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凌燕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回流灌肠
  • 2篇灌肠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巨结肠
  • 1篇品管圈
  • 1篇先天
  • 1篇先天性
  • 1篇先天性巨结肠
  • 1篇结肠
  • 1篇巨结肠
  • 1篇护理
  • 1篇护理措施
  • 1篇患儿
  • 1篇儿童
  • 1篇发生率
  • 1篇感冒

机构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刘瑾
  • 2篇胡丽君
  • 2篇谢凌燕
  • 1篇郭振华
  • 1篇田莎莎
  • 1篇耿苏苏
  • 1篇徐丽霞
  • 1篇吴珊

传媒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品管圈对降低患儿回流灌肠中感冒发生率的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患儿回流灌肠中感冒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儿童回流灌肠中感冒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对策拟定、对策实施.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制订回流灌肠标准,使感冒发生率由25.0%(7/28)降低至3.6%(1/28),参与的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沟通能力等显著提高.结论 在患儿回流灌肠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是切实可行的,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意识和护理管理制度执行力,通过制订回流灌肠标准,可以提高回流灌肠质量,提升灌肠效果,保证护理质量与安全.
田莎莎刘瑾谢凌燕吴珊胡丽君
关键词:儿童感冒品管圈回流灌肠
标准化回流灌肠在新生儿巨结肠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措施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标准化回流灌肠在新生儿巨结肠中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收治的127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回流灌肠和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回流灌肠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灌肠并发症发生率、手术肠道准备效果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肠道准备优良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灌肠时间、住院时间为(13.14±5.32)d、(7.82±3.51)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患儿发生严重出血、穿孔和水中毒等灌肠并发症,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5.59%,高于对照组的84.75%,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标准化回流灌肠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少灌肠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灌肠的安全性和灌肠效率,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耿苏苏徐丽霞刘瑾谢凌燕胡丽君郭振华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