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丽娜

作品数:13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乳腺
  • 11篇乳腺癌
  • 11篇腺癌
  • 2篇预后
  • 2篇妊娠
  • 2篇乳腺癌组织
  • 2篇上皮
  • 2篇手术
  • 2篇细胞
  • 2篇腺癌组织
  • 2篇癌组织
  • 1篇单侧
  • 1篇地平
  • 1篇地佐辛
  • 1篇凋亡
  • 1篇动脉血流
  • 1篇多糖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血流
  • 1篇血压

机构

  • 13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作者

  • 13篇姜丽娜
  • 7篇刘薇
  • 2篇李江涛
  • 1篇侯晓丽
  • 1篇嵇晓辉
  • 1篇阎振华
  • 1篇周俊英
  • 1篇杨金花
  • 1篇李海平
  • 1篇王娜
  • 1篇王贺

传媒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舒芬太尼和地佐辛在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年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在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07~2019-02收治的6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舒芬太尼(3.0μg/kg)自控泵入镇痛,观察组予以舒芬太尼(2.0μg/kg)+地佐辛(1.2mg/kg)自控泵入镇痛,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h、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6h、12h、24h及48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显著低于对照组(56.67%)(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具有更高的用药安全性。
陈艳丽姜丽娜刘薇
关键词:舒芬太尼地佐辛乳腺癌根治术镇痛
产前MRI筛查胎儿透明隔间腔发育异常的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究产前MRI筛查胎儿透明隔间腔发育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1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465例产妇临床资料,所有样本均进行产前超声检测,超声结果提示60例胎儿透明隔间腔存在异常,进一步进行MRI检测。记录胎儿透明隔间腔发育异常的种类,同时对比两种检测手段的诊断效能。结果 超声检测结果显示透明隔腔偏小16(26.67%),透明隔腔增宽12(20.00%),透明隔腔末显示10(11.67%),透明隔腔未显示并胼胝体发育不全9(15.00%),透明隔腔缺失6(10.00%),透明隔腔回声异常5(8.33%),无叶全前脑2(3.33%)。MRI检测显示透明隔腔偏小18(30.00%),透明隔腔增宽14(23.33%),透明隔腔未显示11(18.33%),透明隔腔未显示并胼胝体发育不全10(16.67%),透明隔腔缺失7(11.67%)。MRI检查敏感度显著高于超声检查,漏诊率显著低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 MRI能提高产前胎儿透明隔间腔发育异常的准确率,适合临床应用推广。
李丽娟郝天丽张杰姜丽娜
关键词:磁共振透明隔间腔发育异常胎儿产前检查
长链非编码RNA GAS5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GAS5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8年12月到2021年6月手术切除的102例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lncRNA GAS5和微小RNA(miR)-106b-5p表达水平;乳腺癌MCF-7细胞系随机分为lncRNA对照组、lncRNA GAS5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分析两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细胞的周期和凋亡水平;采用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检测lncRNA GAS5和miR-106b-5p的关系。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增殖、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乳腺癌组织lncRNA GAS5表达水平(0.41±0.11)明显低于癌旁组织lncRNA GAS5表达水平(1.20±0.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01, P<0.05)。乳腺癌组织miR-106b-5p表达水平(1.09±0.16)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miR-106b-5p表达水平(0.57±0.1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9, P<0.05)。lncRNA对照组细胞48 h吸光度值(1.87±0.20)高于lncRNA GAS5组细胞吸光度值(1.23±0.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8, P<0.05)。lncRNA对照组细胞G0/G1期比例[(32.89±3.19)%]明显低于lncRNA GAS5组细胞G0/G1期比例[(47.83±5.3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8, P<0.05)。lncRNA对照组细胞S期比例[(36.82±4.84)%]明显低于lncRNA GAS5组细胞S期比例[(27.48±4.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1, P<0.05)。lncRNA对照组细胞凋亡比例[(3.48±0.79)%]低于lncRNA GAS5细胞[(18.59±3.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0, P<0.05)。miR-106b-5p是lncRNA GAS5的靶点。lncRNA对照组细胞miR-106b-5p表达水平(1.15±0.17)明显低于lncRNA GAS5组细胞miR-160b-5p表达水平(0.58±0.1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2, P<0.05)。结论 lncRNA GAS5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 通过与miR-106B-5p吸附结合, 调节乳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
姜丽娜祁川川陈艳丽刘薇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微小RNA乳腺癌增殖凋亡周期
综合消肿护理及不同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综合消肿护理及不同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42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抽取30例患者给予综合消肿护理.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法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及发生时间,分析淋巴水肿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2 a淋巴水肿发生率为17.4%,紫杉烷化疗患者更易发生淋巴水肿,紫杉烷化疗患者手术至淋巴水肿发生时间显著短于基于蒽环类化疗及联合化疗患者(P<0.01),紫杉烷化疗患者术后2 a淋巴水肿发生率显著高于基于蒽环类化疗患者(P<0.05).综合消肿护理患者手术至淋巴水肿发生时间显著长于未接受综合消肿护理患者(P<0.01),综合消肿护理患者术后2 a淋巴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接受综合消肿护理患者(P<0.05).肥胖、腋窝淋巴结清扫、紫衫烷化疗是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综合消肿护理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紫杉烷新辅助化疗患者更易发生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护理是缓解淋巴水肿的有效护理方法.
侯晓丽王贺周俊英阎振华姜丽娜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淋巴水肿
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及对子宫动脉血流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6月在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和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的9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拉贝洛尔。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统计两组母婴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收缩期和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的比值、内皮素-1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一氧化氮水平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母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早产孕妇分娩孕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可协同降压,改善妊娠高血压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恢复血管内皮功能,安全有效。
李丽娟刘志平张杰姜丽娜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硝苯地平拉贝洛尔血压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
外周血CK5/6、CK14和CK17 mRNA表达水平对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CK5/6、CK14和CK17 mRNA表达水平对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本院收治的4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荧光定量PCR实验测定外周血CK5/6、CK14、CK17 mRNA表达水平。详细统计患者资料,并完成2~5年的随访,统计患者复发、转移和死亡率,分析CK5/6、CK14、CK17 mR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前,患者外周血CK5/6、CK14和CK17 mRNA表达水平受到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影响(P<0.05)。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K5/6、CK14、CK17 mRNA表达水平均得到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5年,复发或转移率为48.78%,死亡率为31.71%,以复发、转移及死亡为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治疗前后CK5/6、CK14、CK17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的外周血CK5/6、CK14、CK17 mRNA表达对患者不良预后均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697~0.941(P<0.05)。结论:外周血CK5/6、CK14和CK17 mRNA表达水平与三阴性乳腺癌的病情有关,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李江涛刘薇姜丽娜
关键词:肌上皮三阴性乳腺癌预后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3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异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9例(观察A组),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1例(观察B组);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57例单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发病年龄、月经初潮年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原发癌确诊时的绝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乳腺癌家族史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原发癌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与对照组术后放疗治疗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第一原发癌与第二原发癌在同一镜影象限阳性率显著低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侧原发性乳腺癌相比,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更低、乳腺癌家族史更明显,雌激素与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
姜丽娜
关键词: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甘草多糖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甘草多糖介导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以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PPARG)/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ding protein 4,FABP4)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第4代对数生长期MDA-MB-23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甘草多糖组、NC组、si-PPARG组和si-PPARG+甘草多糖组,甘草多糖组细胞加入质量浓度50μg·mL^(-1)甘草多糖100μL培养24 h,NC组和si-PPARG组细胞分别转染si-PPARG-NC和si-PPARG干预24 h,si-PPARG+甘草多糖组细胞转染si-PPARG干预24 h后,加入质量浓度150μg·mL^(-1)甘草多糖100μL处理24 h,对照组细胞不做处理。qRT-PCR检测PPARG和FABP4 mRNA相对表达量,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PARG、FABP4、上皮钙黏蛋白(E-cad)、神经钙黏蛋白(N-cad)和波形蛋白(Vimentin)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甘草多糖组PPARG和FABP4 mRNA相对表达量及PPARG、FABP4和E-cad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细胞增殖率降低,N-cad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P<0.05);si-PPARG组PPARG和FABP4 mRNA相对表达量及PPARG、FABP4和E-cad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增殖率升高,N-cad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与甘草多糖组比较,si-PPARG+甘草多糖组PPARG和FABP4 mRNA相对表达量及PPARG、FABP4和E-cad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增殖率升高,N-cad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与NC组比较,si-PPARG组PPARG和FABP4 mRNA相对表达量及PPARG、FABP4和E-cad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增殖率升高,N-cad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与si-PPARG组比较,si-PPARG+甘草多糖组PPARG和FABP4 mRNA相对表达量及PPARG、FAB
陈艳丽李海平姜丽娜刘薇许刚
关键词:甘草多糖上皮间质转化乳腺癌
BRCA-1、BRCA-2和CerbB-2在不同时期乳腺癌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被引量:3
2018年
分析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组织中BRCA-1、BRCA-2和CerbB-2的表达差异,初步探讨BRCA-1、BRCA-2和CerbB-2作为筛查乳腺癌及乳腺癌进展的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可行性。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的78例患者的肿瘤组织,另收集同期30例女性乳腺良性增生患者的病变组织标本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样本中BRCA-1、BRCA-2和CerbB-2的表达。乳腺良性增生患者与乳腺癌患者BRCA-1和BRCA-2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临床分期的乳腺癌组织中BRCA-1和BRCA-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乳腺组织与乳腺癌组织中CerbB-2的表达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表达随病情进展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CA-1、BRCA-2和CerbB-2可作为分子生物学指标,辅助相关检测手段进行乳腺癌筛查;CerbB-2的水平对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姜丽娜刘薇李江涛
关键词:乳腺癌BRCA-1CERBB-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自体植皮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自体植皮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86例乳腺癌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研究组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自体植皮术。对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临床疗效(皮瓣坏死、二次植皮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并观察1年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皮瓣坏死及二次植皮术例数分别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其中研究组1年后无复发情况,对照组复发4例,研究组1年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自体植皮术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的皮瓣坏死及二次移植率,同时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1年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姜丽娜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