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毒物
  • 2篇遗传学
  • 2篇职业病
  • 2篇细胞遗传
  • 2篇细胞遗传学
  • 2篇淋巴细胞微核
  • 2篇工业毒物
  • 1篇低浓
  • 1篇低浓度苯
  • 1篇血常规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吸收
  • 1篇原子吸收光谱
  • 1篇正常值
  • 1篇职业病防治
  • 1篇人细胞
  • 1篇砷化物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炉

机构

  • 5篇石家庄市职业...

作者

  • 5篇王树军
  • 3篇武志云
  • 3篇王秋艳
  • 3篇李冬梅
  • 3篇张岩
  • 2篇牛庆国
  • 2篇陈岩
  • 2篇王孟查
  • 2篇刘俊艳
  • 2篇王彤
  • 2篇韩向辉
  • 2篇董博芳
  • 2篇吴命君
  • 1篇任清亮
  • 1篇赵斐
  • 1篇刘宏鹏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四种工业毒物对人细胞遗传学效应研究
2014年
目的通过对砷化物、铅、苯、聚氯乙烯单体氯乙烯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研究,探讨4种工业毒物的细胞遗传学效应及在职业病诊断上的意义。方法砷化物、铅、苯、聚氯乙烯单体氯乙烯工业毒物的暴露工人作为接触组,不接触任何毒物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通过常规培养法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测定。结果铅、苯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高于对照组(P<0.05),砷化物、聚氯乙烯单体氯乙烯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铅、苯有细胞遗传学效应,砷化物、聚氯乙烯单体氯乙烯在接触水平较低情况下没有细胞遗传学效应。
王秋艳李冬梅牛庆国武志云王树军张岩王彤陈岩王孟查刘俊艳韩向辉
关键词:工业毒物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职业病细胞遗传学效应
石家庄市250例健康人群尿汞正常值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健康人群尿汞正常值范围。方法采集空腹晨尿,用WS/T97中方法测定肌酐,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尿汞。结果石家庄市,250例健康人群尿汞正常值95%上限为14.3μg/g肌酐;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者与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健康人群尿汞正常值调查为该地做好汞中毒预防和职业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吴命君董博芳刘宏鹏王树军赵斐任清亮
关键词:尿汞正常值
砷化物、铅、苯、聚氯乙烯等工业毒物对人细胞遗传学效应研究
王秋艳李冬梅牛庆国武志云王树军张岩王彤陈岩王孟查刘俊艳韩向辉
中国职业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职业病的发生已经成为中国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危害大,而砷化物、铅、苯、聚氯乙烯单体氯乙烯等工业毒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应用广泛,由它们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
关键词:
关键词:职业病防治
低浓度苯及混苯对接触工人血常规及淋巴细胞微核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了解低浓度苯及混苯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和职业病,以便职业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为低浓度苯及混苯作业工人采取更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低浓度苯及混苯作业工人1000人(接触组),非苯接触健康体检人员200人(对照组)进行血常规检测;苯作业工人197人(接触组2),无职业危害人员46人(对照组2)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查(以下简称微核率),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1比较,接触组1 WBC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Hb、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中<30岁人群WBC异常率高于对照组1(P<0.05)。在白细胞减少的影响因素中,偶尔饮酒和偶尔吸烟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减少的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白细胞减少异常率偶尔饮酒和偶尔吸烟低于其他饮酒组和吸烟组(P<0.05)。在作业环境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低于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接触组的微核率及微核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苯及混苯对作业工人外周血象仍有一定的影响,有遗传损伤。
王秋艳武志云张岩李冬梅王树军张盼王浩刘文礼
关键词:血常规微核率
尿锰的分析方法被引量:2
2008年
吴命君薛银秋王树军董博芳
关键词:尿锰原子吸收光谱石墨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