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伟
- 作品数:30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模拟实验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包括压力室、真空饱和系统和二氧化碳相态转换系统。压力室包括密闭腔体,扁千斤和加热棒。密闭腔体由上盖板,围压筒和压力室底座组成,并通过密封圈密封。围压筒侧壁均布四个扁千...
- 张广清吕延军周大伟
- 文献传递
- 支撑剂可视化实验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剂可视化实验装置,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实验容器、加热结构、可视化结构、第一加压机构、实验岩芯、测量机构和监测机构,实验容器具有实验通道、进液口和排液口;加热结构和可视化结构设置在实验容器上;实验...
- 周大伟孙斌李颖张益维张广清赵建林
- 一种通过电磁信号监测水力裂缝扩展过程的实验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电磁信号检测水力裂缝扩展过程的实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圆柱形的人工试件或天然试件,将准备好的试件放置在Nacl溶液中进行饱和处理;(b)待试件饱和处理完后,在试件表面粘贴电磁信号监测探...
- 金希张广清周大伟
- 文献传递
- 大尺寸分段压裂实验模拟井筒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寸分段压裂实验模拟井筒,其具有:标准井筒体,所述标准井筒体一端包括公接头,另一端包括母接头,该井筒一侧有开口,另一侧有弧形割缝,该割缝通过注液孔与注液管线接头相通;第一节井筒体,所述第一节井筒体一端包...
- 张广清周大伟
- 文献传递
- CO_(2)-水作用对层状页岩拉伸破坏影响的微观损伤研究
- 2024年
- CO_(2)压裂页岩储层时CO_(2)−水作用损伤页岩微观结构,改变拉伸破坏特征与裂缝扩展模式。为研究CO_(2)−水影响层状页岩拉伸破坏的微观损伤原因,设计了矿物含量测定、扫描电镜观察与巴西劈裂试验,对CO_(2)−水作用前后龙马溪与长7段页岩试件的微观损伤、破坏特征与裂缝扩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O_(2)−水对层理的微观损伤作用较基质显著,层理黏土矿物脱水而体积减小,有机质被萃取收缩,纹层内产生沿层理分布的大尺寸(长度为10~30μm,开度为1~5μm)微裂缝,基质碳酸盐、长石等矿物被溶蚀,产生随机分布的小尺寸(长度小于1μm,开度小于0.5μm)微裂纹;CO_(2)−水作用后页岩抗拉强度降低且各向异性增强,破坏模式变为拉剪混合破坏,垂直层理加载试件的剪切作用更强;CO_(2)−水作用后层理对裂缝扩展的影响更大,垂直层理加载裂缝延伸被层理限制,裂缝沿层理方向水平扩展,平行加载裂缝扩展轨迹受层理约束,裂缝仅在层理扩展。
- 杜布戈张广清周大伟屈乐邱仁怡范宗洋
- 关键词:页岩层理数字图像相关
- 渗透率测量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 本说明书涉及油气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渗透率测量方法、设备以及系统。其中所述渗透率测量设备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轴向加压口;与所述盖体对应的具有容纳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径向加压口;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用于夹...
- 孙晨皓张广清董赛亮赵建林周大伟王文静朱伟
- 岩石抗拉强度试验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岩石抗拉强度试验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室、千斤顶和岩心夹持装置。压力室由围压筒组成,围压筒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其侧面上下端各包含一个注液孔;千斤顶由活塞、油缸和上横梁组成,活塞上包含两处密封槽,上横梁...
- 周大伟张广清
- 文献传递
- 重复压裂非均匀孔隙压力场对裂缝延伸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针对低渗透油气田水平井产量递减快的问题,重复压裂技术逐渐成为提高水平井单井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文中对边长30 cm立方体试件开展真三轴重复压裂实验,研究非均匀孔隙压力场对重复压裂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老缝长度越长、缝间距越小,新老缝之间的应力干扰越明显,老缝长度增大50%,破裂压力提高14.8%;新老缝间距越小、老缝越长,新缝压裂导致的压力冲击影响越大,新缝越容易沟通老缝;通过数值模拟优化加密缝间距,减弱老缝对新缝扩展的抑制作用,实现水力裂缝有效控制储层体积最大化。该研究揭示了水平井压前补能对新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对水平井重复压裂及压前补能方案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黄婷薛小佳康博董奇周大伟徐全胜
-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模拟实验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包括压力室、真空饱和系统和二氧化碳相态转换系统。压力室包括密闭腔体,扁千斤和加热棒。密闭腔体由上盖板,围压筒和压力室底座组成,并通过密封圈密封。围压筒侧壁均布四个扁千...
- 张广清吕延军周大伟
- 文献传递
- 一种浅层污染土壤的增渗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浅层污染土壤的增渗方法。该增渗方法包括:向浅层土体中注入高粘度流体,以浅层污染土壤的面积为700m<Sup>2</Sup>计,高粘度流体的注入量为5m<Sup>3</Sup>‑10m<Sup>3</Sup...
- 周大伟张广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