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朝阳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脓肿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提高CT诊断肝脓肿的正确率及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有较完整CT资料的肝脓肿13例。结果13例中病灶发生部位以肝右叶最常见,占10例。主要征象有:"环征"12例(双环征10例、三环征2例),"晕征"10例,延迟期病灶缩小征7例,"花瓣征"5例。结论肝脓肿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病史及对病变的病理演变过程的充分认识可以提高诊断率。
- 胡中华李道才童朝阳
- 关键词:肝脓肿误诊
- 成人肠套叠的多排螺旋CT诊断
- 2008年
-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多排螺旋CT诊断成人肠套叠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3例成人肠套叠的多排螺旋CT表现。主要重建方法为多平面重建法(MPR)。结果主要征象有"靶征"10例,典型"剑鞘征"8例。继发明显肠梗阻6例,肠穿孔2例。合并肠道原发性病变11例。结论成人肠套叠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多排螺旋CT扫描及重建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胡中华李道才童朝阳周科峰
- 关键词:肠套叠成人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动态增强MRI诊断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经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着重从病灶的MRI信号强度、形态学及血液动力学特点三个方面分析。结果 10例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一致。1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为肿块型(11例)和非肿块型(4例),T1WI呈低信号影(8例)、等信号影(7例),T2WI抑脂呈等信号影(9例)、高信号影(6例)。形态学表现:肿块型病变表现为边缘不光滑呈分叶状,其中毛刺征或星芒征(9例);非肿块型表现为导管状及簇集样不规则分布(3例)。增强后病灶以早期不均匀性显著强化为主(10例)、延迟环形强化(7例);伴随征象包括乳头凹陷(4例)、皮肤增厚(6例)、乳后脂肪间隙中断(3例)等。血液动力学表现:15例病灶SIR在169.36%-301.23%之间,平均198.23%,最大峰值出现在第二个时相(13例)、出现在第三时相(2例),时间-信号曲线为Ⅱ、Ⅲ型,Ⅱ型(6例),Ⅲ型(9例)。结论动态增强MRI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术前正确诊断率约66.7%。
- 胡中华吴一军孔晓健童朝阳毕慧
-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