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燊
- 作品数:11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HPAEC-PAD法测定石斛属植物单糖组分与主成分聚类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HPAEC-PAD)检测方法,直接用于检测石斛属植物单糖组分,并对其进行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石斛多糖水解条件,使用DIONEX-ICS-5000+型离子色谱进行检测,梯度洗脱;并通过主成分聚类分析20种石斛属植物。结果:建立的HPACE-PAD法能在15 min之内实现7种单糖(甘露糖、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木糖、果糖、乳糖)的分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5.0%,各成分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41.95%,平均RSD 3.4%;对单糖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单糖组分差异显著,最高相差961倍,最低相差38.5倍;20种石斛均检测出甘露糖、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木糖,球花石斛、滇金石斛、尖刀唇石斛3种未检测出果糖和乳糖;长距石斛、长苏石斛未检测出果糖;景洪石斛、小黄花石斛、玫瑰石斛未检测出乳糖;通过主成分聚类分析,能将铁皮石斛、鼓槌石斛、金钗石斛、线叶石斛、姬竹叶石斛、小黄花石斛、玫瑰石斛、长苏石斛、长距石斛、尖刀唇石斛、蜻蜓石斛、滇金石斛、景洪石斛聚为一类,此类单糖组分含量较低,其他石斛种含量相对较高。结论:建立的HPAEC-PAD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样品处理简单,分析快速准确,仪器使用便利,可用于石斛单糖或其他植物、微生物单糖组分测定,为石斛多糖成分质控提供参考,通过组分分析也为高多糖种质选择、选育提供重点关注材料。
- 陈懿瑶罗阳闫燊钟伟萍牟兰田孟良
- 关键词:石斛属
- 川牛膝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及初步数据分析
- 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是中国传统中药材之一,也是苋科杯苋属植物中唯一在我国被大规模人工种植、开发利用的品种。但是,同其它中药植物一样,目前对川牛膝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品质监测...
- 闫燊
- 关键词:川牛膝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杯苋甾酮基因克隆
- 文献传递
- 川牛膝新品种选育与标准化栽培示范及推广
- 田孟良童凯谭功燮杨建华李文光张忠杨华闫燊
- 中药川牛膝是“川药”的典型代表之一,来自于苋科杯苋属植物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系1976年在该省宝兴县首先发现并定名的药用植物新物种,以根入药,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最初与...
- 关键词:
- 关键词:川牛膝品种选育栽培技术中药
- 变温层积过程中华重楼种子的化感作用变化被引量:3
- 2016年
- 华重楼种子中存在萌发抑制物质是导致其休眠难以破除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变温层积处理可以促进华重楼种子休眠顺利解除,进而促进种子及早萌发。该研究通过观测变温层积过程中华重楼种子内萌发抑制物质的作用特性和动态变化规律,试图进一步加深对华重楼种子休眠机制的认识,为今后生产上破除华重楼种子休眠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在120天的变温层积中,华重楼去皮种子中的萌发抑制物质始终维持在一定的效应水平,并且存在先合成后降解的规律。于层积第60天时,抑制活性达到最强。抑制物主要通过抑制胚根的生长,进而影响幼苗生长,甚至造成萌发的幼苗死亡。
- 童凯李昭玲闫燊唐勇斌邓孟胜姜美杰田孟良
- 关键词:华重楼种子休眠化感物质层积处理
- 川牛膝酒炙和盐炙前后HPLC化学指纹图谱及其主要药效成分量变化研究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揭示川牛膝药材经酒炙和盐炙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为修订和完善川牛膝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0.1%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6 nm,体积流量0.5 m L/min,建立HPLC指纹图谱,记录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数据。采用对照品指认主要色谱峰物质,采用向量夹角法计算指纹图谱相似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模式识别。结果从24批次样品中一共提取出25个主要色谱峰,指认了其中的葛根素、杯苋甾酮、大豆苷元3个色谱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以及相似度结果显示,酒炙和盐炙对川牛膝化学成分的整体组成与其量水平具有显著影响。葛根素、杯苋甾酮、大豆苷元3个已知的药效成分在经酒炙后其量均未得到显著提升,经盐炙后仅有葛根素的量得到一定程度地提升。结论现行药效指标成分对于川牛膝酒炙品和盐炙品的质控作用较弱,有关川牛膝炮制品的质控指标成分还需进一步筛选。实验所建立的HPLC化学指纹图谱及其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川牛膝生品、酒炙品、盐炙品之间的鉴定及其质量控制。
- 童凯李昭玲闫燊邓孟胜唐勇斌姜美杰杨建华田孟良
- 关键词:川牛膝酒炙盐炙指纹图谱HPLC杯苋甾酮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斛属植物中7种化学成分及主成分与聚类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建立石斛7种化学成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RP-HPLC-UV)检测方法,探寻21种石斛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组成差异联系,为石斛质量控制和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XDB-C18色谱柱,进样量5μL,根据不同化学成分选择流动相,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21种石斛中7种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差异明显,有10种石斛未检测出毛兰素,其余11种石斛种质中鼓槌石斛的毛兰素量显著高于其他种;12种石斛未检测出槲皮素,11种石斛未检测出没食子酸,4种石斛未检测出香草醛,1种石斛未检测出柚皮素,21种石斛均检测出丁香酸和香豆素成分,其中以尖刀唇石斛香豆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种;通过主成分分析显示21种石斛化学成分在三维空间分布散乱,在类间距离为5左右时才能将21种石斛聚为6类,因此不同的石斛种在这7种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上存在明显区别,在使用这7种成分表征药理药效功能时不同石斛应当区别对待。结论建立的RP-HPLC-UV法检测7种化学成分能在石斛质量控制以及不同种质资源开发策略方面提供参考。
- 罗阳陈懿瑶姬祥闫燊钟伟萍田孟良
- 关键词:石斛属毛兰素丁香酸聚类分析
- 华重楼种子预处理对其萌发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筛选华重楼种子最佳预处理方法,为生产上及早破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提供指导。方法:新鲜的华重楼种子经不同去皮方式、不同层积基质及不同浸种药剂处理后,于18℃层积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每周观察并记录,比较分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天数的差异。结果:与带皮种子相比,冷冻去皮可显著缩短种子平均发芽天数,而砂搓、纱布、手剥去皮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显著降低;与壤土基质相比,细砂、蛭石、木屑层积的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均有显著提高,且蛭石基质层积可显著缩短平均发芽天数;NaN3、H2O2、KNO3浸种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结论:华重楼生产上宜采用冷冻法去除种子外种皮,使用0.001%浓度的H2O2浸种14h后于18℃蛭石中层积。
- 姜美杰童凯闫燊张鸿杰孙旭田孟良
- 关键词:华重楼种子萌发浸种
- 川牛膝CoObgC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根据川牛膝基因组数据提供的基因序列合成特异性引物,利用常规PCR方法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川牛膝Obg C(Gene Bank登录号KU847910)全长cDNA序列,克隆获得2 226 bp全长CoObgC序列,开放阅读框为1 818 bp,编码605个氨基酸序列,预测CoObgC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6.39 k Da,等电点p I 5.35,为稳定蛋白,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以川牛膝actin为内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CoObgC基因在川牛膝根、茎、叶、花4种组织中表达特征,结果显示在叶片中表达丰度最高,其次为根、花、茎;构建p CABIA2300-CoObgC重组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烟草中进行瞬时表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川牛膝CoObgC定位于叶绿体。该研究为进一步解析Obg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开展川牛膝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 邓孟胜陈稷闫燊何梦竹唐勇斌童凯姜美杰田孟良
- 关键词:川牛膝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
- 基于HPLC指纹图谱比较分析川牛膝及其混淆品的化学成分特征被引量:8
- 2015年
- 川牛膝同属植物头花杯苋是川牛膝最常见的混淆品,在生产和销售中时常混淆使用。但是中医理论认为二者性味不同应作严格区分,现代研究亦证实二者的某些药效活性的确存在差异。考虑到中药材独特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其含量比例是其性味和功效产生的物质基础,因此深入揭示川牛膝及其混淆品的化学成分特征差异,有助于为二者的区别用药提供有力的证据和可靠的鉴别方式。鉴于此,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别测定了川牛膝及其混淆品的化学指纹图谱,并从中获得了33个成分(组分)的色谱数据。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后发现,川牛膝与其混淆品在树状图和得分图上均能明显地聚为两类,进而证实二者在化学成分组成上的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各色谱峰的检出率后发现,3个潜在的专属性色谱峰具有较高的重现性,有潜力开发成为快速鉴别川牛膝及其混淆品的稳定的化学标记。同时,研究所建立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技术的川牛膝及其混淆品的鉴别方法被证明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 童凯李昭玲闫燊邓孟胜唐勇斌安文姜美杰田孟良
- 关键词:川牛膝HPLC指纹图谱
- 中药植物川牛膝基因组从头测序及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川牛膝是我国重要大宗药材,但近年来品质退化严重,品种真伪混杂。为深入研究川牛膝有效成分积累的分子基础,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川牛膝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使用AByss进行初步组装,得到一个包含大量基因组序列信息的数据集,并对其进行重复序列及编码序列注释。在该测序结果基础上,初步预测得到川牛膝体内甾体合成途径,并对鉴定川牛膝真伪的SCAR分子标记进行了初步定位,为研究川牛膝主要有效成分杯苋甾酮的合成途径,改良川牛膝品质提供了基础。
- 闫燊池旭童凯李昭玲邓孟胜唐勇斌田孟良
- 关键词:川牛膝从头测序基因注释杯苋甾酮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