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新伟
- 作品数:24 被引量:7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港珠澳大桥深水地基载荷试验技术被引量:3
- 2018年
-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长约6.7km,最大埋深为44m,管节分别埋置在不同深度、不同类型的土层上。为避免隧道在不同类型地基上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分别采用挤密砂桩、块石夯平等地基处理技术,并在处理后的地基上铺设1.3 m厚的碎石垫层。为获得处理后地基及地基上铺设的碎石垫层在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设计了水下载荷试验系统,成功获得了不同水深处的地基沉降,验证了不同类型地基的变形协调性,同时为碎石垫层预抬量设计提供了实测数据。试验揭示了不同方法处理后的地基沉降特性,经过与隧道沉降数据对比,试验揭示的地基沉降特性与沉管沉降特性相符,验证了该试验系统的可靠性。
- 刘亚平胥新伟魏红波宋江伟
- 关键词:载荷试验沉管隧道碎石垫层
- 振动锤沉桩计算方法被引量:8
- 2015年
- 振动沉桩过程中由于桩周动摩阻力的影响,桩身振动加速度随着入土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动摩阻力随着入土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振动锤激振力能够克服桩侧动摩阻力及端阻力,同时桩端产生的最大振幅能够克服土处于弹性阶段的最大位移后桩可继续下沉。通过对桩身划分单元的方法,确定桩侧动摩阻力与桩身振动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不同入土深度位置的桩侧振动加速度,同时考虑应力波在桩身的传递,最终获得桩在不同时刻的动摩阻力,并通过桩端单元的振动加速度计算得到桩端最大振幅。
- 胥新伟时闽生刘亚平
- 关键词:振动锤振动沉桩
- 大直径钢圆筒振动下沉可行性分析方法被引量:3
- 2016年
- 港珠澳大桥东、西人工岛岛壁结构采用直径22 m的钢圆筒围堰构成,通过APE600振动锤组振沉至设计标高。为确定钢圆筒振动下沉的可行性,将钢圆筒视为桩并划分为单元,确定桩侧动摩阻力与桩身振动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不同入土深度位置的桩侧振动加速度,同时考虑应力波在桩身的传递,最终获得桩在不同时刻的动摩阻力,并通过桩端单元的振动加速度计算得到桩端最大振幅,当振动锤激振力能够克服桩侧动摩阻力及端阻力,且桩端产生的最大振幅大于土体处于弹性阶段的最大位移时桩可继续下沉。
- 胥新伟刘亚平高潮
- 关键词:振动锤
- 一种坞内结构物起浮监测装置及系统
- 本实用新型涉及坞内结构物建设领域,公开了一种坞内结构物起浮监测装置,其包括支撑底座、自锁千斤顶、球形支座、支撑垫板和测力传感器,所述自锁千斤顶套设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球形支座与所述自锁千斤顶的顶升端连接,所述支撑垫板设...
- 林鸣李哈汀尹海卿高纪兵高潮黎双邵刘思国胥新伟
- 文献传递
- 一种沉管预制外侧模板顶部开合模机构
- 一种沉管预制外侧模板顶部开合模机构,包括安装在顶部桁架和侧模桁架之间的横移驱动组件和滑动连接组件;横移驱动组件包括顶部反力座、侧部反力座和横移液压油缸,滑动连接组件包括滑道梁、滑移座和限位件;滑道梁装设在顶部桁架上;滑移...
- 胥新伟于鸿明孟凡利徐波张雷邓宏彦常青
-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刚性桩复合地基与柔性桩复合地基相比承载力特性及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为准确获得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以及合理可靠的桩土应力比,依托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现浇隧道项目分别进行了单桩静载试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天然地基载荷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后认为,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需要通过多种载荷试验对比验证后综合确定,仅通过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确定的承载力存在安全系数不足的状况。同时对比了不同垫层厚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分布的影响,认为过厚的垫层会影响桩承载力的发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铺设合理垫层厚度。
- 曲长武胥新伟
- 关键词:刚性桩复合地基地基承载力桩土应力比
-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监测系统被引量:15
- 2015年
- 从隧道沉降、接头差异变形、节段张合量、环境温度监测等方面,介绍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监测系统的建立及运行,并对差异变形及沉降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了监测系统的可靠性。本套系统的建立保障了沉管隧道施工安全,并为后续管节施工提供依据。
- 李哈汀胥新伟高潮刘馨
- 关键词:沉管隧道沉降接头变形
- 一种沉管预制外侧模板顶部开合模机构
- 一种沉管预制外侧模板顶部开合模机构,包括安装在顶部桁架和侧模桁架之间的横移驱动组件和滑动连接组件;横移驱动组件包括顶部反力座、侧部反力座和横移液压油缸,滑动连接组件包括滑道梁、滑移座和限位件;滑道梁装设在顶部桁架上;滑移...
- 胥新伟于鸿明孟凡利徐波张雷邓宏彦常青
- 大型跨海沉管隧道施工监测新技术被引量:10
- 2020年
- 沉管隧道施工荷载变化快,受天气影响大,施工环境复杂,导致土木工程常见监测技术无法满足大型沉管隧道施工需求。为准确掌握沉管隧道在不同施工阶段的荷载变化情况,依托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通过多种新的监测技术和方法获得了沉管的超低频振动振幅与振动频率、沉管起浮姿态、管节间差异沉降等数据。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端封门存在的风险隐患。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使监测工作做到施工全区域、全阶段覆盖。实时监测与定时监测,并辅以定期巡查,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实时上报与监测系统的稳定运行。
- 胥新伟张乃受刘思国
- 关键词:沉管隧道差异沉降
- 某海上风电静载试桩技术改进
- 2019年
- 海上风电工程多采用高桩承台结构,其中桩基多为大直径钢管桩。在正式工程开工前需要进行试桩工程对桩基设计参数进行确认,并进行相应的优化。由于外海自然环境恶劣,采用常规的试验方法无法满足工程需求。通过改进测试方法、增加测试项目、改造试验装备,提高了传统试验方法的可靠性,可确保恶劣自然环境下试验的开展,确保试验数据准确、可靠,通过工程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曲长武胥新伟刘钊
- 关键词:海上风电高桩承台静载试验P-Y曲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