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丽婷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预后
  • 4篇细胞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非小细胞
  • 4篇非小细胞肺癌
  • 4篇肺癌
  • 2篇蛋白
  • 2篇晚期
  • 2篇腺癌
  • 2篇克隆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提取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诊疗
  • 1篇生存期
  • 1篇生物信息

机构

  • 8篇南通大学
  • 1篇南通市第一人...
  • 1篇江阴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吕丽婷
  • 4篇茅国新
  • 2篇姚宁华
  • 2篇盖领
  • 2篇刘益飞
  • 1篇缪捷飞
  • 1篇钱静
  • 1篇顾祝新
  • 1篇严晓娣
  • 1篇张宇
  • 1篇贲志云
  • 1篇陈志明
  • 1篇邵晓轶
  • 1篇刘军
  • 1篇刘婷婷
  • 1篇刘艳
  • 1篇鄂群
  • 1篇赵洪瑜
  • 1篇胡迎青
  • 1篇陈钟

传媒

  • 3篇交通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效果及不良反应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曾接受过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40例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给予阿帕替尼片口服,850 mg/d,若发生3~4级不良反应,则减量为425 mg/d,每4W为1个疗程,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两个疗程(8W)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部分缓解(PR)6例(15.0%),疾病稳定(SD)10例(25.0%),疾病进展(PD)24例(60.0%),总缓解率15.0%,疾病控制率40.0%。高血压、骨髓抑制、蛋白尿、手足综合征是影响阿帕替尼治疗的最主要的不良反应。结论:阿帕替尼治疗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能较好的控制疾病,不良反应可控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吕丽婷茅国新
关键词:晚期胃癌临床疗效
RAP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胰腺癌中的表达
2014年
目的:制备受体相关蛋白(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RAP)单克隆抗体,研究人胰腺癌组织中RAP的表达与定位,探讨胰腺癌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方法: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及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抗RAP抗体。利用制备的抗RAP抗体,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比较4例胰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RAP的表达及分布。结果:抗RAP单克隆抗体能特异识别分子质量为44 ku的RAP蛋白。Western Blot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均显示RA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还显示RAP表达主要分布在细胞的胞质,呈强阳性;RAP在组织间质中也有少量分布,呈弱阳性。RA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主要分布在癌巢。结论:RAP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胡迎青邵晓轶贲志云吕丽婷鄂群张弘
关键词:胰腺癌受体相关蛋白单克隆抗体
CCT8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CCT8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CT8在3对新鲜的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CT8、Ki-67在140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显示CCT8在3对NSCLC癌组织中高表达,在癌旁组织中低表达;与正常肺组织相比,CCT8在NSCLC中高表达,其在高分化的NSCLC中表达低,CCT8的表达与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组织学分级(P=0.001)、临床分期(P=0.015)、淋巴结转移状态(P=0.005)密切相关。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表明CCT8的高表达与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CCT8和淋巴结转移可以作为判断NSCLC预后的指标(P<0.05)。结论 CCT8表达异常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CCT8可作为判断NSCLC预后的指标。
盖领茅国新吴锦伟吕丽婷姚宁华陈洁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
一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奥希替尼耐药后免疫反应上调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奥希替尼耐药后免疫反应上调方法及应用,所述免疫反应上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培养PC9和HCC827细胞进行耐药株构建;二:蛋白提取;三:MTT实验;四:细胞克隆形成实验;五:细胞转染实...
缪捷飞吕丽婷
CEA水平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中的作用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收集晚期NSCLC患者324例,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治疗前基线CEA水平的关系。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3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基线CEA水平及治疗后CEA变化对3年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影响。结果:晚期NSCLC患者治疗前CEA基线水平与年龄、吸烟及病理分型有关。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吸烟、病理分型及治疗后CEA变化与3年OS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后CEA上升是判断预后不良的因素(HR=1.804,P=0.001)。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后CEA均正常患者及治疗后CEA下降患者的3年OS和PFS好于治疗后CEA上升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CEA基线水平对患者OS及PFS无影响,2~3个周期规范治疗后CEA下降患者预后较好,而CEA上升的患者预后最差。
吕丽婷刘艳刘益飞茅国新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胚抗原
垂体瘤转化基因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鉴定胃腺癌新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通过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GSE33335和GSE63089基因表达数据集,共含有70例胃腺癌组织和配对的胃正常组织基因芯片数据,使用R语言分析胃癌组织和胃正常组织间差异表达基因。通过String在线分析工具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和分子复合物检测(MCODE)插件分离出关键基因集。使用在线数据库鉴定分离出与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分别用数据库信息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7—9月收治的32例胃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从mRNA和蛋白水平进行验证。结果使用R语言分析显示,2个数据集中有128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其中85个基因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43个基因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通过String在线工具和Cytoscape软件建立了PPI网络和MCODE模型,获得27个关键基因,其中有25个基因与胃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25个与预后相关的基因中,有14个基因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其中有3个基因[垂体瘤转化基因1(PTTG1)、细胞周期蛋白B1(CCNB1)和polo样激酶1(PLK1)]在细胞周期途径中显著富集。PTTG1在胃腺癌和胃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22/32)和18.8%(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TG1在胃腺癌组织和胃正常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是胃腺癌形成的关键基因。过表达PTTG1的胃腺癌患者预后更差。PTTG1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参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
姚宁华陈志明石宇严晓娣吕丽婷刘静宣婷婷钱静赵洪瑜
关键词:生物信息胃肿瘤预后
MDT联合CBL教学模式在肝癌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肝癌临床教学中应用多学科诊疗(MDT)联合案例教学模式(CBL)的效果。方法:五年制临床医学实习学生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MDT联合C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同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基础理论成绩和病例分析成绩分别为42.53±5.54分和42.88±4.34分,高于对照组的37.53±6.48分和34.74±5.0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同度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临床教学中应用MDT联合CBL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张宇顾祝新吕丽婷刘婷婷李想陈钟
关键词:案例教学临床教学肝癌
EHD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EHD家族蛋白2(EHD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4对新鲜的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1例NSCLC组织中EHD2与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及EHD2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蛋白印迹实验显示EHD2在4对NSCLC癌组织中低表达,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免疫组化结果表明EHD2的表达在分化好的癌组织中表达比分化差的组织高,其趋势与Ki-67的表达相反。NSCLC中EHD2与组织学分化、p 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Ki-67密切相关;EHD2低表达与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EHD2表达异常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EHD2可作为判断NSCLC预后的指标,并可作为治疗的潜在靶点。
吕丽婷刘益飞刘军盖领茅国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KI-67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