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茹
- 作品数:18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万杰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甘草干姜汤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SIRT1和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甘草干姜汤对肺纤维化信号转导通路影响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甘草干姜汤0.5g/kg、1g/kg和2g/kg剂量组。采用博莱霉素气管注入法,制备肺纤维化模型,于实验第28天留取标本,分别测定大鼠肺组织活性氧、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及羟脯氨酸含量,采用免疫组化实验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印迹法检测SIRT1和TGF-β1等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1g/kg和2g/kg甘草干姜汤作用28天后能够显著提高大鼠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活性氧、丙二醛和羟脯氨酸含量,同时,显著下调TGF-β1、Smad3、α-SMA、ColⅠ和SIRT1蛋白表达并上调Smad7蛋白表达。结论:甘草干姜汤能够减轻博莱霉素导致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并通过增加抗氧化防御系统和调控SIRT1和TGF-β1发挥作用。
- 陆国辉李艳茹高健美
- 关键词:甘草干姜汤肺纤维化TGF-Β1SIRT1
- 温肺法儿科研究概况
- 2007年
- 温肺法,适用于肺寒证。肺寒证有虚实两端,临床常见为虚实兼夹证,因肺为娇脏,而小儿之肺尤为娇嫩,易受邪侵,不耐寒热,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低,又加之小儿"稚阳未充"的生理特性,寒温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更易出现肺寒之证。现代对温肺法的研究主要从理论研究、证候研究、治法研究和方药研究四个方面展开。
- 陆国辉李艳茹
- 关键词:小儿
- 古代儿科温肺法源流探析被引量:1
- 2008年
- 以古代文献为依据,以时代发展为线索,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方法,以切合实用、指导临床为原则,探究温肺法的发展脉络,探求温肺法的应用规律和现实指导意义,为现代中医儿科临床提供有益借鉴和思路。
- 李艳茹陆国辉欧阳兵
- 关键词:儿科源流
- 西瓜霜喷剂的临床应用概况被引量:5
- 2004年
- 陆国辉李艳茹董华英梅笑玲
- 关键词:西瓜霜
- 儿科温肺法立法依据浅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温肺法是针对肺寒证而设的儿科常用治法,适用于外感和内伤多种疾病,系统研究温肺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首先从其立法依据出发,为研究的关键。方法:本文以古代文献为依据,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方法,以切合实用、指导临床为原则,探究温肺法的立法依据。结果:通过对古代文献分析得出了温肺法的两方面的立法依据。结论:强调肺的生理特性是儿科温肺法立法的理论基础;以及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正确认识是儿科温肺法立法的前提条件的立论新思路。
- 李艳茹陆国辉
- 关键词:儿科
- 高职高专院校分专业探索优化中医学教学内容改革被引量:1
- 2013年
- 中医学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医学共同承担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任务,且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李艳茹陆国辉
- 关键词:教学改革中医学分专业
- 现代儿科温肺方药的归纳分析研究
- 2012年
- 本文以现代温肺方药为基础,对温肺方药进行归纳分析,探求温肺法的应用规律和现实指导意义。通过研究现代儿科温肺方药,总结了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强调温里、补益的主导作用,进而提出了补益与驱邪同用、健脾与补肾同用的组方用药新思路。
- 李艳茹陆国辉吴金勇张玉瑗郭淑莲杨敏敏
- 关键词:方药分析温肺儿科
- 现代儿科温肺法临床应用及剂型研究概况
- 2009年
- 李艳茹陆国辉
- 关键词:剂型儿科
- 基于细胞凋亡研究桔梗元参汤含药血清对炎性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桔梗元参汤含药血清对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培养A549细胞株,构建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以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为刺激因素,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观察细胞内活性氧含量以及Bcl-2、Bax、Caspase3和MUC5AC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桔梗元参汤含药血清(5~20%)预处理后ROS含量由78.1降至39.2;10%和20%梗元参汤含药血清能够显著上调Bcl-2的蛋白表达,同时下调Bax、caspase 3和MUC5AC蛋白表达。结论:桔梗元参汤含药血清具有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UC5AC和caspase家族蛋白表达有关。
- 高健美夏昌英雷鸣杨俊李艳茹
- 关键词:含药血清MUC5AC
- 甘草酸对人肺癌细胞A549凋亡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甘草酸诱导人肺癌细胞A549凋亡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甘草酸对A549的生长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甘草酸对A549细胞作用后的形态改变,TUNEL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罗丹明123(Rh123)荧光染色观察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免疫印迹实验探讨甘草酸的作用机制。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较,不同浓度甘草酸(0.5-4mmol/L)能够抑制A549肺癌细胞增殖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确定甘草酸最佳作用时间为24 h,最佳作用浓度为1 mmol L。甘草酸(1 mmol/L)作用24 h后能够显著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并能够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促凋亡蛋白Bax和cytochrome c蛋白表达。结论:甘草酸能够显著抑制A549肺癌细胞增殖并通过线粒体依赖的凋亡途径发挥作用。
- 李艳茹陆国辉高健美
- 关键词:甘草酸肺癌A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