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华

作品数:50 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胎儿
  • 7篇米非司酮
  • 7篇非司酮
  • 6篇宫内
  • 6篇不孕
  • 6篇不孕症
  • 5篇输卵管
  • 5篇子宫
  • 5篇解脲
  • 5篇基因
  • 4篇支原体
  • 4篇体感
  • 4篇女性
  • 4篇子宫内膜
  • 4篇子宫内膜癌
  • 4篇脲支原体
  • 4篇内膜
  • 4篇内膜癌
  • 4篇解脲支原体
  • 4篇宫内膜

机构

  • 38篇西安交通大学...
  • 8篇西安医科大学...
  • 6篇西安医科大学
  • 4篇西安财经学院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南汇区...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延安大学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 1篇陕西省安康市...

作者

  • 50篇杨华
  • 11篇邬晋芳
  • 5篇刘雪花
  • 5篇薛瑞娟
  • 5篇钱芳
  • 5篇侯巧芳
  • 4篇杨婷
  • 4篇薛晓萍
  • 4篇李昭荣
  • 4篇胡静
  • 3篇李牧
  • 3篇夏昱
  • 3篇姜沧海
  • 3篇刘新玉
  • 3篇张卫华
  • 3篇张辉
  • 2篇李汉玲
  • 2篇李晓青
  • 2篇成菊丽
  • 2篇樊江波

传媒

  • 10篇陕西医学杂志
  • 4篇中国计划生育...
  • 4篇陕西中医
  • 4篇中国儿童保健...
  • 3篇西安医科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西北药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华儿童保健...
  • 1篇陕西肿瘤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癌中乙酰肝素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31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乙酰肝素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的表达,并结合各临床病理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乙酰肝素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增生症组织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上升趋势,其表达有显著性差异。子宫内膜癌中,乙酰肝素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随手术-病理分期的升高、组织学病理分级下降和肌层浸润程度增加而逐渐升高,二者呈正相关。结论:乙酰肝素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薛瑞娟杨华薛晓萍
中药灌肠为主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64例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观察中药外治法配伍中药内服治疗输卵管不通的不孕疗效。方法 :均采用(赤芍、桃仁、红藤、蒲公英、败酱草等 )保留灌肠 ,同时配伍归芍调经片治疗输卵管不通性不孕 64例。结果 :经再次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双侧输卵管通畅的41例 ,治愈率达 64%。提示 :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不通性不孕 ,能使药物渗透到病所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达到抗菌消炎的功效。
李昭荣刘润侠杨华樊江波
关键词:输卵管堵塞不孕症中医药疗法中药灌肠
119例出生低体重儿母婴情况分析
1993年
出生体重过低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降低低体重儿出生率。本文通过对119例出生低体重儿母婴情况临床分析,探讨发病因素。造成出生体重过低的原因有早产、妊高征、胎膜早破、双胎、畸形儿及造成胎盘功能不全的各种因素。故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对于危险因素应早发现,早治疗,以便减少低体重儿出生率。
杨华李风莲吴培云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孕产妇
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塞被引量:6
1996年
报道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治疗33例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基本痊愈60.6%,总有效率90.9%。提示溶栓治疗效果与治疗早晚、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病程越短,临床表现越轻,治疗效果越好。
李汉玲杨华白玲刘江茹张辉
关键词:东菱精纯克栓酶脑梗塞急性病
乙酰肝素酶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乙酰肝素酶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31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结果乙酰肝素酶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增生症组织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上升趋势,3组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子宫内膜癌中,乙酰肝素酶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FIGO)(P<0.05)、组织病理学分级(P<0.05)和肌层浸润程度(P<0.01)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乙酰肝素酶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薛瑞娟杨华薛晓萍杨婷刘新玉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乙酰肝素酶
米非司酮引产对胎儿肝、肾组织的影响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胎儿肝肾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16~22周妊娠要求引产的16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8例)给予口服米非司酮25mg,每日2次,共3天,第4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对照组(8例)给予水囊...
杨华侯巧芳钱芳刘雪花
文献传递
乙酰肝素酶在稽留流产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乙酰肝素酶在稽留流产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与Real-timePCR检测60例稽留流产组织中乙酰肝素酶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与正常流产组织作对比。结果:乙酰肝素酶在正常绒毛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都明显高于稽留流产患者。结论:乙酰肝素酶可能与稽留流产的发生有关,有可能作为判断稽留流产的参考指标。
薛瑞娟宁静杨华
扩增人肝型磷酸果糖激酶基因对唐氏综合征进行定量基因诊断的研究
2002年
目的 扩增位于唐氏综合征关键区域的人肝型磷酸果糖激酶基因 (PFKL基因 ) ,对唐氏综合征进行定量基因诊断。方法 采用定量PCR—微孔板杂交检测PCR产物量的方法 ,对 2 6例唐氏综合征患者及 2 78例正常人外周血DNA标本 ,扩增PFKL基因 ,扩增片段长度为 185bp ;另外 ,将人肌型磷酸果糖激酶基因 (PFKM基因 )作为内参照同时扩增 ,扩增片段长度为 36 5bp ,定量PCR产物用微孔板杂交检测。 结果  2 6例患者 (包括 1例易位型 )PFKM与PFKL扩增产物的OD值比值介于 0 4 0~ 0 6 0之间 ,平均值为 0 5 1;正常人扩增产物的OD值比值介于 0 80~ 1 2 0之间 ,平均值为 1 12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0 1)。对 2 78例正常人进行同样基因扩增和检测无一例假阳性 ,所得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完全符合。结论 定量PCR—微孔板杂交检测PFKL基因拷贝数的方法 ,简便、快速、特异 。
邬晋芳杨华李昭荣刘琪蔡晓宁叶国玲
关键词:基因诊断唐氏综合征21-三体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胎儿RhD基因型的诊断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建立一种新生儿RhD血型出生前基因诊断的方法。 【方法】 采用PCR技术对 2 7例妊娠14~ 40周的单胎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进行RhD基因第 10外显子的特异性扩增 ,扩增片段长度为 186bp ,另外以等位基因RhCE基因为内对照 ,扩增片段长度为 13 6bp。  【结果】  10例Rhd-孕妇中 ,6例扩增出 13 6bp一条特异性片段 ,4例同时扩增出 13 6bp和 186bp两条特异性片段 ;17例RhD+ 孕妇血浆标本 ,均同时扩增出 13 6bp和 186bp两条特异性片段 ,所有RhD PCR扩增结果均得到新生儿脐血血清学检测结果的证实。 【结论】 PCR扩增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 ,是一种简便、快速且无损伤性的产前诊断胎儿RhD基因型的方法 。
邬晋芳杨华韩梅宁张卫华
关键词:孕妇血浆胎儿DNA产前诊断
弓形体IgG抗体亲和力指数在胎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弓形体(toxoplasma,TOX)IgG抗体亲和力指数,判断弓形体感染孕妇宫内感染的概率。【方法】ELISA法检测中晚期孕妇弓形体特异性抗体IgM和IgG,并对150例TOX-IgM或TOX-IgG阳性孕妇的胎儿或新生儿脐血进行TOX-IgM检测;采用尿素变性试验检测弓形体感染孕妇TOX-IgG抗体亲和力指数(avidity index,AI)。【结果】孕妇弓形体IgM抗体阳性和IgG抗体阴性58例;弓形体IgM和IgG抗体阳性22例;弓形体IgM抗体阴性和IgG抗体阳性70例。胎儿或新生儿IgM阳性44例。原发性感染宫内感染率高于继发性感染(P<0.05),活动性感染宫内感染率高于非活动性(P<0.01),AI≤30%宫内感染率高于AI>30%(P<0.01)。【结论】IgG抗体亲和力指数AI≤30%结合IgM阳性有助于提高判断弓形体宫内感染的发生率。
李牧杨永民吴金萍李昭荣杨华
关键词:弓形体宫内感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