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雅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线粒体功能紊乱与肾脏损伤被引量:1
- 2017年
- 线粒体动力学是指线粒体之间不断进行融合和分裂,处于动态平衡。线粒体动力学紊乱影响线粒体功能,参与神经、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新近研究发现,线粒体动力学紊乱参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足细胞损伤机制,参与急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和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对其深入理解有助于探索新的肾脏保护靶点。本文对线粒体动力学紊乱与肾脏损伤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魏骐骄刘晓雅管娜
- 关键词:肾脏损伤
- 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Drp1与Fis1表达增多参与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蛋白尿的发生
- 魏骐骄刘晓雅管娜武国红鄂洁吴海荣
- 促线粒体分裂蛋白致足细胞损伤机制探讨
- 魏骐骄管娜刘晓雅许晗武国红
-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高表达参与蛋白尿的发生且致足细胞凋亡
- 魏骐骄管娜刘晓雅许晗
- 致足细胞骨架动力学减弱相关蛋白transgelin和P-cofilin参与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蛋白尿及硬化的发生
- 刘晓雅管娜武国红鄂洁张英
- 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足细胞线粒体体视学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大鼠肾脏中足细胞线粒体形态和数目与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蛋白尿的关系。方法清洁级雄性SD 30只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阿霉素0.7 mg/100 g体重和生理盐水,分别在注射后2 w(对照组3只,阿霉素组3只)、4 w(对照组3只,阿霉素组6只)和6 w(对照组8只,阿霉素组7只)处死大鼠,取肾皮质标本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对线粒体形态和密度进行体视学分析。结果阿霉素组大鼠4 w出现蛋白尿,持续至6 w。对照组大鼠肾组织足细胞内线粒体多呈椭圆形,阿霉素组大鼠足细胞线粒体形态多样,大小不一。统计分析未发现阿霉素组和对照组大鼠足细胞线粒体面积、周长、形状因子和最大长宽比的差异。注射2 w后蛋白尿出现前,阿霉素组大鼠肾组织足细胞内线粒体面数密度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17±0.00 vs.0.14±0.01,t=6.173,P<0.01),同时线粒体相对于细胞体的表面积密度有增加趋势(0.78±0.03 vs.0.71±0.04,t=-2.526,P=0.065)。注射6 w后,阿霉素组大鼠足细胞线粒体面数密度无显著变化,线粒体相对于足细胞胞浆的表面积密度显著减少(0.71±0.11 vs.0.87±0.12,P=0.02)。结论线粒体多形性改变参与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蛋白尿的发生,足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多是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蛋白尿发生过程中的早发事件,线粒体膜表面积密度下降参与足细胞损伤及阿霉素大鼠肾病的进展。
- 刘晓雅任雅丽管娜朱赛楠杨国生陶迎红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阿霉素线粒体
- 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高表达参与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蛋白尿的发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肾小球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P-Drp1(Ser616)和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表达与足细胞损伤及蛋白尿发生的关系。方法:建立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肾小球和肾皮质Drp1、P-Drp1(Ser616)及Fis1的表达,分析上述蛋白表达与蛋白尿及足细胞线粒体形态的相关性。在小鼠足细胞系MPC5过表达Drp1,分析对凋亡和线粒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肾小球和肾皮质Drp1在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4周和6周时表达增强,肾小球P-Drp1(Ser616)在6周时表达增强,肾小球Fis1在2周和6周时增强。肾小球和肾皮质Drp1、肾小球P-Drp1(Ser616)和Fis1表达与24h尿蛋白正相关。肾小球Drp1表达量与足细胞线粒体胞浆密度和线粒体细胞密度呈负相关。肾小球P-Drp1(Ser616)与足细胞线粒体最大长宽比呈负相关。肾小球Fis1与足细胞线粒体面积和周长呈负相关。过表达Drp1致小鼠足细胞凋亡显著增多,线粒体片段化。结论:肾小球Drp1、P-Drp1(Ser616)与Fis1高表达参与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蛋白尿的发生,Drp1高表达致线粒体片段化和足细胞凋亡。
- 魏骐骄刘晓雅武国红吴海荣朱赛楠管娜
- 关键词:蛋白尿足细胞
- 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拮抗剂钌红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钌红(ruthenium red,RR)对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肾脏病理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分生理盐水对照组、RR对照组、阿霉素(adriamycin,ADR)组和ADR+RR组。予以尾静脉注射1次ADR建立大鼠肾病模型,分别予RR对照组和ADR+RR组腹腔注射RR 2周。在ADR注射后6周处死大鼠,分析RR对肾小球病变的保护作用。进而在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系分析RR对ADR诱导的足细胞凋亡和线粒体Ca^(2+)的影响。结果与ADR组比较,ADR+RR组大鼠肾小球新月体样病变指数降低(P=0.024)。与ADR组足细胞比较,ADR+RR组小鼠足细胞凋亡率降低(3.23%±0.95%vs13.62%±0.92%,P=0.028,n=3),线粒体Ca^(2+)降低(P=0.000,n=12)。结论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拮抗剂钌红可显著改善ADR肾病模型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拮抗ADR诱导的小鼠足细胞线粒体Ca^(2+)超载和足细胞凋亡。
- 许晗管娜任雅丽魏骐骄刘晓雅陶迎红
- 关键词: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钌红足细胞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