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通化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肺复苏的心律失常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分析心肺复苏的心律失常原因和纠正方法,为临床抢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66例心肺复苏的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心肺复苏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和纠正方法。结果导致心肺复苏后心律失常的原因较多,发现病因、积极纠正、稳定循环是治疗该病的关键。结论心肺复苏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较大,而积极的预防、严密的监控、有效的处理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 孙瑞雪王旭
- 关键词:心肺复苏心律失常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疗效分析
- 2014年
- 目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将36例血钠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32例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措施,再对其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血钠正常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合并低钠血症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在积极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给予补钠限水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孙瑞雪王旭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低钠血症疗效
- 心功能康复训练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心功能康复训练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康复进程的潜在影响与益处。方法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我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我们将患者进行随机编号,然后将这些患者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包含3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的运动指导,而观察组则额外使用了心功能康复训练仪进行辅助治疗。随后,我们详细比较了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LVEF、LVESD、LVEDD)、心衰生物标志物(NT-proBNP)、运动能力(6分钟步行试验)以及生活质量评估(MLHFQ量表)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观察组在干预后的心功能改善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两组患者干预后心功能指标(LVEF、LVESD、LVEDD)和心衰标志物(NT-proBNP)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6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明显延长,同时观察组干预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心功能康复训练仪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能够在临床表现上更为优越,不论是心功能恢复情况,还是康复后的运动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因此可以在临床上推荐应用。
- 王旭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生命质量
- 心电监护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 2012年
-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容易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和猝死,到本世纪初院内病死率下降到了10%左右,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建立和冠脉介入的开展,使致死性心律失常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及时治疗,心电监护虽然对心肌缺血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其主要的目的是观察患者心率和节律的变化,进入CCU心电监护的患者大多数为急性心肌梗死,还有一部分为不稳定心绞痛及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
- 王旭张吉文高红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电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