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旭
- 作品数:69 被引量:297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波法提取恒山黄芪叶茶黄酮最佳工艺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索超声波法提取黄芪叶茶中黄酮的最优方法。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恒山黄芪叶茶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因素影响力排序: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35 g/mL,乙醇浓度为60%,超声波功率为280 W,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45 min。结论在此最佳条件下,恒山黄芪叶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4.302%。
- 张永芳杨文华张东旭李侠郭浩然王碧玉
- 关键词:超声波辅助提取黄酮
- 植物根际促生菌与山西中部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的亲和性测定
- 2022年
- 为探索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与山西小麦品种之间的亲和性,选用娄彻氏链霉菌和密旋链霉菌的复合制剂作为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与中麦175、济麦22、长9499、长6794、长6990共5个山西中部麦区部分小麦主干品种进行种子包衣和田间试验,测定株高、叶绿素、NDVI值和产量4个指标。结果表明,包菌PGPR处理对小麦的株高、NDVI值和产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其中长6794在包菌PGPR后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增产率为4.93%,株高、NDVI值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GPR与该品种的亲和性最强。长9499、济麦22、长6990在包菌PGPR后相比对照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分别增产2.99%、2.00%和1.99%,PGPR与这3个小麦品种有较好的亲和性。中麦175在包菌PGPR后产量增加有限,PGPR与之亲和性较差。本研究为进一步鉴定筛选出山西省中部麦区与PGPR亲和性较强的优质抗旱高产小麦品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胡丹珠张东旭张俊灵闫金龙冯丽云邬志远
- 关键词:植物根际促生菌小麦亲和性
- 冬小麦新品种长6388选育报告被引量:4
- 2022年
- 由于干旱和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及种植面积的不断缩减,限制了小麦产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亟需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小麦新品种。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2008年选用自育旱地冬小麦品种长8744作母本、水地冬小麦品种长4738作父本进行杂交,后代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入选单株评鉴采用田间选择和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育成了冬小麦新品种长6388。2016—2018年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2 a 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5472.0 kg/hm2,较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9.8%。2017—2018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冬麦区旱地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4525.5 kg/hm2,较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5.1%。该品种株高88 cm,穗长7.8 cm,平均成穗数675万穗/hm2,穗粒数30粒,千粒重42 g。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抗旱性1~2级。适宜在山西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及北方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 邬志远张俊灵闫金龙张东旭冯丽云
- 关键词:冬小麦选育
- 我国河岸带生态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0年
- 我国河岸带植被生态学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河岸带植物的群落格局、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分布以及荒漠河岸带植被与环境关系等方面,河岸带土壤和污染生态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反硝化过程、污染物的分布格局和苯胺降解机理等方面。针对国内河岸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建议未来我国河岸带的研究从6个方面进行:1)河岸带及其背景区植被景观空间镶嵌格局分析。2)河岸带边界的判定方法及河岸带植被特征沿横向空间梯度的变化格局。3)对河岸带生境类型的划分,在斑块、河段和支流3个尺度上对河岸带物种多样性格局进行分析,并阐明其控制因素和机制。4)河岸带对高地面源营养物、沉淀物和污染物的拦截过滤过程研究,建立量化传输模型。5)对典型流域河岸带向溪流输入有机质输入过程及数量进行研究,并建立周转过程模型。6)对河岸带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合,建立能够揭示河岸带空间格局、组成结构与功能过程概念模型和数量模型。
- 张东旭郭晋平
- 关键词:河岸带植被土壤污染物
- 公路边坡土壤氯盐污染物优先迁移研究进展
- 2015年
- 优先迁移是一种水分和溶质绕开土壤基质的快速运动方式,广泛用于水分、污染物在田间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规律研究。冬季除雪撒布融雪盐所形成的氯盐污染物,在公路环境中不断迁移、积累,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为了引入优先流理论进一步揭示氯盐污染物在公路边坡土壤中的迁移规律,本文从土壤优先流形成的先决条件入手,分析了公路边坡土壤优先流形成的客观条件,论述了研究公路边坡土壤氯盐污染物优先迁移机制研究的可行性和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边坡土壤优先流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对公路边坡土壤氯盐污染物优先迁移研究领域的展望。
- 王伟张东旭张洪江程金花刘涛
- 关键词:公路边坡优先流
- 微波辅助提取野生苦苣总黄酮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以微波为辅助手段,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探索微波辅助条件下浸提苦苣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苦苣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60,微波时间4 min。在该提取条件下,苦苣菜总黄酮得率为23.8 mg/g。
- 刘丽敏刘丽敏
- 关键词:总黄酮微波辅助
- 4种金丝桃属植物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究金丝桃属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及用RAPD分析的技术体系.方法采用改良的低pH值高盐法获得高质量的金丝桃属植物总DNA,从80个10-me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对4种金丝桃属植物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共产生了330条DNA片段,其中218条谱带具有遗传多态性,约占66.1%.结论 RAPD分析揭示4种金丝桃属植物之间的DNA指纹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能为金丝桃属植物的分类鉴定提供遗传学依据.
- 周凤张东旭吕洪飞
- 关键词:金丝桃属DNA提取RAPD分析
- 基于KASP标记的国审小麦新品种长6990优异基因解析被引量:2
- 2022年
- 以小麦新品种长6990为材料,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何中虎老师课题组开发的59对包括适应性、籽粒大小、品质和抗逆性相关分子标记,运用高通量KASP分型标记技术对长6990全基因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适应性相关11个基因位点中,长6990含有7个优异等位变异,优异变异率为63.6%;籽粒相关10个基因位点中,长6990含有TaSus1-7B、TaSus1-7A、TaGS5-A1、GW2-6B等4个基因的优异等位变异,该优异位点的聚合可能是其表现丰产的重要原因;12个品质相关基因中,长6990含有5个优异等位变异,优异等位变异率为41.7%;在抗病性方面,长6990聚合了2个主效抗叶锈病基因(Lr14a、Lr46)和一个重要抗赤霉病基因(Fhb1),是其抗病性表现突出的原因;在抗逆相关6个基因位点中,检测到2个优异变异位点,为抗穗发芽位点PHS1和抗旱位点Dreb-B1,抗旱位点为微效位点,推测长6990突出的抗旱特性可能受其他位点的调控,为下一步抗逆基因挖掘指明了方向。
- 闫金龙张俊灵张东旭冯丽云邬志远
- 马铃薯生防菌P1对环腐病的防效试验被引量:3
- 2011年
- 菌株P1对马铃薯环腐病菌具有强抑制作用,且对马铃薯主要病害具有较广的抑菌谱。通过对温室内马铃薯脱毒苗进行生防菌株P1浸根盘栽试验和生防菌液和升汞浸种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菌株P1对马铃薯环腐病盘栽和大田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3.4%和64.0%,且生防菌P1的防效优于升汞。
- 王瑞霞田宏先李海刘璋张东旭张巽
- 关键词:马铃薯环腐病生防菌防效
- 文峪河上游河岸带及毗邻高地植被及土壤特征的分布格局研究
- 张东旭
- 关键词:河岸带过渡带植被土壤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