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园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荨麻疹患者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现症感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荨麻疹发病的关系,为荨麻疹患者诊断治疗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院的170例荨麻疹患者血常规标本,其中包括87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和8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并随机抽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均进行Hp现症感染的检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荨麻疹患者87例中有37例Hp现症感染阳性,阳性率为42.53%;慢性荨麻疹患者83例中有56例Hp现症感染阳性,阳性率为67.47%;正常对照组50例中有18例Hp现症感染阳性,阳性率为36.00%。急性荨麻疹组与正常对照组间Hp现症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荨麻疹组与正常对照组间Hp现症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荨麻疹组与慢性荨麻疹组间Hp现症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病因不明的荨麻疹患者,应检测其血清或血浆中的Hp现症感染,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在给予对症治疗的情况下,应给予抗Hp感染的治疗。
- 高旭红徐丹倪琳婷王田园姚映梅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荨麻疹现症感染
- 血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生化标志物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的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5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MA、Lp(a)和血浆中Fib、DD浓度,计算其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IMA、Lp(a)、Fib、DD阳性率分别为64.4%(38/59)、42.4%(25/59)、49.2(29/59)%、40.7%(24/59),与正常对照(0%、0%、3.3%、0%)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MA敏感性与其他3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2.3%(55/59),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IMA是一个比较灵敏的指标,IMA、Lp(a)、Fib、DD4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明显提高敏感性,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张庆侠王田园张然蓉甘萍李江
- 关键词:缺血修饰白蛋白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磷酸化Tau-181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6年
- 探讨血清中磷酸化Tau-181蛋白(p-tau-181)水平在AD患者和健康老年人血清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应用价值。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7例AD患者和214例健康老年人血清中p-tau-181蛋白的含量,并分析其与AD的关系。结果:AD组与健康对照组不同性别间血清中p-tau-181蛋白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A组、轻度AD、中度及以上AD血清中p-tau-181蛋白的水平依次升高,中度及以上AD组血清中p-tau-181蛋白的水平相对轻度AD组和健康对照A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轻度AD组血清中p-tau-181蛋白相对健康对照A组有显著差异(P<0.05);以健康老年组血清中p-tau-181蛋白的含量建立参考区间,p-tau-181蛋白检测对AD诊断的特异性为89.7%,敏感性为67.5%。结论:血清中p-tau-181蛋白的浓度异常情况与阿尔茨海默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并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郝建华肖利佳靳亮王田园陈莹莹张然蓉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纤维缠结TAU蛋白
- 人源核受体hLRH-1的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 2015年
- 目的:制备抗人源核受体h LRH-1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含有h LRH-1基因全长克隆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507a-h LRH-1并用IPTG诱导其在Rosseta2菌株中表达重组蛋白His-h LRH-1,经亲和层析纯化后按常规方法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Western Blot对其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原核表达载体p ET507a-h LRH-1经测序证实构建成功,将其转化大肠杆菌Rosseta2菌株后成功诱导表达重组蛋白His-h LRH-1,经纯化免疫新西兰兔后得到抗h LRH-1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证实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结论:成功表达His-h LRH-1重组蛋白并制备出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用于h LRH-1的免疫学检测及其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肖利佳张然蓉张竞文王田园郝建华
- 关键词: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7C-NTP和Aβ42检测的价值探讨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尿中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和血中β淀粉样蛋白42(Aβ42)在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患者和健康老人含量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140例标本尿中神经丝蛋白及血中A1342的含量,其中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组16例、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组34例,血管性痴呆组50例,智能正常老年对照组40例,并进行统计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早期、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组尿液中神经丝蛋白含量分别为:4.08±0.86ng/m1,15.88±6.01ng/ml,明显高于智能正常组0.53±0.29ng/m1,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q值依次为3.86,15.35,P值均〈0.05),且神经丝蛋白的含量与痴呆程度呈正相关;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组血中AB42:146.06±5.73pg/ml,明显高于智能正常组:92.44±3.24pg/ml,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q=56.62,P〈0.05),但中晚期组:84.36±2.65pg/ml,与智能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q=2.7,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尿中神经丝蛋白含量增加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测定其含量对诊断及病情评估有重要的价值。血中Aβ42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及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疾病的进展Aβ42的诊断价值不及神经丝蛋白。
- 郝建华王田园张然蓉郑文斌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神经丝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