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宏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退社行为对农民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三个果农合作社典型案例被引量:7
- 2015年
- 本文利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果农退社行为与果农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退社行为会稀释中低发展水平果农合作组织发展的凝聚力,但不影响高水平合作组织发展;退社行为的发生是高水平果农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且与其他不同发展程度的果农合作组织相比,退社方式对较高发展程度的果农合作组织的负向影响程度相对轻微;退社行为会对中低发展水平果农合作组织声誉产生不良影响,但不会影响较高水平合作社发展;退社行为对中低发展水平果农合作组织中的成员积极性具有不良影响,但不影响较高水平合作社发展;中低发展水平果农合作组织中的退社行为会导致国家经费和资源的浪费,但较高发展水平合作社则较少出现这种情况。
- 王鹏于宏霍学喜
- 关键词:果农可持续发展
- 社会资本视角下失地农民异质性消费理财行为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文章利用685个有效样本对不同性质失地农民的消费理财决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理财惯性、理财成本以及收入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四种性质失地农民理财收益具有不同程度影响。据此,本研究认为,分层次推进社会资本再造、积极引导消费理财观念、减少理财成本以及降低收入不确定性风险是促进失地农民科学理财消费的重要途径。
- 李辉冯蛟于宏
- 关键词:社会资本失地农民
- 退社行为对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来自渤海湾优势区211户退社果农的实证被引量:4
- 2015年
- 基于目前合作社中存在的农户退社现象,本文利用211个有效样本实证分析了果农退社行为与果农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其一,从整体看,果农退社的四种方式均会对果农合作社可持续发展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负向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被迫退社、盲从退社、主动退社、隐形退社。其二,从细分维度看,一方面,主动退社、被迫退社和盲从退社会对合作社内部凝聚力、成员积极性产生负向影响,而隐形退社则对这二者无影响;另一方面,四种退社方式均会对合作社组织声誉、政府资源利用产生负向影响。其三,从发展水平看,果农退社方式对高水平果农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的负向影响程度相对轻微,且主动退社行为对高水平果农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四,从比较分析看,果农退社方式对中、低发展水平合作社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合作社管理者采取差异化措施防止退社现象蔓延、优化退社制度安排以及有效利用政府资源具有一定的启发。
- 王鹏于宏霍学喜
- 关键词:LOGIT模型
- 城市化是否提高了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基于失地农民异质性视角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本文以失地农民异质性为研究切入点,在综合考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政府制度安排等多要素对不同性质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利用二元Logit模型对506个实地调查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以及失地时间等因素,对不同性质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地区经济差异对不同性质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具有不同程度影响,但不能完全解释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差异;除被动部分失地农民外,人力资本对其他不同性质的失地农民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资本仅对主动全部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具有正向影响,对其他性质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则无影响;政府制度安排对主动失地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正向影响,但对被动失地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此外,基于失地农民异质性,采取与之对应的动态可持续政策措施,对于真正提高其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于宏周升起
- 关键词: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 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基于群体卷入模型,对失地农民社会资本影响其市民化进程的微观心理传导机制及其异质性影响下的市民化进程机理进行了理论整合,并利用多元回归对385个有效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和长期归属感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其生活方式则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在社会资本与其市民化进程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传导效应;社会资本对不同性质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进程具有差异化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分层管理和差异化安置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 于宏周升起
- 关键词:社会资本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微观传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