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立体定向手术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抑郁症患者61例,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进行评分,根据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和HAMD-17减分率来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PSQI评分评估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临床恢复5例(8.19%),显著改善23例(37.70%),改善25例(40.98%),无效8例(13.13%),总有效率86.87%。HAMD-17减分率疗效评价结果:患者手术3个月后痊愈7例(11.48%),显著进步22例(36.07%),进步24例(39.34%),无效8例(13.11%),总有效率为86.89%。HAMD-17评分显示各个因子和总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PSQI评分各个因子和总分较术前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状,同时全面提高睡眠质量。
- 李洪兴王哲尹忠民
- 关键词:立体定向手术抑郁症睡眠质量
- 辽宁省成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乡居民各类精神障碍现患率及分布特点,为制定辽宁省精神卫生规划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在辽宁省7个地级市随机抽取24000人为研究对象,应用增补后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进行筛查,分为精神障碍高、中、低危险3组,由精神科医生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轴I障碍临床定式检查(SCID-I/P)依次对100%、40%和10%的3组调查对象进行诊断检查。结果有效调查19733人(82.22%),其中精神障碍的总现患率(最近一个月)为14.05%,女性12.93%,男性15.47%;城市人群13.04%,农村人群14.83%;30~50岁及>60岁年龄段是多种精神障碍的高发年龄;心境障碍(4.57%)、焦虑障碍(3.63%)、物质使用障碍(2.29%)是3个最常见的疾病诊断组,酒精使用障碍(2.29%)、抑郁障碍(2.28%)是患病率最高的2种精神障碍。结论辽宁省精神障碍的现患率较高,精神问题已经成为关注的公共精神问题。
- 王哲王哲孟宪锋王金环王金环王明涛贡军张卫东张卫东魏雪峰克纳新李宁马文斌
- 关键词: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现患率
- 辽宁省精神卫生床位资源状况与理论配置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在考虑精神障碍住院治疗"急慢分治"需求的前提下,提出适合辽宁省的床位配置方案,为辽宁省精神卫生服务资源配置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国家统一编制资源调查问卷,调查辽宁省精神卫生床位资源的基本情况,结合文献复习获得目前使用住院服务的主要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急慢性住院治疗的比例、住院日的数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精神科床位配置计算公式,计算精神科床位配置方案。将实际资源情况与理论配置比较。结果全省实际开放床位数为26 976张(6.38张/万人),理论最低配置(满足可能有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性障碍和双相障碍患者的急慢性住院治疗需要)为9 794张(床位密度2.32张/万人),其中急性床位3 864张,慢性床位5 930张;中等配置(在最低配置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有严重自杀倾向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和有明显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患者的急性住院治疗需要)27 027张(床位密度6.39张/万人),其中急性床位21 096张,慢性床位5 930张;较高配置(在中等配置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可能致残的精神病性障碍和双相障碍患者的急、慢性住院治疗需要)44 281张(10.47张/万人),其中急性床位28 825张,慢性床位15 456张。结论辽宁省精神卫生床位资源丰富,总数及大多数地区已经达到中等床位资源水平,但辽宁省精神科床位未根据急慢性分治配置,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长,可根据病情需要,划分急性、慢性住院治疗,缩短平均住院时长,整合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 任金涛孟宪锋王明涛王金环王哲
- 关键词:精神卫生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