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彩红

作品数:13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水稻
  • 4篇SSR标记
  • 3篇亚洲栽培稻
  • 3篇栽培
  • 3篇栽培稻
  • 2篇稻瘟
  • 2篇稻瘟病
  • 2篇主栽品种
  • 2篇瘟病
  • 2篇抗性
  • 2篇科学基金
  • 2篇基因
  • 2篇SCI论文
  • 2篇病菌
  • 2篇程氏指数
  • 1篇蛋白
  • 1篇稻苗
  • 1篇稻瘟病菌
  • 1篇稻瘟病抗性
  • 1篇性基因

机构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水稻研究...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13篇王彩红
  • 7篇徐群
  • 7篇余汉勇
  • 7篇王一平
  • 7篇魏兴华
  • 7篇袁筱萍
  • 4篇阮刘青
  • 3篇邬亚文
  • 3篇于萍
  • 2篇冯跃
  • 2篇邓宏中
  • 2篇王磊
  • 1篇侯丽媛
  • 1篇方洪民
  • 1篇夏小东
  • 1篇职桂叶
  • 1篇万国
  • 1篇彭锁堂
  • 1篇汤圣祥

传媒

  • 4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中国科技翻译
  • 1篇科技通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编辑学报
  • 1篇农业图书情报...
  • 1篇中国稻米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水稻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被引量:23
2015年
利用98对SSR标记对202份中国水稻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品种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等位基因1350个,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变化范围为3-39,平均14个;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He)为0.125-0.955,平均0.733;多态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122-0.953,平均0.680;稀有等位基因数(Nr)913个;等位基因丰度(Rs)8.33。栽培稻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差异明显,地方品种等位基因数、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多态信息量、稀有等位基因数和等位基因丰度(Na=1219,He=0.747,PIC=0.710,Nr=756,Rs=8.50)均高于选育品种(Na=919,He=0.704,PIC=0.650,Nr=529,Rs=7.01)。各染色体组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选育品种仅在1号染色体上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地方品种,进一步分析显示选育品种的遗传改良在基因组水平上具有区间特异性。
邓宏中王彩红徐群袁筱萍冯跃余汉勇王一平魏兴华
关键词:水稻选育品种SSR标记
中国主栽品种对7个白叶枯病菌菌株的抗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用7个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测试198份籼稻和123份粳稻主栽品种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致病力最强的菌株为浙173,致病力最弱的菌株为JS49-6。321份试验材料中对7个菌株表现为全抗的籼稻品种有9份,粳稻品种16份;对7个菌株表现为全感的籼稻品种有6份,未有粳稻品种对7个菌株表现为全感病,这一结论表明粳稻品种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明显优于籼稻品种。且早、中、晚稻抗性水平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袁筱萍魏兴华徐群王一平余汉勇王彩红
关键词:主栽品种白叶枯病菌株抗性
中国常规稻主栽品种的遗传结构及籼粳组分变化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SSR标记分析了304份我国20世纪50-90年代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常规稻主栽品种的遗传结构及不同时期籼粳组分的变化。结果显示,我国常规稻主栽品种可明显分为籼、粳两类,籼稻的亚遗传结构比粳稻更为复杂,但晚籼和早粳类型的遗传背景略为单一。早、中、晚各季节类型与遗传结构的分型结果符合度较低。利用12个籼粳分化特异的SSR位点分析各品种的籼粳组分,发现20世纪90年代晚籼类型的粳型组分明显增加,而其他类型不同时期间籼粳组分的差异较小。研究结果对了解我国常规稻品种的遗传结构以及籼粳交育种具有一定的意义。
于萍袁筱萍徐群王彩红余汉勇王一平魏兴华
关键词:水稻主栽品种
国外水稻新品种(系)对我国不同稻瘟病菌的抗谱分析
2016年
选用19个不同来源的稻瘟病菌株,对577份国外引进水稻新品种(系)进行不同稻瘟病菌的抗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中有11份品种(系)对19个参测菌株均具有抗性,1份品种(系)对19个参测菌株均为感病;19个参测菌株中,CH187、CH171的致病性最强,而CH362、CH154的致病性最弱;籼稻较粳稻表现出更强的稻瘟病抗性。
袁筱萍魏兴华徐群王一平余汉勇王彩红
关键词:国外引种稻瘟病菌抗谱分析
撰写英语科技论文要追求语言简练
2022年
语言简练是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受汉语思维负迁移的影响,国内英语科技论文普遍存在用词重复、内容重复、表达迂回、语句结构不当等问题。本文以实例分析上述问题,以求改写后的论文达到语句表达准确和简练的标准。
方洪民王彩红李冠邬亚文阮刘青
关键词:科技英语简练科技论文
从SCI论文看NSFC资助效果
2020年
为正确认识和评价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资助项目的科研产出绩效,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依据CNKI和SCI数据库收录论文信息,对2006-2015年间NSFC资助发表水稻领域论文的产出情况、学术影响力及核心作者、发文单位/机构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6-2015间,基于CNKI和SCI数据库,NSFC资助发表的水稻论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6年449篇增长至2015年2463篇;(2)其中,CNKI数据库收录水稻NSFC论文共5710篇,SCI数据库收录水稻NSFC论文共7027篇;(3)水稻NSFC论文中,被SCI数据库收入的论文所占比例快速上升,由2006年0.4上升至2015年69.4%;(4)水稻NSFC-SCI论文分散规律符合布拉德福定律。大部分论文刊载在少量(n=27/种)的核心期刊上;(5)水稻NSFCSCI论文(n=3965/篇,59.1%)主要发表在影响因子介于2~5之间(2≤IF<5)的期刊上,同时此区间期刊数(n=468/种,47.6%)及论文总被引频次排名第一(n=78731/次,52.6%);(6)平均发表论文最多(14.1篇/种)的期刊影响因子介于5~7之间(5≤IF<7),篇均被引频次、刊均被引频次最高期刊的影响因子均在20以上(20≤IF);(7)根据普赖斯计算方法,累计发表NSFC-SCI论文5篇以上者(以通讯作者为研究对象)为核心作者,共有238位,其中最高产出者(n=44/篇)为中国农业科学/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8)共有2170余家单位/机构参与水稻NSFC-SCI论文的研究,发文量排前5名的单位/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及华中农业大学。
王彩红邬亚文王磊阮刘青
关键词:科学基金水稻SCI绩效分析
亚洲栽培稻遗传变异分析最少SSR引物数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以69份类型明确的亚洲栽培稻品种为材料,选用120对SSR引物,通过评估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研究分析其遗传变异对SSR引物数的要求。结果表明:1)120对引物在69份试验材料中共检测到1256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差异较大,变化范围为2~27,平均为10.5;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4058~0.9452,平均为0.7616;2)分析亚洲栽培稻遗传多样性时,至少需要72对SSR引物;3)分析亚洲栽培稻群体结构时所需最少引物数可降低至60对。
袁筱萍王彩红邓宏中徐群冯跃余汉勇王一平魏兴华
关键词:亚洲栽培稻SSR标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效果评估——以水稻、小麦及玉米学科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研究基金投入与论文产出关系关乎基金绩效评价、科研人员积极性和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平台,以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水稻""小麦""玉米"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其资助的SCI基金论文进行数据统计及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对"SCI论文项目比""单项目平均资助SCI论文数""第一或通讯SCI论文率""篇均被引频次""篇均影响因子"等指标的研究表明"青年基金"对"水稻"领域的资助力度最大;同时"水稻"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体现出较强的实力;"小麦"领域项目负责人表现出较大的产出潜力;"玉米"领域的获批项目资助发表的SCI论文平均水平最高,体现出"玉米"具有较优的效率。从项目所属学科和单位性质分布角度分析,发现三种作物的"青年基金"分别以"生命科学部"(占76.1%)和"高等院校"(占58.3%)最多。针对这种各有优势现状,宜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在进一步严格做好"水稻"学科发展的同时,加大对"小麦"和"玉米"学科的扶持力度,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农业基础研究的综合实力。
王彩红王磊阮刘青
关键词:科学基金水稻小麦玉米SCI论文
水稻苗期稻瘟病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全世界水稻主栽区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平均每年因稻瘟病损失的产量可供6千万人食用。防治稻瘟病最经济、安全的方法是培育含稻瘟病持久抗性基因的新品种。目前对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克隆主要是通过构建双亲...
王彩红
关键词:水稻苗期稻瘟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R蛋白
亚洲栽培稻程氏指数与SSR标记分类的比较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0份亚洲栽培稻品种,应用程氏指数和109个SSR分子标记对它们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等位酶Ⅰ群(典型籼稻)和Ⅵ-A群(温带粳稻)程氏指数和SSR标记亚结构特征均十分明显,拟合度较高(73.3%~100%)。Mantel检测揭示,程氏指数与SSR分子标记进行栽培稻分类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两种方法各个材料间遗传距离的相关达极显著水平(r=0.466,P<0.01)。遗传结构和聚类分析表明,在籼粳亚种水平上,程氏指数和SSR标记分类结果趋于一致,但在亚种内亚结构分析中,程氏指数偏差较大,SSR标记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同时,SSR分析表明混合型材料多存在于Ⅱ群和Ⅵ群内部。
王彩红徐群于萍袁筱萍余汉勇王一平汤圣祥魏兴华
关键词:亚洲栽培稻程氏指数简单重复序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