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俊
-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水热处理对硅钢用后氧化镁回收率的影响
- 生产取向硅钢片中,钢卷在脱碳退火出罩式炉后,会有大量富含镁的黑色粉末脱落,若不回收利用会造成资源浪费及环境破坏.本文对如何高效地利用水热法回收这种富含镁的黑色粉末进行了研究,以用后氧化镁为原料,经过酸溶、除杂后,以不同的...
- 宗俊翟俊傅涛
- 关键词:硅钢片水热处理热稳定性
- 一种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白云石为原料,采用硫酸铵浸出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新方法。将白云石煅烧研磨成白云灰粉末,与硫酸铵溶液混合得到硫酸镁溶液,加氨水反应,经陈化等得氢氧化镁白色粉末,经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镁。本发明方法的钙镁分离度高...
- 黄春晖宗俊翟俊徐嘉欣
- 文献传递
- 不同实验条件下卤水-碱法制备氧化镁的活性研究
- 2015年
- 文章以卤水和烧碱为原料,在80℃下沉淀反应30 min制备氧化镁前驱体。实验通过改变原料摩尔比、反应浓度、反应温度、滴加方式和干燥方式等条件制备氢氧化镁,再经煅烧后得氧化镁粉。所得粉体经XRD、SEM分析,并用柠檬酸活性法探究其活性规律。结论为:当卤水与烧碱的摩尔比约为1∶1.88,80℃水浴中直接沉淀法正向滴加,正丁醇共沸蒸馏法干燥,然后在450℃下煅烧2.5 h烧制出多孔的片状活性氧化镁,其CAA值约为8 s。
- 赵娜张琴翟俊黄春晖宗俊
- 关键词:活性氧化镁
- 水镁石制取高活性氧化镁的探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活性氧化镁与轻质氧化镁的生产工艺大同小异,大体都采用将前驱物通过煅烧法获得。实验以水镁石作为前驱物,分别探究煅烧温度及时间对其煅烧后Mg O产物的失重率,柠檬酸活性(CAA值),碘吸附值和水化率的影响。当煅烧温度为550℃~650℃,煅烧时间为1.0 h^2.0 h所得Mg O的CAA值最小,碘的吸附值最大,且平均水化率相对而言也是最大的,即产物Mg O活性最强,从而在工业上就拥有更大的应用价值。另外发现在600℃煅烧下得到Mg O的结构在SEM图呈棉絮状。在经80℃水解,抽滤,烘干后得到的Mg(OH)2的粒径很细小,电镜(SEM)图上也呈棉絮状,较其他煅烧温度所得到的产物结构明显不同。
- 翟俊黄春晖张琴赵娜宗俊
- 关键词:水镁石水化率
- 卤水-烧碱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5年
- 以苦卤水、烧碱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在表面活性剂的辅助下制备出纳米氢氧化镁粉体。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物质的量比、表面活性剂、不同干燥方式和滴加方式等对所得粉体粒度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粉体进行表征,用差热-热重分析仪(TG-DTA)分析了产物的热稳定性,并用激光粒度测试仪测试了产物的粒度大小及其分布情况。实验表明:在合适的反应温度及物质的量比下,用PEG200作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共沸蒸馏干燥制得的粉体为流动性较好且厚度约为10 nm的片状纳米氢氧化镁粉体。
- 赵娜张琴翟俊宗俊
- 关键词:纳米氢氧化镁直接沉淀法共沸蒸馏
- 水镁石-碱法制备重质氧化镁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以水镁石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重质氧化镁。探究了原料配比、煅烧温度对氧化镁的表观密度、活性和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控制原料配比和煅烧温度,可以制备出表观密度达到1g/mL以上的胶囊状重质氧化镁,这是其他方法很难达到的。在氯化镁与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比为1:(1.2~1.8)、煅烧温度为600~750℃条件下,制得氧化镁的表观密度最大,最高可达1.15g/mL以上。而且制得的氧化镁晶型结构稳定,含杂质较少。
- 翟俊黄春晖张琴赵娜宗俊
- 关键词:水镁石表观密度晶型结构
- 卤水-混碱直接沉淀法制备重质氧化镁被引量:2
- 2015年
- 实验以卤水、烧碱、纯碱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浓度、混碱摩尔比、陈化方式等条件制备氧化镁前驱体,将前驱体在一定温度和时间下于空气气氛中煅烧,考察实验条件的变化对氧化镁堆积密度的影响。对所得氧化镁进行XRD、SEM、TG-DTG表征分析,以纯碱、烧碱为混碱制备氧化镁,当卤水与碱摩尔比1∶2,浓度比1∶2,混碱摩尔比为1∶3,60℃下反应,850℃下煅烧2.5 h制备的氧化镁堆积密度最大,约为1.527 g/m L。
- 赵娜张琴翟俊黄春晖宗俊
- 关键词:直接沉淀法
- 新型特种氧化镁系列产品的制备与分析
- 镁及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正被广泛研究。镁的化合物(后简称为镁盐)是一类无比重要的无机盐,也是我国对外出口的重要产品之一,每年都会为国家的创收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其中,水镁石因其富含镁元素,所以通常作为一...
- 翟俊
- 关键词:水镁石高活性氧化镁碘吸附值堆积密度
- 文献传递
- 卤水-氨水制备超细Mg(OH)_2及超声处理对其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超声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材料加工方法,目前已被广泛研究用于纳米/微米材料的制备工艺中。文章以卤水和氨水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镁,并在制备后期加入超声处理。探讨了超声作用对产物晶粒尺寸和粒度分布的影响。利用SEM、XRD等手段表征其结构形貌,通过TG-DTA和物理超声分散法分析了产物的热稳定性和分散性,并分别讨论了温度、反应时间、氨水浓度、反应物浓度、陈化时间等对产物粒径和产率的影响,从而得出制备超细氢氧化镁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有利于减小产物的尺寸。在最佳条件下可以得到厚度50 nm左右,晶形完整,纯度高,热分解温度为350℃且分散性好的片状氢氧化镁。
- 张琴赵娜翟俊宗俊
- 关键词:超细氢氧化镁超声处理卤水直接沉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