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昕

作品数:17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网络
  • 4篇教学
  • 3篇模态
  • 3篇课程
  • 2篇多模态
  • 2篇思政
  • 2篇通信
  • 2篇网络流
  • 2篇教学新模式
  • 2篇课程教学
  • 2篇计算机
  • 1篇导论课程
  • 1篇调度
  • 1篇对比度
  • 1篇对课
  • 1篇多任务
  • 1篇多任务学习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重建
  • 1篇信息恢复

机构

  • 17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电信
  • 1篇安徽建筑大学

作者

  • 17篇魏昕
  • 6篇周亮
  • 4篇魏昕
  • 3篇陈建新
  • 2篇董育宁
  • 2篇郑宝玉
  • 2篇周全
  • 1篇梁瑞宇
  • 1篇唐贵进
  • 1篇宋荣方
  • 1篇闫静杰
  • 1篇王磊
  • 1篇解培中
  • 1篇何雪云
  • 1篇李昂
  • 1篇赵力
  • 1篇张旭光
  • 1篇杨璐璐
  • 1篇周健
  • 1篇高赟

传媒

  • 2篇电气电子教学...
  • 2篇高教学刊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 1篇通信学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数据采集与处...
  • 1篇信号处理
  • 1篇软件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Journa...
  • 1篇计算机教育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流早期分类方法被引量:1
2022年
流早期分类对于优化网络管理和确保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至关重要。针对传统流特征在流早期分类中性能较低的问题,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新的特征:一是通过等距分箱划分包大小等级,计算相邻到达的两个数据包的包大小等级条件频度;二是通过将包大小序列和包到达时间间隔对应相除,得到速率序列,并计算该序列的统计特征作为分类特征。同时,考虑到早期分类的实时性要求,分析了流特征计算的时间复杂性,在特征选择中优化了时间和准确性之间的平衡。另外,针对网络视频流量占比较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层级分类结构;先使用较少的数据包进行non-video/video的二分类,再使用后续的数据包,进行non-videos和videos的细粒度分类。采用随机森林在两个实际网络数据集上进行分类性能测试,并与文献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在快速流量分类中的优越性。
项阳董育宁魏昕
关键词:层级结构
提升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接受意愿的方法探索
2023年
课程思政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提升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意愿至关重要。以通信原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接受理论”为基础,分析个别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接受意愿低的原因,从一线专业课教师的角度提出提升大学生课程思政接受意愿的三个途径。每个途径下又从思政内容、融入方式及教师素养等方面给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将为高校专业课教师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供有益指导。
何雪云魏昕宋荣方
关键词:接受意愿隐性教育以学生为中心
面向6G的跨模态信号重建技术被引量:3
2022年
6G时代下,为了兼顾多媒体用户音频、视频、触觉的沉浸式体验需求与低时延、高可靠、大容量的通信质量,提出一种跨模态信号重建架构和由视频信号重建触觉信号的深度学习模型。首先,通过控制机器人触摸各种材质,构建了包含音频、视频、触觉信号的数据集VisTouch,为后续各种跨模态问题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通过利用多模态信号间的语义关联性,设计一种普适的、稳健的端到端跨模态信号重建框架;再次,以通过视频信号重建触觉信号为例,构建视频辅助的触觉重建模型,包括基于3D CNN的视频特征提取网络,基于全卷积网络的GAN生成网络与基于CNN的GAN辨别网络;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跨模态信号重建框架的可靠性以及触觉重建模型的准确性。
李昂陈建新魏昕魏昕
算力网络支撑下的泛在化视频传输调度被引量:3
2023年
视频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视频形式愈加多样、视频业务的泛在化是当前视频通信技术发展的三大特点,这无疑会导致核心网过载和视频传输调度难的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提出一种算力网络支撑下的泛在化视频传输调度方案.具体地,首先提出一种视频层次化编解码模型提升视频内容部署和传输的灵活性;其次,考虑视频业务的差异化指标约束,提出面向业务的有效吞吐量模型;最后,借助算力网络的支撑,一方面通过任务分解来有效利用“碎片化”的网络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对网络状态的全局检测和实时感知,实现视频内容的精准部署和网络资源的高效调配.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在核心网流量卸载、有效吞吐量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升方面的有效性.
张旭光张旭光魏昕
关键词:有效吞吐量
应用实践导向的机器学习导论课程教学探讨
2024年
机器学习技术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为提高学生对机器学习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机器学习导论教学为例,探究应用实践导向的机器学习导论课程教学改革,对每个机器学习算法设置对应的应用实践项目,构建1学时机器学习理论知识对应1学时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将机器学习算法融入到实践项目中。教学实践证明,应用实践导向的机器学习导论教学模式能够明显提高理论和实践结合教学方法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闫静杰朱康唐贵进魏昕庄文芹朱辰琦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被引量:2
2021年
传统视听服务和新兴触觉服务的相互加持,必将为多媒体用户带来更为极致的互动感受和场景体验。针对音频、视频和触觉信号在物理特征、传输需求、呈现形式等维度上均存在本质差异大的问题,提出音-视-触跨模态通信构架,主要包括触觉信号编码、多模态异构码流传输、跨模态信息重建三个方面。首先,基于用户触觉感知机理介绍当前高效、鲁棒的触觉信号编码方案,为实现信号的压缩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通过充分利用码流传输的时空特性,提出一种边缘智能赋能下的多模态异构码流传输策略,以满足超低时延、超高可靠、大容量的传输需求;随后,通过不同模态间语义层面的融合及共享,探索智能、完备的跨模态信息重建机制以提升用户的沉浸感体验;最后,指出跨模态通信仍然存在的挑战以及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高赟高赟魏昕
关键词:码流传输
非均衡IPTV数据集下的用户报障预测被引量:3
2018年
针对传统算法在非均衡交互式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TV)数据集下用户报障预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文将影响网络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 S)的传统网络参数和主观反映用户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 E)的MOS评分结合来预测用户是否报障。本文在已有的ODRBSMOTE-SVM算法基础上,针对过采样算法产生噪声以及核参数没有进行优化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算法。该改进算法首先采用欠采样、过采样算法及数据清洗算法对原始非均衡数据进行处理,然后通过自适应变核参数寻找近似最优值,最终实现提升分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较传统标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和ODR-BSMOTE-SVM算法,本文算法能获得更佳的预测效果。
吴志峰黄若尘魏昕黄荣谞周亮
关键词:非均衡数据服务质量数据清洗支持向量机
一种基于稠密SIFT特征对齐的稀疏表达人脸识别算法被引量:10
2015年
该文针对人脸图像受到非刚性变化的影响,如旋转、姿态以及表情变化等,提出一种基于稠密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特征对齐(Dense SIFT Feature Alignment,DSFA)的稀疏表达人脸识别算法。整个算法包含两个步骤:首先利用DSFA方法对齐训练和测试样本;然后设计一种改进的稀疏表达模型进行人脸识别。为加快DSFA步骤的执行速度,还设计了一种由粗到精的层次化对齐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ORL,AR和LFW 3个典型数据集上,该文方法都获得了最高的识别精度。该文方法比传统稀疏表达方法在识别精度上平均提高了4.3%,同时提高了大约6倍的识别效率。
周全魏昕陈建新郑宝玉
关键词:人脸识别
基于无线体域网的囚犯异常行为实时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随着无线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体域网在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方面的应用日渐成为研究热点。监狱作为一个特殊场所,对囚犯的日常行为监控是必不可少的。准确而有效的监控系统能够在囚犯有异常行为发生时及时告警,这有助于监狱的管理,并阻止危险事故的发生。在监狱环境下,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体域网的囚犯异常行为识别方法,即通过一个腕带式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囚犯活动时的三轴加速度数据,采用分类算法判断是否有打架斗殴等异常行为发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异常行为的识别准确率能够达到95%。
杨璐璐陈建新周亮魏昕
关键词:异常行为识别加速度传感器特征提取
联合时频域中增强后耳语音的可懂度评估(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对在联合时频域影响增强后耳语音可懂度的因素进行了评估.分析了耳语音时频谱密度和增强后耳语音时频谱中不同区域对耳语音可懂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基于增益修正的时频域语音增强算法中,采用密度较高的耳语音谱可提高增强后耳语音可懂度.此外,在增强后的耳语音的时频谱中,频谱幅度小于干净耳语音时频谱的频谱区域对增强后的耳语音的可懂度提高最为重要,而那些频谱幅度大于2倍干净耳语音频谱的频谱区域对增强后的耳语音的可懂度具有消极作用.
周健魏昕梁瑞宇赵力
关键词:实值离散GABOR变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