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

作品数:17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稻作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云南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水稻
  • 10篇基因
  • 5篇ORYZA
  • 4篇SATIVA
  • 3篇克隆
  • 3篇基因克隆
  • 3篇ORYZA_...
  • 3篇雌性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 2篇突变体
  • 2篇启动子
  • 2篇基因表达
  • 2篇核不育
  • 2篇核不育系
  • 2篇不育
  • 2篇不育系
  • 1篇滇型
  • 1篇滇型杂交水稻

机构

  • 17篇云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云南省热带作...

作者

  • 17篇陈丽娟
  • 17篇李伟
  • 15篇朱骞
  • 14篇李东宣
  • 6篇熊海波
  • 4篇文建成
  • 4篇吴超
  • 3篇李娟
  • 3篇张小玲
  • 3篇吕永刚
  • 2篇张利东
  • 2篇伍腾飞
  • 2篇魏振飞
  • 1篇黄大军
  • 1篇许红云
  • 1篇张树林
  • 1篇张慧鑫
  • 1篇姚伟
  • 1篇王春芳

传媒

  • 16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0Co-γ辐射对香软型水稻品种‘滇屯502’的诱变效应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探讨^(60)Co-γ不同剂量辐射对云南优质籼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水稻辐射诱变育种提供依据。以云南特优香软米品种‘滇屯502’为供试材料,采用100、200、300、380 Gy 4个等级的^(60)Co-γ辐射剂量对成熟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研究^(60)Co-γ辐射对该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不同剂量辐射后,‘滇屯502’M1群体的株高、分蘖数、粒长、粒宽、穗长、千粒重和结实率表现差异极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300 Gy^(60)Co-γ辐射剂量与粒长(R=-0.323**)、结实率(R=-0.309**)呈极显著负相关。变异系数比较分析表明:当辐射剂量为300 Gy时,水稻M1群体的株高、分蘖、粒长、粒宽4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1.05%、38.34%、3.15%、3.62%。由此可见,^(60)Co-γ辐射对水稻的诱变效果明显,且当辐射剂量为300 Gy时,对供试材料‘滇屯502’的诱变效果最适合。
李伟吴超李正和姚伟王春芳罗方绕郭效琼文建成陈丽娟李娟
关键词:水稻诱变效应
水稻OsNCED4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初探被引量:3
2020年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一种抑制植物生长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在植物逆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由NCED基因编码的9-顺-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是ABA在高等植物中的关键酶。本研究已成功从水稻Ilmibyeo(O.sativa L.ssp.japonica)基因组中克隆得到Os NCED4,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Os NCED4基因位于水稻第7号染色体上,ORF全长1749 bp,无内含子结构,编码582个氨基酸,具有NCED家族的RPE65保守结构;以该基因和其启动子序列构建组织表达载体pOsNCED4::GUS、pCaMV35S::OsNCED4:EGFP和RNAi干扰载体p Ca MV35S::OsNCED4:RNAi,用于基因表达和功能分析,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成功获得了相应遗传载体的转基因植株;GUS染色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叶片、叶耳、小穗等组织部位均有表达;RT-PCR结果显示,Os NCED4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根、茎、叶、叶鞘和穗子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表达量具有明显的差异;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OsNCED4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与野生型植株相比,RNAi植株的花粉育性无明显差异,而结实率显著下降。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水稻OsNCED4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为水稻生长发育上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周丽李梦婷朱骞Sadia Nadir李伟郭效琼冯天陈丽娟李东宣
关键词:SATIVA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
水稻ARF基因家族新成员ADP-Ribosylation Factor-Like Protein 5(OsARFL5)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小G蛋白家族中的亚家族ADP-核糖基化因子(ADP-ribosylation factor, ARF),在生物体内起众多的生理作用,参与基因表达、细胞骨架重组装、微管的形成以及囊泡和核孔运输等。本研究已成功克隆得到ARF基因家族中的一个新基因OsARFL5,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与SiARFC1亲缘关系较近;以该基因和其启动子序列构建了两种遗传转化表达载体(pOsARFL5::GUS, pCaMV35S::OsARFL5:EGFP),并获得了相应遗传载体的转基因植株;GUS染色结果表明,该基因在不同时期、不同组织部位表达;洋葱表皮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Os ARFL5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在细胞核。RT-PCR结果显示,OsARFL5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根、茎、叶、叶鞘和穗子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本研究初步探明了ARF基因家族新成员OsARFL5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汪琨璧付亚雄刘思琪朱骞熊海波李伟Sadia Nadir孙明姬李梦婷周丽李东宣陈丽娟
关键词:水稻基因克隆
水稻杂种劣势相关亲本的全基因组重测序及其遗传变异分析
2020年
杂种劣势是在产量、生物量以及其它一些农艺性状表现与杂种优势相反的一种现象,而在杂种劣势的相关分子机理研究方面很少受到关注。为了解析杂种劣势的相关分子机理,本研究旨在利用杂种劣势相关的3个粳稻品种‘Aranghyangchalbyeo’(CH7)、‘Sanghaehyangheolua’(CH8)和‘Shinseonchalbyeo’(CH9)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全基因组序列变异,解析杂种劣势的遗传基础。通过与粳稻品种‘日本晴’参考基因组的比对分析,在CH7、CH8和CH9基因组中分别获得了574551个、1026428个和792465个变异位点,包括SNPs和InDels变异位点。同时,基于基因组的拷贝数变异(CNVs)检测,在CH7、CH8和CH9基因组中分别获得了5698个、6872个和6133个拷贝数变异位点。此外,本研究也发现CH7、CH8和CH9基因组的变异位点在水稻的12条染色体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些结果明确了相关基因组中的变异位点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杂种劣势的遗传机理提供了基础。
李伟周丽朱骞Sadia Nadir郭效琼李梦婷文建成陈丽娟李东宣
水稻金属硫蛋白基因(MT2bL)启动子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富含半胱氨酸,而且能够结合多种金属离子,调控细胞内金属代谢的平衡。本研究根据水稻在减数分裂期、开花期和开花后5 d的基因芯片数据结果,从水稻品种黎榆B(O.sativa L.ssp.japonica C.V.Liyu B)基因组中克隆得到了一个植物MT-2类基因Metallothionein2b-Like(Os MT2b L)的启动子序列,序列全长2 063 bp。利用植物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数据库(PLACE)分析表明该启动子序列含有5个CURE(copper-response element)元件(GTAC)以及多个其它顺式作用元件。构建了多个启动子融合表达载体(p Ca MV35S::GUS,p MT2b L::GUS,p Ubi1::GUS,p CYC::GUS和p ACT1::GUS),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愈伤组织获得了转基因植株。GUS组织染色结果分析表明,Os MT2b L基因启动子在水稻幼苗期的胚根、胚芽和胚芽鞘中具有高水平的GUS表达活性,特别是在胚根根尖和胚芽顶端的GUS表达活性较高;在减数分裂期的植株叶片、颖壳和开花10 d后的未成熟种子中GUS表达活性也较高;GUS蛋白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Os MT2b L基因启动子在水稻叶片中驱动GUS基因表达的活性比Ca MV35S基因启动子高出3倍以上。
李伟吴超吕永刚张小玲郭效琼张慧鑫董陈文华陈丽娟李东宣
关键词:SATIVA启动子
水稻雌性核不育恢复系‘云岭319FS’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2022年
为了获得杂交稻种子生产中理想的亲本材料,本研究以水稻雌性核不育突变体材料‘G39’为雌性核不育基因fst的供体材料,通过常规杂交选育结合水稻雌性核不育基因FST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获得了雌性败育率为100%的雌性核不育恢复系‘云岭319FS’,并获得了一种快速、准确、高效选育获得优良水稻雌性核不育恢复系的选育方法。通过对‘云岭319FS’的株高、穗长、单穗粒数、单株穗数、花粉可育率和结实率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云岭319FS’植株整体表现良好,花粉可育率高,雌性败育完全且稳定,天然自交和异交结实率为0。本研究选育获得的雌性核不育恢复系‘云岭319FS’可与雄性不育系自由组配,提高水稻种质资源利用效率,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李伟朱骞郭效琼罗樊吴文彬余卫霖李仕川罗迪王天杰王镜博陈丽娟李东宣
关键词:选育
水稻雌性核不育系SNP指纹图谱及抗逆相关差异位点检测被引量:1
2023年
本研究以育成的‘云岭’系列水稻雌性核不育系为材料,利用水稻56K SNP芯片,构建水稻雌性核不育系SNP分子指纹数据库,同时检测分析其抗逆相关差异位点。结果表明,56K水稻SNP芯片共筛选出32727个标记位点,并利用12475个多态性SNP位点的物理位置构建了分子指纹图谱。籼粳组分分析发现10个雌性核不育系的粳型组分比例均大于籼型组分比例,‘云岭301FS’~‘云岭305FS’的籼型组分明显小于‘云岭306FS’~‘云岭310FS’,且籼粳位点差异明显。水稻雌性核不育系的抗逆相关基因主要有8种类型,共有41个基因,包含160个位点,表明供试的水稻雌性核不育系拥有良好的抵抗相应逆境的分子基础。通过比对参考基因组,发现一些基因的CDS区碱基发生不同程度的转换、颠换,其中有6个位点的改变导致了同义突变,13个位点的改变导致了错义突变,这可能导致多肽链原有功能的改变,最终影响水稻抵抗逆境的能力。本研究结果将为雌性核不育系的分子鉴定及其优良抗逆特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余卫霖吴文彬朱骞李娟李伟郭效琼李仕川王天杰罗迪王镜博陈丽娟李东宣
关键词:水稻SNP抗逆基因
水稻光叶突变新基因的克隆和亚细胞定位被引量:4
2015年
水稻叶片表皮毛突变体是研究单子叶植物细胞分化和水稻品种改良的重要材料。本研究对T-DNA标签技术获得的水稻光叶突变体(单隐性核基因控制,稳定遗传)进行田间观测和扫描电镜观察,以分析突变体叶片毛状体类型和分布特征;并采用DNA-Walking和RT-PCR方法定位并克隆该突变体基因,通过对该基因进行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载体,进行亚细胞定位。研究结果显示:突变体叶缘无毛,叶面毛状体缺失,缺失的毛状体类型主要为宏毛(即钩毛),但种子颖壳表面毛状体正常生长,是国内外尚未报道的一种新型的光叶突变体;对T-DNA标签插入序列进行相似性比对,确定插入位点,表明突变体候选基因在水稻第6号染色体上,通过基因克隆获得了c DNA序列,暂命名为GLL;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LL基因含有8个外显子,7个内含子,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有702 bp,编码233个氨基酸;对GLL蛋白结构域进行分析,发现该蛋白有一个PEX11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关系表明,GLL与预测的水稻中PEX11-5同源性最高;亚细胞定位表明该基因在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中表达。本研究为解析水稻及单子叶植物中毛状体发育分子机制和进行水稻品种改良奠定了基础。
董陈文华张小玲朱骞熊海波魏振飞吕永刚张利东伍腾飞李伟吴超陈丽娟李东宣
关键词:亚细胞定位
滇型杂交水稻恢复系Rf1基因功能丢失现象及其突变体特性鉴定
2021年
本研究通过对优质丰产滇型杂交粳稻‘滇禾优34’杂种F1群体中不育株进行分类调查,结合骨干恢复系‘南34’及其Rf1恢复基因功能丢失突变体基本农艺性状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探明恢复系恢复基因功能丢失的现象和成因。结果表明,‘南34’的自然突变致使恢复基因Rf1功能丧失是导致‘滇禾优34’杂种F1群体出现不育株(两年占比分别为0.26%和0.79%)的主要因素;‘南34’野生型的结实率相对于其突变体无明显差异,在花粉育性、株高、穗长、粒长性状上野生型略高于突变体,在粒宽性状上突变体略大于野生型。通过克隆恢复系‘南34’野生型及突变体的Rf1位点,测序比对后发现在其ORF区域突变体相对于野生型缺失一段长为574 bp的序列,使其无法编码一些PPR蛋白,该序列的缺失可能导致恢复功能丧失。该研究结果为水稻三系育种和应用中恢复基因遗传变异机制的解析奠定理论基础。
冯天朱骞郭效琼李伟余卫霖李仕川吴文彬万紫薇黄大军陈丽娟李东宣
粳稻亚种内杂种劣势遗传特性分析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
2020年
杂种劣势是存在于自然种群之间的一种合子后生殖障碍,水稻杂种劣势的研究有利于探讨种间、亚种间和亚种内杂交不亲和原因,对建立新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三个韩国粳稻劣势亲本"Aranghyangchalbyeo"(CH7)、"Sanghaehyangheolua"(CH8)和"Shinseonchalbyeo"(CH9)及其杂交后代(F1, F2)的生物学特征、特性进行比较,解析水稻粳稻亚种内杂种劣势的遗传模式;同时利用单倍型分析和图位克隆比对,探明CH8和CH9两个劣势亲本中所携带的劣势相关基因序列差异。结果表明,携带劣势基因的亲本自身生长正常,但正反交后F1表现稳定且明显的杂种劣势,F2群体中劣势植株与正常植株呈现9:7的分离,推断该杂种劣势的表型由两个互补的显性基因控制;劣势亲本CH8第1号染色体携带了稀有的劣势基因Hwc1;劣势亲本CH9不携带Hwc1和Hwc2基因,可能携带了其他劣势基因。该结果为揭示杂种劣势的基因多样性及分子遗传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郭效琼李梦婷魏振飞朱骞李伟Sadia Nadir周丽冯天文建成陈丽娟李东宣
关键词:粳稻基因克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