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忠
-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鼻咽癌肝转移瘤的B超图像探讨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B超诊断鼻咽癌肝转移瘤的价值 ,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分析 110例鼻咽癌肝转移瘤的二维超声图像及 67例转移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果 110例肝转移瘤中 94例为多发病变 ,占 85 0 %。右叶发生多于左叶 ,转移瘤大小0 6~ 8 5cm不等。 10 1例为圆形或类圆形 ,占 91 8% ,19例为分叶状或不规则形 ,占 8 2 %。 86例呈低及中等回声 ,占 78 2 % ,17例呈高回声 ,7例呈无回声 ,分别占 15 5 % ,6 4%。 1cm以上的病灶可见周边声晕 ( 5 0 9% )及内部液化坏死 ( 2 3 6% )。CDFI检查仅 18例病灶内部检出动脉血流频谱 ,占 2 7 8%。结论 鼻咽癌肝转移瘤的超声表现形态多样 ,但具有一定特点 ,结合临床病史及短期随访 ,绝大多数可作出明确诊断。
- 王悦莫浩元张惠忠
- 关键词:鼻咽癌肝转移瘤超声图像
- 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和分析人骨肉瘤组织中Ⅰ、Ⅱ 和Ⅲ型胶原蛋白和mRNA表达
- 2001年
- 目的 观察骨肉瘤组织 、 和 型胶原蛋白和 m RNA的表达及其与骨肉瘤分型和分化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 LSAB法检测胶原蛋白 ,原位杂交检测胶原 m RNA的表达 ,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和半定量测定。结果 骨肉瘤组织不仅表达 型胶原蛋白 (阳性率 87% ,灰度值1 71 .99± 1 4.74) ,并出现了 型和 型胶原蛋白 (阳性率分别为 30 .4%和 43.4% ,灰度值分别为1 5 3.0 7± 1 8.82和 1 68.2 9± 1 8.36) ;软骨母细胞型和混合型骨肉瘤 型胶原的表达高于其它型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高中低分化的三组骨肉瘤间 , 型胶原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分化越低表达越少。 、 型胶原 m RNA表达与蛋白表达所得结论基本一致。结论 型胶原可作为软骨母细胞型和混合型骨肉瘤的分型参考指标 ,
- 张惠忠丘距世郝亚萍曾敬
- 关键词:骨肉瘤原位杂交
-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治疗与预后因素的分析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分析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临床特征、组织成分及生物学行为 ,找出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我院1980年 1月— 1999年 10月住院诊治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5 3例 ,用生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及平均缓解时间 ,并对瘤内组织成分、成熟畸胎瘤恶变、复发瘤良性变及化疗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 7天内化疗者 ,平均缓解时间最长 (P <0 0 5 ) ;含有神经上皮成分的未成熟畸胎瘤预后较好 (P <0 0 5 ) ;成熟畸胎瘤恶变中位发病年龄较未成熟畸胎瘤晚 10年且预后差 (P <0 0 5 ) ;复发瘤良性变的发生有助于患者获得长期缓解 (P <0 0 5 )。结论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术后即时 (7天内 )化疗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瘤内含有神经上皮成分预后较好 ;成熟畸胎瘤具恶性变、未成熟畸胎瘤的复发瘤具有良性变的特性。因此对于卵巢未成熟畸胎瘤非常强调术后即时化疗 ,并应采取一切积极措施 ,保证患者生存 ,争取良性变的到来。
- 张彦娜李孟达刘富元张惠忠
- 关键词: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化疗预后
- 人软骨性肿瘤Ⅰ、Ⅱ、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
- 1999年
- 一、材料与方法采用中山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石蜡标本软骨瘤18例、骨软骨瘤20例、软骨肉瘤27例。新鲜冷冻骨软骨瘤1例和软骨肉瘤4例。另取正常软骨6例作对照。切片厚5μm,LSAB法标记,D...
- 申丽娟丘钜世朱全胜张惠忠
- 关键词:胶原蛋白
- 成骨性肿瘤中Ⅰ、Ⅱ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研究成骨性肿瘤组织中Ⅰ、Ⅱ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及与肿瘤分类、分化的关系。方法:用饱和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镜和免疫组化LSAB 法,检测69 例成骨性肿瘤组织中Ⅰ、Ⅱ、和Ⅲ型胶原的表达情况,并用EMAL200 真彩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和半定量测定。结果:骨瘤和骨样骨瘤中只有Ⅰ型胶原的表达( 阳性率均为100 % ,灰度值分别为133-13 ±7-47 和136-49 ±14-21) ,而骨肉瘤不仅Ⅰ型胶原阳性率和强度均明显低于前二者( 阳性率87 % ,40/46,灰度值171-99 ±14-74) ,且出现了Ⅱ型和Ⅲ型胶原,Ⅱ型胶原在软骨母细胞型和混合型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它型骨肉瘤( P< 0-01) ,而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在各型骨肉瘤间无显著差别;在高中低3 组不同分化程度的骨肉瘤间,Ⅰ型胶原表达差异显著( P< 0-01) ,分化越低表达越少;天狼星红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基本一致。结论:Ⅱ型胶原可作为软骨母细胞型和混合型骨肉瘤的分型参考指标,Ⅰ型胶原的表达可作为骨肉瘤分化的参考指标。天狼星红是鉴别Ⅰ、Ⅲ型胶原简便、经济的方法之一。
- 张惠忠丘钜世朱全胜
- 关键词:成骨性肿瘤胶原基因表达
- 睾丸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与分析被引量:3
- 2000年
- 王悦张惠忠
- 关键词:睾丸肿瘤超声波诊断声像图
- 乳腺穿刺细胞学诊断报告方式的探讨——1999年761例次乳腺穿刺细胞学诊断分析
- 2002年
- 目的评价细胞学报告方式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方法本文对我院1999年乳腺肿块穿刺细胞学761例次的报告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们使用的5组分类法,采取文字描述的报告方式,能恰当反映穿刺的质量、细胞学涂片所见、细胞学诊断与对临床的建议。260例有细胞-组织病理学对照的病例中,乳腺癌细胞诊断的敏感性为79.5%。①类报告(涂片见癌细胞)病例的术中冰冻切片率仅为10.5%,大大低于其它报告类型的病例组,恶性预测值为100%,无假阳性报告。良性病例组细胞学诊断的特异性为100%,良性预测值94.7%。结论乳腺FNA用于可扪及肿块的诊断,应严格掌握阳性诊断标准,尽量避免假阳性的发生。认为确有必要将一些难以确定性质的增生性病变归为一类,与可疑癌的报告同属提示临床有必要作进一步检查的类型。诊断报告也有必要对穿刺涂片质量进行评价,对取材不满意的涂片应予说明。
- 何洁华梁小曼吴秋良饶慧兰林素暇张惠忠邵建永
- 关键词:乳腺癌穿刺细胞学
- 大鼠全身照射的近期效应观察
- 1999年
- 目的:采用不同的全身照射(TBI)剂量及分割照射方式.观察大鼠TBI后的近期效应,以选择较佳TBI方案。材料与方法:将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对照组(4只).7.5Gy单次照射组,8Gy单次照射组,4Gy/次X2分次照射组,5Gy/次x2分次照射组(各8只)。采用60Cor线TBI,剂量率0.9Gy/min,TBI后观察外周血像及肝肾功能的变化,井将其心,肺、肝、肾及胸椎骨髓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外用血白细胞数在TBI后第3天即明显下降(86.2%),而血小板仅下降3569%:至第7天才明显下降。肝肾功能基本正常。本实验观察到,随着剂量的增加,对心、肺、肝和骨髓的损伤亦随之增加。分次照射与单次照射比较,对肺的损伤较轻,而对骨髓的损伤则略重。结论:7.5Gy单次照射可作为骨髓成功植活的最低剂量参考,分次照射对肺的损伤较小.而对骨髓的损伤则大于单次照射。关键词:##4全身照射;;剂量;;照射方式;;近期效应;;
- 管迅行钱剑扬卢杰张惠忠
- 关键词:全身照射照射方式骨髓移植预处理
-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EB病毒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了解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埃泼斯坦-巴尔病毒( Epstein-Barr Virus,EBV)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 LSAB法对 41例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 Malignant lymphoepithelial lesion,MLEL)进行 EBV编码的 RNA( EBV-encoded Small RNAs,EBERs)、及 EBV潜在膜蛋白( 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1)、核抗原( Epstein-Barr Nuclear Antigen-2,EBNA2)和立即早期基因( Z EBV Replication Activator,ZEBRA)检测。结果:( 1)本组 41例涎腺 MLEL EBERs 40例阳性,阳性率 97.56%。( 2) 41例涎腺 MLEL LMP1阳性检出率 75.6% (31/41), EBNA2未检出( 0/20), ZEBRA仅 1例阳性。结论:本结果表明 EBV与 MLEL存在密切关系,很可能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 饶慧兰侯景辉黄奕莉郝亚萍张惠忠邵建永林汉良
- 关键词:EPSTEIN-BARR病毒原位杂交免疫组化
-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
- 2001年
- 目的 :观察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HSV TK)及其底物丙氧鸟苷 (GCV)的基因治疗系统对骨肉瘤细胞株SAOS 2的杀伤作用。方法 :用DOTAP将含有HSV TK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tgCMV HyTK导入骨肉瘤细胞株SAOS 2 ;提取阳性转染细胞 (SAOS 2TK)的总RNA ,用斑点杂交的方法检测HSV TK基因的表达 ;用MTT比色法测定SAOS 2TK细胞对GCV的敏感性及“旁观者效应”。结果 :SAOS 2TK细胞能产生稳定的TK基因的转录产物 ;SAOS 2TK细胞在GCV的作用下呈现明显的生长抑制效应 ,且观察到强效的“旁观者效应”。结论 :HSV
- 乔慧丘钜世李扬张惠忠
- 关键词:骨肿瘤骨肉瘤基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