2组患者维生素D营养状态,分析25-羟维生素D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DPN组年龄、病程及HbA1c均显著高于N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3,P<0.05);DPN组FC、25-羟维生素D均显著低于N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7,P<0.05)。DPN组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腓总神经MCV、腓浅神经SCV均显著低于N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24,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5-羟维生素D水平与DPN的发病病程呈负相关(r=-0.465,P<0.05);与HbA1c呈负相关(r=-0.678,P<0.05);与正中神经MCV及SCV、腓总神经MCV、腓浅神经SCV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0、0.362、0.596、0.523,P<0.05);与年龄、血脂及其他指标无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病程、HbA1c、25-羟维生素D是合并DPN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5-羟维生素DPN的保护因素之一。结论 25-羟维生素D、DPN患者的病程和HbA1c相关,25-羟维生素D缺乏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DPN起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许宏亮雷剑
关键词: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疼痛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观察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疼痛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1和研究组2,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1μg/kg瑞芬太尼复合2 mg/kg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诱导,研究组1和研究组2分别予以100μg/kg和150μg/kg羟考酮复合2 mg/kg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诱导,3组患者均以2 mg·kg-1·h-1丙泊酚输液泵静脉输注麻醉维持,观察患者麻醉前、意识消失时、扩张宫颈时和麻醉苏醒时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术中丙泊酚使用量,统计患者苏醒后0.5 h、1 h和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患者不同时间HR和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468~1.352,P=0.235~0.776);对照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显著长于研究组1和研究组2,且对照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显著多于研究组1和研究组2(t=3.726~5.480,P=0.000~0.000);对照组患者苏醒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高于研究组1和研究组2(t=5.928~8.142,P=0.000~0.000);研究组1和研究组2患者体动反应、寒战、低血压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00~4.891;P=0.027~0.046),研究组2患者恶心呕吐和头晕头痛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研究组1(χ2=4.000,6.061;P=0.046,0.014)。结论应用羟考酮复合丙泊酚进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疼痛管理,可有效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用量,降低疼痛反应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100μg/kg羟考酮总体疗效优于150μg/kg剂量。
陈阳村雷剑李军
关键词:羟考酮丙泊酚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疼痛管理
淫羊藿苷减轻七氟醚诱导的小鼠认知功能障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评价淫羊藿苷对七氟醚诱发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七氟醚麻醉+剖腹探查术建立小鼠POCD模型)、淫羊藿苷组、PI3K抑制剂组、淫羊藿苷+抑制剂组、PI3K激活剂组,每组12只。分别采用条件恐惧实验、Y迷宫实验评价小鼠认知功能障碍;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β及BDNF水平;取海马组织,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变化;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率;免疫荧光法检测M1型、M2型激活小胶质细胞及其标志物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NF⁃α、IL⁃1β、IL⁃10、GSK⁃3β磷酸化蛋白、Bcl⁃2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认知功能损伤,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凋亡严重,海马组织中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介导的促炎反应高于M2型极化介导的抗感染反应,PI3K/Akt⁃GSK⁃3β通路及其介导的抗感染及抗凋亡蛋白表达降低(P<0.05)。淫羊藿苷及PI3K激活剂干预处理,均可促进PI3K/Akt⁃GSK⁃3β通路及其介导的抗感染及抗凋亡反应,促进海马小胶质细胞M2型极化介导的抗感染反应,缓解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凋亡,改善小鼠认知功能损伤(P<0.05)。PI3K抑制剂可削弱淫羊藿苷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淫羊藿苷改善POCD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凋亡及认知功能损伤的作用,可能与促进PI3K/Akt通路活化、提高小胶质细胞M2型极化介导的抗感染反应有关。
雷剑张昌盛吴宝
关键词:淫羊藿苷认知功能障碍海马神经元凋亡七氟醚
铁蛋白、AT1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检测铁蛋白(SF)、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表达水平,探讨SF、AT1与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本院呼吸门诊支气管哮喘患儿135例,其中急性哮喘发作期患儿90例,缓解期患儿45例,根据哮喘严重程度将急性哮喘发作期患儿分为轻、中、重度组。另选健康体检儿童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研究对象SF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AT1表达水平,同时测定其FEV1、FEV1/FVC,采用Pearson法分析SF、AT1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指标FEV1及FEV1/FVC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缓解期、急性期组哮喘患儿血清中SF、AT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急性期组哮喘患儿SF、AT1表达水平高于缓解期患儿(P<0.05);轻度、中度、重度组急性期哮喘患儿SF、AT1均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哮喘患儿SF表达水平与FEV1、FEV1/FVC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SF、AT1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明显高表达,与哮喘发作严重程度有关,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
韩英俊雷剑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铁蛋白血清肺功能
电针麻醉在老年患者大肠宽基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年
目的:探讨电针麻醉在老年患者大肠宽基息肉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确诊为大肠宽基息肉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给药麻醉,实验组采用静脉给药麻醉联合复合电针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Ramsay镇静评分、恶心评分、呕吐评分)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2种麻醉方式在老年患者大肠宽基息肉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术后,实验组VAS评分、呕吐评分、恶心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术过程中应用电针麻醉可有效缓解老年患者的术后疼痛、烦躁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术后精神状态,促进患者全身机能及胃肠功能的恢复,安全性较高。
雷剑许宏亮
关键词:电针麻醉胃肠功能RAMSAY镇静评分
地佐辛、喷他佐辛、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0
2015年
人工流产术作为避孕失败后节制生育的补救方法,效果安全且有效,目前应用最广泛是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方法。芬太尼镇痛作用强,但具有明显的呼吸抑制作用,还能引起胸壁僵硬、影响通气等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危险性[1]。地佐辛是一种新型阿片类镇痛药,是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由于其镇痛效应强,呼吸抑制和药物依赖发生率较低,近年来已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2]。无痛人流能明显减少人流的不良反应,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让受检者在无痛苦、舒适状态中完成检查。本研究比较芬太尼、地佐辛、喷他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张月凌雷剑
关键词:丙泊酚无痛人流
电针麻醉在老年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与安全性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电针麻醉在老年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88例行椎间孔镜手术的老年(年龄>65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给予局部浸润麻醉结合电针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椎间孔镜置入时、神经根减压时、手术结束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麻醉前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置入时、减压神经时、手术结束时,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麻醉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置入时、减压神经时、手术结束时,两组VAS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09%(4/44)比25.00%(11/44)](P<0.05)。结论电针麻醉应用于老年椎间孔镜手术患者安全有效,可维持术中血压、心率的稳定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雷剑罗少波孙新朝陈阳村李军纪秀波
关键词:老年患者电针麻醉安全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