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英
- 作品数:1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一种检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幼稚T细胞的试剂盒、应用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幼稚T细胞的试剂盒、应用及方法,属于生物医药领域,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幼稚T细胞的试剂盒,该试剂盒的应用基于流式细胞仪,所述试剂盒中配置了针对包括下述物质...
- 刘艳荣王亚哲常艳郝乐袁晓英黄晓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检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幼稚T细胞的试剂盒、应用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幼稚T细胞的试剂盒、应用及方法,属于生物医药领域,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幼稚T细胞的试剂盒,该试剂盒的应用基于流式细胞仪,所述试剂盒中配置了针对包括下述物质...
- 刘艳荣王亚哲常艳郝乐袁晓英黄晓军
- TRBC1和TCR Vβ两种流式细胞仪T细胞克隆性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健康人T细胞各亚群TRBC1和TCR Vβ家族的表达,比较两种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克隆的方法及其判定标准。方法:收集4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别对全部CD3^(+)和去除TCRγδ^(+)细胞后的CD3^(+)TCRγδ^(-)T细胞设门,每群T细胞分为CD7^(+)CD5^(+)(T1)、CD7^(+)CD5^(dim+)(T2)、CD7^(+)CD5^(dim2+)(T3)、CD7^(+)CD5^(-)(T4)和CD7^(-)CD5^(+)(T5)5个亚群,分析亚群中CD4、CD8、TCR Vβ家族和TRBC1的表达。结果:39例纳入统计分析,CD3^(+)细胞中,T1、T2、T3、T4和T5的平均比例分别为57.29%、27.74%、5.15%、1.43%和5.99%;T1和T5以CD4^(+)细胞为主,T2、T3和T4以CD8^(+)细胞为主;CD3^(+)中T2、T3和T4亚群中TRBC1+%均明显低于CD3^(+)TCRγδ^(-)T门内相应值(P<0.01)。21例健康人22个亚群中出现TRBC1+%异常(<15%或>85%),主要见于T3和T4亚群;部分亚群可见单个优势Vβ表位,以优势Vβ表位占比≥60%或Vβ总和占比<15%作为判定异常克隆的标准;同时将TRBC1克隆性诊断标准修订为TRBC1+%<12%或>82%后,TRBC1和TCR Vβ两种方法判断克隆性的一致性为96.77%(180/186)。将TCRγδ^(+)细胞影响去除后,分布趋势不变。最终确定的单克隆T细胞发生率为38.46%(15/39),86.67%(13例)克隆性T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均低于5%,考虑为生理性克隆性增生;另外2例在淋巴细胞中分别占6.76%和33.24%,可能为意义未明的T细胞克隆(T-cell clones of uncertain signifificance,T-CUS)和T细胞增殖性疾病。结论:健康人利用CD7/CD5分群后在CD5^(dim+)或CD5^(-)亚群内可出现较多的生理性克隆性T细胞,对克隆性T细胞的解释必须与临床密切结合。
- 石韦华刘艳荣常艳袁晓英贺玲玲郝乐殷佳怡卢井泉王亚哲
- 关键词:流式细胞仪T细胞克隆性
- 用于测定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骨髓微环境的试剂盒、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骨髓微环境评测的试剂盒、系统及方法,该试剂盒、系统和方法的应用基于流式细胞仪,所述试剂盒中配置了下述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试剂:CD34-FITC、CD146-PE、CD45-Per...
- 黄晓军孔圆常英军王亚哲袁晓英胡玥王昱刘代红许兰平
- 文献传递
- 鉴别检测正常浆细胞和克隆性浆细胞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检测正常浆细胞和克隆性浆细胞的试剂盒及应用,与流式细胞仪配套使用,所述试剂盒配备针对下述物质的单克隆抗体组合:Ig,?κ?Light?Chain、?Ig,?λ?Light?Chain、CD19、CD1...
- 刘艳荣王亚哲常艳郝乐袁晓英黄晓军
- 利用CD105和CD117建立双参数积分系统在MDS诊断中的应用
- 2019年
- 目的:研究流式积分系统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临床上进行免疫分型检测的130名MDS病人、19例健康对照以及89名病理对照中红系及幼稚细胞的表型,主要包括文献报道的四参数积分系统的4个参数,即髓系祖细胞相关的细胞群百分比、CD34^+细胞中B系祖细胞所占百分比、淋巴细胞与CD34^+髓系祖细胞CD45的比值,以及粒细胞与淋巴细胞SSC峰值比值;红系积分系统中的2个流式参数,即CD71和CD36平均荧光强度的变异系数,并进行积分分析。根据本组前期研究结果选取CD117^+CD105^-髓系祖细胞百分比以及CD105^+细胞在CD117^+细胞中的比例,建立双参数积分系统,并与四参数积分系统和红系积分系统进行比较。结果:四参数积分系统和红系积分系统对低危MDS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43.5%和63.0%,特异性分别为87.0%和63.9%。两个积分系统结合后,诊断低危MDS的敏感性为73.9%,特异性为62.0%。双参数积分系统诊断低危MDS的敏感性为76.1%,特异性为81.5%。通过与四参数积分系统结合,敏感性增加到78.3%,但特异性减低为71.3%;与红系积分系统结合后,虽然敏感性增加到87.0%,但特异性减低至54.6%。结论:单独利用双参数系统对低危MDS诊断可以取得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郑晨王亚哲袁晓英常艳石红霞赖悦云黄晓军刘艳荣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D105CD117
- 28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患者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4管用8色抗体组合对28例AMKL患者的骨髓有核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同时结合分析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融合基因和染色体核型等检查结果。结果:28例AMKL患者中阳性表达率较高的是巨核细胞相关抗体:CD41a、CD61、CD42b、CD36,阳性率分别为81. 48%、92. 86%、72. 00%、70. 83%,其中,CD41a、CD61、CD42b三种抗体共表达的患者占53. 57%,至少表达两种抗体的患者占82. 14%。髓系祖细胞相关标志:CD117、CD34、CD38、HLA-D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 29%、42. 86%、64. 29%和46. 15%,与非APL的AML患者相比表达率均较低(P <0.01);髓系全程抗原CD13、CD33在AMKL中阳性表达率与非APL的AML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髓系中后期抗原CD15及单核系抗原CD64、CD14、CD300e和胞浆抗原MPO、cCD79a和cCD3均阴性。与非Down综合征相关AMKL(non-DS-AMKL)相比,CD7与CD11b的表达在Down综合征相关AMKL(DS-AMKL)中较高(P <0.05)。AMKL患者中17例(65.4%)为复杂染色体核型,5例为+21染色体异常;仅5例患者核型正常。25例行白血病融合基因筛查,24例(96%)患者WT1基因表达增高(40.24±59.14%),12例患者(70.58%) EVI1基因表达增高(53.93±37.98%),4例患者融合基因阳性(2例MLL-AF9阳性,1例TLS-ERG,1例P210 BCL/ABL)。结论:AMKL中82.14%患者表达至少两种巨核细胞相关标志,髓系祖细胞标志表达相对较低,多为复杂染色体核型异常,WT1及EVI1异常表达率较高。
- 贺玲玲骆婷婷常艳王亚哲袁晓英石韦华赖悦云石红霞秦亚溱黄晓军刘艳荣
- 关键词: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流式细胞术
- 成人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初诊Ki-67的表达特征及预后意义
- 2019年
- 目的:研究成人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初诊Ki-67抗原的表达特征及预后意义。方法:采集2012年7月至2019年2月本院57例成人初诊t(8;21) AML患者的新鲜骨髓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34和Ki-67抗原,分析Ki-67表达与患者初诊生物学特征、疗效及复发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中,CD34^+Ki-67^+细胞比例的中位值为30. 5%(范围:10. 0%~65. 8%);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CD34^+Ki-67^+细胞比例的最适分界阈值,CD34^+Ki-67^+细胞高比例与初诊c-KIT基因突变阳性及WT1转录本低水平均明显相关(P=0. 001;P=0. 042)。随访的36例患者中,CD34^+Ki-67^+高比例比低比例患者具有明显更高的1年累积复发(CIR)率(P=0. 035);此外,初诊WT1转录本低水平和微小残留病(MRD)高水平(2个疗程巩固治疗后RUNX1-RUNX1T1转录本水平下降<3-log)均与更高的1年CIR率明显相关(P <0. 0001;P=0. 041),初诊c-KIT基因突变阳性和白细胞计数> 10×109/L的患者分别有较高的1年CIR率趋势(P=0. 091;P=0. 054)。联合分组显示,MRD高水平同时CD34^+Ki-67^+细胞高比例的患者比其他患者具有明显更高的1年CIR率(P <0. 0001)。结论:初诊骨髓高比例的CD34^+Ki-67^+可能是成人t(8;21) AML患者预后不良因素,MRD联合初诊CD34^+Ki-67^+细胞比例可能比单纯MRD更好地预测复发。
- 刀凤亭杨璐王亚哲常艳袁晓英李玲娣陈文敏龙玲玉刘艳荣秦亚溱
- 关键词:KI-67抗原C-KITWT1微小残留病
- 流式检测PNH克隆的方法学探讨及临床筛检和意义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高敏感方法检测PNH克隆的必要性和血细胞减少患者PNH克隆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D59检测红细胞及FLAER联合CD24或CD14检测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方法检测了20例健康志愿者和1 095例血细胞减少患者的PNH克隆比例,同时对31例患者采用传统的CD59方法检测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CD59^-细胞比例。结果:根据健康志愿者正常背景和患者获取的细胞数,确定粒细胞、单核细胞和红细胞PNH克隆的最低检测限(LOD)分别为0.04%、0.10%和0.05%;827例患者FLAER^-CD24^-粒细胞、FLAER^-CD14^-单核细胞和CD59^-红细胞的中位比例分别为0.02%、0.02%和0.03%;318例(38.45%)患者粒细胞PNH克隆高于LOD,180例FLAER^-CD24^-粒细胞<1.00%,粒红和粒单细胞的一致性只有43%~45%。138例FLAER^-CD24^-粒细胞≥1.00%,粒红、粒单和粒单红细胞的一致率分别为91.30%、97.83%和89.86%;比较CD59^-和FLAER^-CD24^-粒细胞、CD59^-和FLAER^-CD14^-单核细胞比例,CD59^-细胞比例明显更低(P<0.000 1和P=0.000 9);26.85%和24.54%患者因出现FLAER^-CD24^+粒细胞与FLAER^-CD14^+单核细胞,导致FLAER单阴比例高于FLAER和锚连蛋白双阴比例,对PNH克隆比例低于0.10%的患者影响更大;36例PNH患者和50例MDS或AA患者PNH克隆比例分别为90.30%(44.49%~99.05%)和1.30%(0.10%~96.07%)(P<0.000 1);PNH克隆比例等于41.81%时,诊断PN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96.0%。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根据正常背景值,确定粒细胞、红细胞的LOD分别为0.04%和0.05%。粒细胞PNH克隆比例≥1.00%,与单核和红细胞诊断PNH克隆阳性结果更一致,PNH克隆比例高于41.81%时PNH疾病可能性更大。
- 袁晓英王亚哲石韦华常艳郝乐贺玲玲石红霞黄晓军刘艳荣
- 关键词:流式细胞仪
- 流式细胞术外周血CD22参考区间的建立
- 2024年
- 目的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成人外周血中CD22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采用国际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EP28-A3c的要求分析并建立适合健康成人的参考值范围。方法 收集2022年7—1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及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30例健康成年人外周血CD22水平,同时依据EP28-A3c文件中分组要求按地区、性别、年龄进行分组并对各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建立对应的生物参考区间。结果 健康成人外周血CD22水平呈正态性分布,北京地区与安徽地区健康成人外周血CD22阳性率分别为(10.87±4.37)%和(12.62±4.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36,P=0.205);男性、女性组外周血CD22阳性率分别为(11.76±4.86)%和(11.85±3.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1,P=0.911);按年龄分为≤35周岁组、36~60周岁组及>60周岁组,3组外周血CD22阳性率分别为(11.53±3.20)%、(11.61±3.80)%和(12.73±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61,P=0.469)。参照国际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90%可信区间确定CD22占淋巴细胞比例(流式细胞术)的参考值范围为4.82%~18.80%。结论 CD22占淋巴细胞比例(流式细胞术)的参考范围在不同地区、性别、年龄的结果较为一致,可以合并建立健康成人外周血中CD22阳性率的参考区间。
- 余晾赵皓袁晓英宋英李佳佳
- 关键词:CD22流式细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