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成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荆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急诊
  • 3篇护理
  • 3篇护士
  • 3篇工作场所暴力
  • 2篇医护
  • 2篇医护人员
  • 2篇急诊科
  • 2篇暴力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医患
  • 1篇医患关系
  • 1篇抑郁
  • 1篇预警
  • 1篇预警研究
  • 1篇职业倦怠
  • 1篇执业
  • 1篇执业环境
  • 1篇中介
  • 1篇中介效应

机构

  • 7篇荆州市中心医...
  • 2篇湖北中医药高...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作者

  • 7篇胡成
  • 6篇黄俊
  • 4篇傅保国
  • 3篇王莉
  • 3篇贺喜元
  • 3篇李艾华
  • 3篇冯烨
  • 2篇郑艳
  • 1篇桂月玲
  • 1篇赵春虎
  • 1篇冯霞
  • 1篇向莉
  • 1篇姚少松
  • 1篇邓先锋
  • 1篇李玉肖
  • 1篇陈青梅
  • 1篇陈亚玲
  • 1篇张俊
  • 1篇卢先玉
  • 1篇刘庆

传媒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华西医学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诊护士职业暴露后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诊护士职业暴露后负性情绪的影响,为缓解急诊护士职业暴露后负性情绪提供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9月发生职业暴露的在职护士20名作为对照组,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发生职业暴露的在职护士20名作为个性化护理组。分别于发生职业暴露的当天和职业暴露后第5周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以比较两组护士的抑郁和焦虑水平。结果干预前,SDS评分为对照组(0.65±0.04)分,个性化护理组(0.63±0.0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P=0.44);SAS评分为对照组(51.98±6.77)分,个性化护理组(50.73±10.03)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37,P=0.70)。干预后,个性化护理组SDS评分和S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SDS评分对照组为(0.64±0.11)分,个性化护理组(0.50±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P<0.01);SAS评分为对照组(49.53±9.49)分,个性化护理组(42.66±9.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P<0.01)。结论通过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急诊护士职业暴露后的负性情绪。
黄俊胡成傅保国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急诊护士抑郁
全自动录播系统在急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2018年
目的探讨全自动录播系统在急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122名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1名,实验组采用全自动录播教室授课,对照组在常规实训室授课,通过实训考核和教学满意度评价两种方法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急救护理实训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训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自动录播系统应用于急救护理实训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
黄俊闵锐姚少松胡成
关键词:急救护理实训教学全自动录播系统
人文关怀护理对职业暴露护士心理状态改善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改善职业暴露护士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 2012年12月~2014年4月,便利抽样选取荆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101名职业暴露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方法;干预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结果干预组护士一个月后抑郁、焦虑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职业暴露护士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能缓解负性心理状态,改善心理健康,满足身心需求,值得推广研究。
刘庆黄俊胡成张俊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护士
自我衰老感在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投入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自我衰老感与工作投入的现状,并分析自我衰老感在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投入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3月至5月选取湖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06名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倦怠量表、衰老自评问卷、工作投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自我衰老感、工作投入得分分别为(66.27±7.90)分、(80.07±9.31)分、(55.23±8.49)分;职业倦怠、自我衰老感分别与工作投入呈负相关(r_(1)=-0.493,r_(2)=-0.633;P<0.01),职业倦怠与自我衰老感呈正相关(r=0.377,P<0.01);自我衰老感在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投入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219,占总效应的28.11%。结论 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水平有待提高,职业倦怠对工作投入具有直接预测作用,自我衰老感在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投入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建议管理者可通过制订降低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和自我衰老感的措施,以增强其工作投入。
耿雪向莉邓先锋冯霞陈晶胡成
关键词:急诊护士职业倦怠中介效应
急诊工作场所暴力早期识别的研究
黄俊桂月玲郑艳李玉肖傅保国贺喜元李艾华王莉赵春虎胡成冯烨陈亚玲陈青梅
工作场所暴力是指发生在工作场所的威胁、骚扰、胁迫等行为而引起身体或情感的伤害。急诊科作为医院高风险科室,是医院暴力的高发地区,据调查显示:急诊暴力发生率高达56.7%,不仅对急诊医护人员的身心、认知、情感、行为等均带来严...
关键词:
关键词:急诊工作场所暴力医护人员
急诊医护人员行清创缝合术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防范与应对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评价急诊医护人员施行清创缝合术时发生工作场所暴力的防范与应对效果。方法 :结合工作场所暴力先兆评价工具(STAMP)制定工作场所暴力防范措施以应对在急诊行清创缝合术患者及其家属主导的工作场所暴力,分析比较实施防范措施前、后暴力发生率。结果 :急诊行清创缝合术患者及其家属暴力发生率由实施前的1.30%下降至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暴力的发生要针对高危人群制定针对性措施,重在早期识别、预防和提高服务质量。
黄俊傅保国贺喜元李艾华王莉冯烨胡成
关键词:急诊工作场所暴力清创暴力医患关系
急诊工作场所暴力先兆预警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急诊工作场所暴力先兆预警对暴力发生的影响。方法对可识别暴力行为先兆(STAMP)评估体系进行汉化,对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后应用于临床实践,包括对就诊和留观患者进行暴力先兆行为评估和预警,加强自身防护;实施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暴力先兆行为的识别率由实施前0.28%上升至实施后1.33%,暴力事件发生率由实施前0.09%下降至实施后0.03%,医护人员应用STAMP暴力评估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STAMP汉化满意,应用于急诊工作场所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暴力事件早期识别,早防范,从而降低暴力事件发生率。
黄俊贺喜元傅保国李艾华郑艳卢先玉王莉冯烨胡成
关键词:急诊科工作场所暴力执业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