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春
- 作品数:20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入科时血糖水平与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血糖升高对颌面间隙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患者入科时血糖水平在颌面间隙感染危险评估中的重要性。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住乐山市人民医院颌面外科的颌面感染患者112例,根据入科时血糖值将病例分为三组:血糖4.0~9.9mmol/L为A组;10.0~15.9mmol/L为B组;≥16.0mmol/L为C组,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三组入科血糖水平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a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成正相关(r=0.68、0.72,均P〈0.01),且三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高度重视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的入科血糖水平,其有助于护理人员快速判断病情及预后,并实施分级护理。
- 张克春杨明蓉鲜芝香李秀琼
- 关键词:颌面间隙感染血糖水平预后
- 头颈外科非计划性二次手术病人病情变化要点回顾性分析及对策
- 2016年
- [目的]探讨颌面外科病人病情观察要点,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专科护士病情观察能力,同时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收集40例颌面头颈外科非计划二次手术病人病情变化的异常症状与体征及二次手术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伤口肿胀12例,呼吸困难10例,生命体征改变10例,主诉疼痛9例,血浆引流量异常8例,皮瓣血运改变4例。[结论]将评判性思维运用颌面外科病情观察当中,同时启用病情早期预警流程,提高专科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同时也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 张克春任怡刘珊
- 关键词:头颈外科二次手术病情观察
- 一种用于颌面部伤口的负压引流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压引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颌面部伤口的负压引流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负压引流装置中的活塞拉出后会在负压的作用下自动回缩,达不到持续负压吸引积液目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针筒和活塞组件,所述针筒的一端...
- 张克春杨洁
- 文献传递
- 改良胃管置入法在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改良安置胃管法在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中的一次性成功率及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该科收治口腔恶性肿瘤术后患者300例,按1、2、3编号随机分组,即常规A组(用传统方法安置胃管)、改良B组(在插管前3 min用呋麻液3滴滴于鼻孔,以收缩鼻咽黏膜,5 min后再用l%丁卡因喷于鼻孔及口咽部、改良C组(经口腔插入),各100例。观察三组安置胃管的置管不良反应、置管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改良B组、C组的置管不良反应次数、置管时间均少于A组,一次性置管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的舒适度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胃管经口腔插入及1%呋麻液滴鼻,l%丁卡因喷于双鼻孔及口咽部这两种方法均可减少置管不良反应及置管时间,提高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一次性插管率,由于l%丁卡因喷于双鼻孔及口咽部方法不适宜用于易感体质、年老体弱患者,口腔插入组舒适度虽然低于鼻腔置入组,因其操作简单易行,有药物过敏史、鼻中隔偏曲、鼻腔狭窄、年老体弱等特殊情况的患者也值得考虑使用。
- 张克春刘珊曾乐琼庞慧辜兰英
- 关键词:胃管置入法口腔颌面肿瘤护理
- 中低流量(<4L/min))且小于24小时吸氧不湿化的循证实践
- 2021年
- 在临床治疗中,氧疗是通过给氧,将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提升,增加患者的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因为缺氧造成的各种症状,促进患者身体组织的代谢,也是维持患者生命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氧疗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患者的吸氧情况实施护理管理,因为氧气管提供的阳气是干燥的,所以吸入到患者的呼吸道的氧气是干燥的,会造成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干燥,为了减少呼吸道黏膜损伤,需要对其进行湿化处理。有相关研究表现在中低流量(<4L/min))且小于24小时吸氧中,不湿化处理,可以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护理人员的执行氧疗时间,进而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为了更好的研究中低流量(<4L/min))且小于24小时吸氧中不湿化处理的效果,为了对其展开了循证实践,循证中低流量(<4L/min))且小于24小时吸氧,不需要湿化处理。
- 庞慧张克春朱淋淋沈瑜
- 关键词:氧疗循证实践
- 全麻下微瓣技术治疗声带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全麻喉微瓣技术治疗声带息肉在完整切除病灶、减少瘢痕形成、最大限度地保留喉的发音功能等方面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我科2005年1月~2007年8月间127例声带息肉患者,在全麻支撑喉镜下利用显微微瓣手术,在Reinke层内完成手术操作,分析术后的效果。结果127例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均完成1~6个月随访,治愈115例,好转12例,复发0例。结论显微微瓣技术能够彻底治疗声带息肉,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喉正常和高质量的发音功能,术前、术后护理宣教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是治疗过程中重要环节。
- 张克春杨明蓉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声带息肉围手术期护理
- 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处理措施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复发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采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20例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复发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治疗疗效(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评分、Lund-Kennedy鼻内镜检查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提高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效果的相关措施。结果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复发原因主要包括病变窦腔开放不全、解剖变异未矫正、术腔增生粘连、骨炎和变应性炎症;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术后临床症状(鼻塞、鼻涕、头痛、水肿)评分、Lund-Kennedy鼻内镜检查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鼻中隔血肿3例,眶周皮下淤血1例,鼻泪管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复发较多,临床采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式应做好术前充分准备,围术期应给予针对性护理,并熟练掌握鼻内镜手术操作技巧,以确保手术效果,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 罗文广童敏张克春官革英徐超然
-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复发
- 基于数据分析的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跌倒预防集束化管理策略实践及效果
- 2021年
- 探索基于数据分析的住院患者跌倒预防集束化策略在耳鼻喉科跌倒预防中的管理成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乐山市地区9家医院耳鼻咽喉科26例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根本原因分析(RCA)、柏拉图管理工具找出根本原因,成立跌倒预防集束化管理团队,制定集束化管理策略(建立耳鼻喉科跌倒预防综合评估策略,有效识别高危病人、采用思维导图及案例分析对耳鼻喉科护士进行专科跌倒预防知识培训、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后勤及信息系统的支持等),比较集束化策略实施前后跌倒发生情况。结果:跌倒预防集束化管理策略实施后,跌倒发生率由2018年的0.13‰下降到2019年的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数据分析的耳鼻喉科跌倒预防集束化管理策略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 张克春王君庞慧石蕾刘容
- 关键词:耳鼻喉科跌倒集束化管理
- 精细化管理在临床用氧细节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与效果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临床用氧细节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以往临床用氧中的焦点问题,分析要因和真因,制定"安全用氧细节质量检查标准",培训后实施并评价其效果。[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在备用氧管理、病人用氧管理、健康教育、氧气管理制度等方面和总达标率以及病人对用氧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用氧管理能明显提升安全用氧细节质量、保证用氧安全。
- 杨明蓉张克春鲜芝香李秀琼
- 基于星级认证标准的项目管理在外科病房用氧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及效果分析
- 2021年
- 探讨将基于星级认证标准的项目管理运用到吸氧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成立用氧安全管理项目小组,制定用氧安全项目管理方案(流程管理、循证护理、自行设计氧气罐剩余时间评估表、多部门合作实践等),定期分析并反馈。评价项目实施前后的用氧缺陷情况、护士对用氧相关理论知识得分情况、氧气罐在病房存留时间、患者对用氧满意度情况。结果:项目实施后的缺陷明显少于实施前,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项目实施后护士用氧相关理论知识得分高于实施前,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项目实施后的氧气罐在病房存留时间明显少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实施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结论:通过基于星级认证标准的项目管理策略(流程管理、循证护理、多部门合作实践等),提升了全体护士对用氧相关理论水平及吸氧操作的规范性,健全了医院在吸氧及用氧管理方面的安全管理模式,是科学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 张克春王君庞慧刘珊毛春凤
- 关键词:项目管理循证护理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