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肖敏

作品数:30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受体
  • 11篇激素
  • 9篇全氟
  • 9篇全氟烷基
  • 9篇氟烷基
  • 8篇膜受体
  • 8篇GPER
  • 8篇雌激素
  • 5篇蛋白
  • 5篇荧光
  • 5篇脂肪酸
  • 5篇介导
  • 4篇毒理
  • 4篇有机基团
  • 4篇探针
  • 4篇基团
  • 4篇传感
  • 3篇毒理学
  • 3篇信号
  • 3篇信号通路

机构

  • 30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30篇任肖敏
  • 26篇郭良宏
  • 13篇曹林英
  • 10篇杨郁
  • 3篇张连营
  • 2篇万斌

传媒

  • 3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第七届全国环...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2017环境...
  • 1篇2018环境...
  • 1篇第十次全国分...

年份

  • 2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检测待测样品与GPR40结合能力的方法及其专用特异荧光探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待测样品与GPR40结合能力的方法及其特异荧光探针。所述特异荧光探针为式(Ⅱ)所示的化合物;R为产生荧光检测信号的无机基团或有机基团。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检测待测样品与GPR40结合能力的方法可检测...
任肖敏曹林英杨郁郭良宏
文献传递
一种蛋白质O‑GlcNAc糖基转移酶活性电化学传感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白质O‑GlcNAc糖基转移酶活性的电化学传感检测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在电极表面构筑OGT的底物多肽分子的膜;将得到的表面固定有多肽分子的膜的电极与糖基化反应液采用OGT催化进行共孵育,得到表面固定有...
杨郁郭良宏任肖敏万斌谷玉新
文献传递
全氟烷基酸与脂肪酸膜受体GPR40蛋白结合作用研究
通过荧光竞争法,测定了16种含有不同碳链长度,以及不同末端基团的PFAAs与GPR40的结合能力。通过竞争实验可以测得PFAAs与受体蛋白的IC50和RP值。通过对探针FITC-TAK-875A的竞争,可以判断PFAAs...
任肖敏郭良宏
关键词:蛋白结合
BPA类似物通过GPER膜受体信号通路介导的雌激素干扰效应研究
前期对于BPA的雌激素效应研究发现低剂量的BPA可以通过激活GPER受体来产生雌激素效应~1。大量研究表明BPA类似物也具有的雌激素干扰效应。但是目前关于BPA类似物的雌激素效应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核受体ER介导的基因通道...
任肖敏曹林英郭良宏
关键词:雌激素效应
文献传递
PFCs与hL-FABP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以具有NBD标记的脂肪酸为荧光标记探针,这些探针在水溶液中没有或只有很低的荧光信号,但是与hL-FABP结合进入蛋白的疏水空间后荧光信号明显增强。PFOA能够将脂肪酸探针从hL-FABP蛋白中竞争出来,从而可以得到PFO...
张连营任肖敏郭良宏
关键词:毒理学全氟化合物脂肪酸结合蛋白相互作用
文献传递
双酚类化合物与膜受体GPER相互作用研究
双酚类化合物(Bisphenols,BPs)作为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等的添加剂,由于其具有典型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关于BPs的雌激素干扰效应,目前主要限于核受体介导的基因通道的研究,而通过膜受体G...
曹林英任肖敏郭良宏
关键词:膜受体GPER双酚A
文献传递
双酚A类似物雌激素干扰效应的新机制
双酚A类似物(BPs)作为双酚A(BPA)的替代品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导致这些污染物在环境介质甚至人体中频繁检出。已有的动物、细胞实验表明,双酚A类似物具有雌激素干扰效应,目前发现的主要机制是激活雌激素核受体ERs的转录活...
曹林英任肖敏郭良宏
关键词:双酚A
文献传递
全氟烷基酸与脂肪酸膜受体FFAR1结合作用研究
全氟烷基酸(Perfluoroalkyl acids,PFAAs)是一类由完全氟化的烷基链和末端的极性酸性官能团组成的化合物。游离脂肪酸受体1(Free fat acid receptor 1,FFAR1),是一种具有7...
任肖敏
关键词:胰岛素分泌
文献传递
全氟化合物对脂肪酸膜受体GRP40的干扰作用研究
全氟化合物(PFCs)具有疏水、疏油、隔热、绝缘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业和民用领域.PFCs 是一类新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工合成,稳定性极强,难以被光解、水解和生物降解,经过海洋和大气等途径的长距离传输,PFCs ...
覃韦平任肖敏郭良宏
多溴联苯醚和全氟烷基酸的分子毒理机制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多溴联苯醚(PBDEs)和全氟烷基酸(PFAAs)是两类使用量大、环境污染广泛、人体暴露严重的新型有机污染物,2009年已纳入《斯德哥尔摩公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名单,但其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并不明确.本文综述了本课题组近几年针对多溴联苯醚PBDEs和全氟烷基酸PFAAs的分子毒理机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这两类污染物对甲状腺系统、雌激素系统和肝脏脂肪酸代谢系统干扰效应的分子机制研究.本文分别从分子、细胞和活体三个层面,研究了污染物与核受体的直接结合作用、结合后受体的构象变化、细胞内受体的转录活性、以及活体暴露后受体调控基因的表达变化,由此阐明了污染物通过与受体直接作用导致细胞和活体生物功能改变的分子机制.同时结合计算模拟,探讨了污染物生物效应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污染物的受体活性取决于它们与受体结合的空间构型,而其活性强度基本与二者的结合能力一致,主要受疏水作用和氢键的影响.此外,还通过研究污染物与天然配体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明确了各个污染物与转运蛋白的结合能力,探讨了其构效关系,并评估了污染物对天然配体在体内转运过程的潜在干扰效应.通过上述研究工作,提出了多层面、多靶点研究环境污染物分子毒理机制的新思路,建立和引进了研究污染物与生物靶分子相互作用的新方法,发现了PBDEs、PFAAs与TR、ER、PPARγ核受体结合的新模式,为深入了解这些污染物的分子毒理机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和有效的研究手段.
任肖敏张连营郭良宏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溴联苯醚核受体转运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