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亓波
作品数:
2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石油吉化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丛也彤
中国石油吉化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
王小红
中国石油吉化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代谢
1篇
动脉
1篇
血清
1篇
血清白细胞介...
1篇
血清白细胞介...
1篇
质子磁共振
1篇
质子磁共振波...
1篇
术后
1篇
切除
1篇
切除术
1篇
氢质子磁共振
1篇
氢质子磁共振...
1篇
瘤切除术
1篇
脑膜
1篇
脑膜瘤
1篇
脑膜瘤切除
1篇
脑膜瘤切除术
1篇
脑膜瘤术后
1篇
冠状
1篇
冠状动脉
机构
2篇
中国石油吉化...
作者
2篇
丛也彤
2篇
亓波
1篇
王小红
传媒
2篇
中国实验诊断...
年份
2篇
2009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64排螺旋CT结合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对判定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64排螺旋CT检测各型冠心病中软斑块、混合斑块(均为不稳定斑块/易破斑块)、钙化斑块(稳定斑块)的分布结合血清IL-6的检测,从临床的角度探讨其对冠脉斑块稳定性的判别价值。方法选用2007年4月至2008年8月本院89例住院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和血清IL-6的检测。纳入本研究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不包括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据64排螺旋CT检查根据斑块性质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钙化斑块组、混合斑块组、软斑块组)。结果在ACS组软斑块、混合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硬斑块,而在SAP组硬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ACS组(P<0.001);各斑块组平均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平均血清IL-6水平高于硬斑块组(P<0.01);而于软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两组内平均血清IL-6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斑块组IL-6水平较稳定型斑块组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而各组之间年龄、性别及主要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无明显差别。提示,64排螺旋CT结合IL-6检测,可对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级提供有益参考。
亓波
丛也彤
王小红
关键词:
COMPUTED
冠状动脉
斑块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鉴别脑膜瘤术后反应性损伤残留与复发
2009年
目的探讨脑膜瘤术后的1H-MRS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脑膜瘤病例于术后7天、30天、3个月行增强MRI和1H-MRS检查。使用西门子novus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分析各种代谢物的变化。结果在术后反应性强化组中各代谢物与正常组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残留和复发的脑膜瘤中各种代谢物术后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与正常组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H-MRS与增强MRI结合能更好的提高脑膜瘤术后反应性损伤与残留及复发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丛也彤
亓波
关键词:
脑膜瘤切除术
磁共振波谱
代谢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