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兴
-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组配式髋臼假体定位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组配式髋臼假体定位装置,其包括:用于确定髋臼假体放置角度的导向钉,其为圆柱状;导向钉包括中心导向钉和若干外围导向钉;角度确定机构,其设有角度定位孔,角度定位孔的数目与导向钉一致;导向钉穿...
- 盛璞义邬培慧杨光谱张紫机张阳春李子卿王海兴肖胤勃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可通过调节V-ATPase a3与ClC-7影响破骨细胞的泌酸功能被引量:7
- 2017年
- 背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存在争议,作者的前期研究表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作用于破骨细胞前体可显著抑制骨吸收功能,但关于其对破骨细胞泌酸功能的影响尚不明晰。目的:探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破骨细胞泌酸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15μg/L的RANKL对破骨细胞前体RAW 264.7进行定向诱导(正常组),实验组中另加入50-400 mg/L不等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对照用牛血清白蛋白(100 mg/L)。通过骨吸收实验验证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骨吸收的抑制效应,并以吖啶橙染色观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破骨细胞泌酸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检测质子泵V-ATPase a3及氯离子通道ClC-7的表达情况,分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影响破骨细胞泌酸的相关机制。结果与结论:(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组的骨吸收面积较正常组显著减少(P<0.05);(2)吖啶橙染色显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组的红色荧光(620 nm)强度较正常组显著减少(P<0.05),抑制程度随着刺激浓度的增高而加重;(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及PCR发现,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组的V-ATPase a3及ClC-7表达量均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4)综上结果表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作用于破骨细胞前体可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的泌酸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了质子泵V-ATPase a3及氯离子通道ClC-7的表达相关。
- 王海兴李子卿肖胤勃张紫机张阳春杨兴李朝红盛璞义
- 关键词:骨细胞破骨细胞吖啶橙染色
-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组配式髋臼假体定位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组配式髋臼假体定位装置,其包括:用于确定髋臼假体放置角度的导向钉,其为圆柱状;导向钉包括中心导向钉和若干外围导向钉;角度确定机构,其设有角度定位孔,角度定位孔的数目与导向钉一致;导向钉穿...
- 盛璞义邬培慧杨光谱张紫机张阳春李子卿王海兴肖胤勃
- 文献传递
- 假体磨损颗粒引起巨噬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变化的研究以及白藜芦醇的干预作用
- 目的:探讨假体磨损颗粒刺激对小鼠巨噬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变化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干预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金属钛颗粒处理巨噬细胞建立体外模型,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抗氧化应激相关酶(Cu/ZnSOD、MnSOD、G...
- 罗国填盛璞义陈蔚深李子卿王海兴
- 关键词:假体松动活性氧白藜芦醇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可影响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被引量:7
- 2016年
- 背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存在争议,既往多数研究认为其可促进骨吸收,然而另有研究表明其对骨吸收可能呈现抑制效果,但具体机制不清。目的:探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破骨细胞溶解无机骨基质和降解有机骨成分能力的影响及其产生机制。方法:以RANKL对破骨前体细胞RAW 264.7进行定向诱导,在诱导同时加入50-400 mg/L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或100 mg/L的牛血清白蛋白,通过观察骨吸收板上溶解坑面积及组织蛋白酶K的表达情况来评估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并进一步计数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阳性多核细胞数量、计算破骨细胞所含细胞核的数量和检测整合素ανβ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组的吸收坑面积和组织蛋白酶K表达量较正常破骨细胞诱导组显著减少,且抑制程度随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浓度的增高而加重;(2)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亦显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阳性多核细胞数量随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浓度的增高而显著下降,所含细胞核数量亦减少;(3)实时定量PCR发现整合素ανβ3表达水平随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4)综上结果表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可全面抑制破骨细胞对无机及有机骨基质的吸收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破骨前体细胞的定向分化、细胞融合及减弱破骨细胞的迁移黏附作用有关。
- 李子卿王海兴何沛恒罗国填肖胤勃黄帅李兴盛璞义李朝红徐栋梁
- 关键词:破骨细胞骨细胞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骨吸收功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组织蛋白酶K
-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组配式髋臼假体定位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组配式髋臼假体定位装置,其包括:用于确定髋臼假体放置角度的导向钉,其为圆柱状;导向钉包括中心导向钉和若干外围导向钉;角度确定机构,其设有角度定位孔,角度定位孔的数目与导向钉一致;导向...
- 盛璞义邬培慧杨光谱张紫机张阳春李子卿王海兴肖胤勃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骨盆骨性标志的髋臼假体定位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骨盆骨性标志的髋臼假体定位器。一种基于骨盆骨性标志的髋臼假体定位器,其中,包括水平测量仪、克氏针孔部件,水平测量仪与克氏针孔部件之间镶嵌连接在一起,克氏针孔部...
- 盛璞义 罗国填张阳春李子卿张紫机 陈蔚深杨兴王海兴
- 文献传递
- 偏心髋臼旋转截骨术的生物力学机制及初步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偏心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生物力学机制及其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取6具经福尔马林防腐处理的女性尸体骨盆标本,建立髋关节生物力学模型,在模型上模拟偏心髋臼旋转截骨术.对骨盆缓慢施加连续纵向压力0~500 N,测量术前和术后载荷100、200、300、400、500 N时的股骨头承重区应变值,计算应力值.2007年7月至2014年10月应用偏心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25例(26髋),男6例,女19例;年龄11~57岁,平均31岁.术后以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摄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头臼指数、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CE角)及Sharp角.结果 随着脊柱纵向压力加大,股骨头上的应力值随之增加.偏心髋臼旋转截骨术后应力值在载荷超过300 N后由上升趋势转变为下降趋势,总体呈抛物线状.100~500 N载荷下偏心髋臼旋转截骨术后的应力值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临床随访18例(19髋),随访率72%.随访时间7~85个月,平均40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64.3±7.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5.6±5.3)分;头臼指数平均增加36.5%、CE角平均增加33.1°、Sharp角平均减少12.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偏心髋臼旋转截骨术具有较好的矫正髋臼畸形的能力,可增大股骨头的髋臼覆盖面和降低承重区压力.
- 盛璞义李子卿杨兴王海兴罗国填傅明余世明张阳春陈蔚深
- 关键词:髋脱位先天性截骨术髋臼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