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
- 作品数:11 被引量:14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文章从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国际比较出发,通过对比多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投入的差异,揭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现状,并利用洛桑国际发展学院(IMD)发布的2003年-2012年国际竞争力相关数据建立分位回归模型,对影响科技投入的R&D支出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获得影响科技投入的全面信息,为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提供实证依据。
- 马琳吴敏王琪延
- 关键词:科技竞争力R&D分位回归
- 高龄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及其社会支持机制被引量:26
- 2016年
- 农民工因迁移造成的空间场域转换、社会适应难、经济地位低等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高龄农民工是农民工中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社会支持已被证实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据此,本文研究社会支持对高龄农民工心理健康的作用。结果发现,社会支持"量"的特征对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影响,而社会支持"质"的特征则显著促进心理健康并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高龄农民工心理健康差于中青年农民工,但感知城市户籍人口支持减缓了高龄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心理负担;此外,在高龄农民工内部,跨省农民工心理状况劣于省内流动者,而感知城市户籍人口支持减缓了跨省流动者的心理压力。
- 吴敏段成荣朱晓
- 关键词:心理健康社会支持
- 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1990-2010年国民学习时间的性别差异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文章通过对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近20年国民的学习时间普遍减少,两性学习时间呈现"男长女短"的特点,但是二者的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婚姻和劳动总时间对国民学习时间起到制约作用,且两者均对女性的影响更大;性别观念越平等,国民学习时间越长,但对男性的影响略大于女性。女性较短的学习时间主要是客观因素制约下的被动接受。故此,增加女性的学习时间,既需要推动更为平等的性别观念,更需要减轻其工作和生活压力,让她们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从而提升其社会参与能力及终身发展潜力。
- 杨菊华张娇娇吴敏
- 关键词:性别差异性别观念
- “老来得子”幸福吗?——农村地区大龄生子与心理健康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从生育行为主体出发、基于子女性别结构,利用2013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数据,分析了大龄生子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初步研究发现,大龄生子群体的心理健康低于非大龄生子群体,"老来得子"忧大于喜;"38岁前仅生女、38岁及以后生子"群体的心理健康低于"38岁前已生子、38岁及以后生子/女"群体。这说明,男孩偏好下的"老来得子"并不必然提高心理健康;生育作为复杂的人口事件,子女数量、子女性别以及生育年龄等均成为心理健康的扰动因素。
- 吴敏马琳
- 关键词:心理健康男孩偏好
- 国外民族认同实证研究述略被引量:1
- 2016年
- 民族认同不仅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等方面造成影响,而且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稳定。民族认同的研究成果对多民族国家制定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民族认同的概念与结构出发,对国外民族认同的测量、民族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成果进行详细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 严宇吴敏
- 关键词:民族认同影响因素研究范式
- 谁动了女性的学习时间?——1990—2010年国民学习时间的变动趋势与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通过对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较为系统的分析,就过去20年间两性学习时间的投入情况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是从纵向来看,国民的学习时间不断缩短,在所有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群中都是如此;二是在各个时点,学习时间均具有男长女短、但趋向一致的特点;三是学习时间因户籍、年龄、民族、婚姻、教育、职业、收入和地区而异。研究发现,婚姻与男女两性学习时间的关系程度有差别,婚姻使女性的学习时间大大减少,但与男性的关联较小,并且高收入女性更易于保证自己的学习时间。从长远来看,学习时间的过短或减少不利于女性的终身发展,不利于竞争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
- 杨菊华吴敏张娇娇
- 关键词:性别差异
- 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意愿的经济因素分析被引量:37
- 2016年
-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探讨影响中国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意愿的经济因素。农村老年人普遍具有较强的劳动参与意愿;家庭收入对劳动参与意愿没有显著影响;非同住子女、孙子女等提供的经济支持显著降低劳动参与意愿;"新农合"的参与提高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意愿,但养老保险的参加以及养老金的领取显著降低劳动参与意愿。这说明,农村老年人的劳动意愿受贫困驱动,直接的经济保障对劳动参与意愿产生"挤出作用";农村老年人对基础物质或经济保障的需求强于个体长久的健康发展。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改善农村老年人过度的劳动参与。
- 吴敏
-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老年贫困
- 此心安处是吾乡——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区域差异研究被引量:43
- 2016年
- 身份认同是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客观社会环境和主观意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利用2014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及心理健康调查"数据,使用线性回归和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方法,分析当前制度区隔与结构排斥下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地区差异,文章发现,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现状较为复杂,呈现认同意愿"内部有别"与认同结果 "人地一致"的特点,即"居留意愿"较低的城市中流动人口的"入籍意愿"较高,"融入于地"状况较好的城市中流动人口"本地人身份认同"度同样较高。从区域分割视角来看,除"入籍意愿"较高外,东部大城市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状况不容乐观。同时,受流动跨越行政距离的影响,省内流动人口具有较强的"内部优势",其身份认同状况优于跨省而来的流动人口。
- 杨菊华张娇娇吴敏
- 关键词:身份认同
- 农村土地处置问题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被引量:2
- 2016年
- 2009年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农民工外出务工期间,土地仍由家人耕种,且1成多农民工将土地转与他人耕种,基本上保证了土地的正常耕作。本文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土地处置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城市居留意愿、家庭外出总收入和老家地形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外出期间的土地处置方式。最后提出,土地处置的地区差异、农村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和农村土地引发的社会矛盾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关注。
- 张娇娇吴敏
- 关键词:农民工二元LOGISTIC模型
- 资产建设视角下农村养老模式探索
- 2016年
- 伴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结构调整、人口流动增强,农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同时,传统价值观念和代际关系的嬗变也对未来的农村养老问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面对我国农村人口多、底子薄、保障弱等情况,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有效方法迫在眉睫。系统梳理了国内对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并基于"孙家寨"传统孝道文化的成功实践经验,融入国外"资产建设"理念,在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论框架下,探索并构建我国农村养老新模式。
- 朱晓吴敏
- 关键词:农村养老资产建设孝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