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锋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eutz-Jeghers综合征伴肠套叠2例报道及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phers syndrome,PJS)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由Peutz于1921年首次报道,是一种临床少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有皮肤黏膜黑斑、胃肠道多发错构瘤息肉和家族遗传性三大特征,发病率约为1/20万[1-2]。2016至2018年我院收治12例PJS并发肠套叠患者,现将其中2例典型病例诊疗经过报告如下。
- 孙浩李衍彦孔营李耀锋付敬伟储宪群
- 关键词:PEUTZ-JEGHERS综合征息肉肠套叠
- 阑尾套细胞淋巴瘤1例
- 2020年
-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旧称中心细胞性淋巴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其中位发病年龄为60岁,男女发病比例为2∶1,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处于疾病的Ⅲ、Ⅳ期,肿瘤已广泛累及淋巴结、骨髓、脾和外周血[1]。MCL累及胃肠道时以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为主要表现形式[2],罕见累及阑尾。本文报告1例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为表现的阑尾套细胞淋巴瘤,并结合文献讨论并分析其诊断及治疗。
- 孙浩李衍彦刘闯李耀锋付敬伟储宪群
- 关键词:阑尾套细胞淋巴瘤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日间手术模式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日间手术模式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97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日间手术(日间组)与97例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常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及肠梗阻情况。结果:日间组住院时间[(1.50±0.22)d vs.(3.46±0.61)d]、住院费用[(6 854.40±7.04)元vs.(7 750.92±35.36)元]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肠梗阻(2 vs.1)、切口感染(3 vs.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日间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及术后进食时间早的优点,且不增加术后肠梗阻及切口感染发生率。
- 孙浩储宪群朱镇李耀锋王彬
-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腹腔镜检查日间手术
- 胰十二指肠优先入路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回顾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优先入路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分为两组,胰十二指肠优先入路组(A组,n=65)与内侧入路组(B组,n=48)。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及术后病理标本全结肠系膜切除完成质量。结果:A组与B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1±21.9)mL vs.(53.3±28.5)mL,P>0.05],手术时间[(165.5±17.1)min vs.(186.6±12.5)min,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15.2±1.3)vs.(14.1±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A组发生乳糜漏2例;B组发生吻合口漏1例、乳糜漏5例;两组乳糜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术后病理标本系膜层面全结肠系膜切除完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2%vs.72.91%,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优先入路解剖层面清晰,结肠系膜根部显露充分,血管中央结扎不易出血,是可选择的手术入路。
- 李耀锋李衍彦孙浩储宪群
- 关键词:结肠肿瘤腹腔镜检查
- 急腹症腹腔镜探查发现隐匿性疝的处理经验总结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发现的腹股沟隐匿性疝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方法总结2008年8月至2010年10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腹症行急诊腹腔镜探查患者313例,术中发现隐匿性腹股沟疝41例。同期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46例。结果围手术期患者无明显腹股沟不适症状,感染1例。术后随访3~5年,行内环口高位结扎2例患者出现复发。同期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复发2例,感染2例。二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思(x^2=0.01,P〉0.05),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P〉0.05)。结论急腹症腹股沟区发现的隐匿性斜疝行内环口高位结扎+自体组织修补是可行的。
- 李耀锋沈庆坡李霞路建磊
- 关键词:急腹症腹股沟疝修补术
- 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围手术期空肠营养管放置利与弊的对比研究
-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围手术期空肠营养管放置的利弊.方法 对82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根据患者术中是否放置鼻空肠管和未放置鼻空肠管分为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和EEN组.比较围手术期不同结果.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肺...
- 张香云李耀锋
- 关键词:全胃切除围手术期空肠营养管
- 生长抑素联合经肛肠梗阻导管在远端结肠恶性肠梗阻老年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联合经肛肠梗阻减压导管在远端结肠恶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至2016年11月经手术治疗的57例急性完全性远端结肠恶性梗阻老年病人(年龄均≥70岁),2013年以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部分肠梗阻病人,31例经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及经肛置入肠梗阻导管综合治疗4~10 d,平均(5.6±1.2)d,后行腹腔镜或剖腹探查;26例经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后行手术治疗。结果 31例经生长抑素及经肛置入肠梗阻导管综合治疗的病人术前腹痛及腹胀症状均得以缓解;与入院时腹围(100%)相比,术前腹围明显缩小,为(81±2.3)%(P=0.001);综合治疗后3 d行腹部CT检查,测量近端结肠最大横径为(2.8±0.3)cm,明显小于治疗前的(6.2±0.5)cm(P=0.001);31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8例病人行腹腔镜探查手术,11例完成根治手术并行一期吻合(腹腔镜下完成7例),20例行肿瘤切除并近端结肠造口术,术后病人均无严重并发症。26例经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病人中,仅5例行一期吻合,无一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1例出现肠瘘并发症。结论生长抑素联合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对急性远端大肠恶性肠梗阻的老年病人安全有效,有较高的腹腔镜手术完成率及一期吻合成功率,降低了围手术期风险,避免了二次手术,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 孙浩储宪群朱镇李耀锋
- 关键词:结肠肿瘤肠梗阻生长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