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油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参考值范围的探讨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确立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通过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 033例标本进行分析,检测HCY,以确定HCY的参考值范围。结果 HCY≤10μmol/L的检测值人数为1 520例,占检测人数的74.76%;10.1~14.9μmol/L的检测值人数为296例,占检测人数的14.55%;≥15μmol/L的检测值人数为217例,占检测人数的10.67%。结论 HCY≤10μmol/L为正常参考值,>10~<15μmol/L为临界参考值,在此水平的HCY,可根据患者的病理情况做进一步分析认证;HCY≥15μmol/L为异常参考值。高HCY血症的男性人数明显多于女性。
- 郭天坤郭纯良甘露李进光郭勇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探讨肿瘤标志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 2012年
- 癌症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致死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其防治有赖于早期发现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肿瘤标志物在癌症检测诊断中的应用,使癌症的早期发现成为可能。本文主要简述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检查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对肿瘤进行筛查、诊断、临床分型分期、疗效观察、监测复发以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 黄兰英甘露李进光郭勇刘永胜
-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
- 血清β2-微球蛋白与血脂代谢相关性分析
- 目的 研究脂代谢相关指标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增高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将3721例临床标本数据按照血清β2-MG差异分为正常β2-MG组和高β2-MG组,然后按性别分为男性正常组、高β2-MG组和女性正常组...
- 陈玲刘永胜甘露
- 关键词:Β2-MG脂代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
- 血清β2-微球蛋白与血脂代谢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脂代谢相关指标与血清β2-微球蛋白增高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将3721例临床标本数据按照血清β2-微球蛋白差异分为正常β2-微球蛋白组和高β2-微球蛋白组,然后按性别分为男性正常组、男性高β2-微球蛋白组、女性正常组、女性高β2-微球蛋白组,分别对其进行脂代谢生化指标统计分析。结果高β2-微球蛋白组与正常组脂代谢相关指标比较,高β2-微球蛋白组的载脂蛋白A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正常组、男性高β2-微球蛋白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2-微球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正相关关系(r=0.501,P<0.05),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正常组、女性高β2-微球蛋白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2-微球蛋白分别与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1具有正相关关系(r=0.482,P<0.05;r=0.473,P<0.05;r=0.510,P<0.05),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脂代谢中有部分相关指标与血清β2-微球蛋白增高具有相关性。
- 陈玲刘永胜甘露
- 关键词:Β2-微球蛋白脂代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
- 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各项参数与凝血试验指标的临床关联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各项参数与凝血试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江油市中医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1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并以同期门诊体检的118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TEG检测结果、凝血试验检测结果。Spearman分析TEG、凝血试验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凝血综合指数(CI,1.72±0.41)、血凝块最大强度或硬度[MA,(69.62±5.44)mm]、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Angle,(68.26±3.62)deg]、纤维蛋白原[FIB,(3.62±0.36)g/L]均显著比对照组[CI(0.91±0.14)、MA(61.25±3.25)mm、Angle(59.25±2.11)deg、FIB(2.51±0.25)g/L]高,P<0.05(t=72.790、14.348、23.359、27.511,P值均<0.05)。研究组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值,(1.15±0.12)min]、凝血反应时间[R值,(5.32±0.17)min]、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8.12±1.62)s]、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0.65±0.11)、凝血酶原时间[PT,(11.36±1.11)s]均显著比对照组[K值(2.28±0.31)min、R值(6.89±0.44)min、APTT(30.26±2.22)s、PT-INR(0.96±0.16)、PT(12.68±2.01)s]低,P<0.05(t=36.927、18.889、8.459、17.343、6.245,P值均<0.05)。TEG K值、R值与PT-INR为正相关性(P<0.05),与纤维蛋白为负相关性(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进行TEG、凝血试验检测,两种检测方法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弥补各自的不足。
- 王盛甘露陈东华陈小红杨渝伟
- 关键词:脑梗死血栓弹力描记术血液凝固
- 两种试剂速率法测定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比较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两厂家试剂检测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存在差异的原因。方法使用两个厂家的试剂检测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种试剂同为因数法时回归方程为Y=1.038 4 X-1.589 2(r2=0.999 7),SE(估计系统误差)为0.33<1/2EA(允许总误差)5.00;新成试剂(定标法)与迈克试剂(因数法)回归方程为Y=0.920 6 X-3.463 4(r2=0.999 1),SE为7.43>5.00;新成试剂(定标法)与新成试剂(因数法)回归方程为Y=0.886 8 X-1.850 5(r2=0.999 8),SE为7.51>5.00。结论因数法检测结果与校准品校准法有差异,工作中应谨慎使用因数法。
- 甘露郭天坤李进光郭勇
- 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速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