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强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再次妊娠
  • 3篇妊娠
  • 2篇孕产
  • 2篇手术
  • 2篇胎膜
  • 2篇胎膜早破
  • 2篇切除
  • 2篇子宫
  • 2篇流产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电切术治疗
  • 1篇电外科
  • 1篇电外科手术
  • 1篇丁三醇
  • 1篇羊膜
  • 1篇羊膜炎
  • 1篇孕产妇
  • 1篇孕产期
  • 1篇孕产期并发症

机构

  • 8篇成都市妇幼保...

作者

  • 8篇王志强
  • 5篇杨希娟
  • 2篇李涛
  • 1篇李亚斌

传媒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孕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预防高危孕产妇更佳的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有潜在产后出血因素的高危孕产妇9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缩宫素静脉滴注,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颈肌内注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时及产后2、24h出血量,比较两组产妇的出血率及输血率。结果观察组2h出血量(210.0±19.5)ml,24h出血量(361.0±130.5)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5±38.7)ml、(525.6±110.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率及输血率的比较,观察组分别为6.98%和2.33%,明显低于对照组22.92%和1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缩宫素同时宫颈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杨希娟王志强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高危孕产妇产后出血
胎膜早破与难产3771例临床分析
1999年
3771例产妇,其中胎膜早破产妇659例,胎膜未破产妇3112例,二者经临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胎膜早破与骨盆大小无关,与胎儿位置异常(臀位、头位异常)有密切关系。其剖宫产率分别为4082%、2953%,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胎膜早破是难产的警戒信号。胎膜早破组围产儿死亡率与胎膜未破组相比较P<005,说明胎膜早破亦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周宗英王志强李亚斌
关键词:胎膜早破围产儿死亡率难产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行宫腔镜电切治疗的4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31例行开腹手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出现肌瘤复发、宫腔粘连、宫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痛苦小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王志强杨希娟
关键词:电外科手术
流产方式对再次妊娠孕产期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发生孕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97例有药物流产史(药物流产组)和234例有人工流产史(人工流产组)的初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人工流产组的先兆流产发生率为11.54%,明显高于药物流产组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期人工流产组产后出血、胎盘粘连、胎盘残留的发生率分别为11.54%、12.82%、9.40%,明显高于药物流产组(5.39%、7.41%、1.6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终止妊娠以外就日后妊娠、分娩而言,避孕失败后,选择药物流产比人工流产更加安全有益.
杨希娟王志强
关键词:妊娠流产
流产对再次妊娠分娩产程及胎盘异常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对未生育妇女再次妊娠产程及胎盘异常的影响。方法对176例妊娠有人工流产史74例(观察组)和无人工流产史102例(对照组)的初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产程、胎盘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10.75±2.64)min长于对照组(8.12±3.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粘连、胎盘残留、低置胎盘的发生率分别为13.52%、10.81%、8.11%,明显高于对照组2.95%、1.9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置入率(2.71%)高于对照组(0.9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可使未生育妇女妊娠分娩第三产程延长并增加胎盘异常的发生率,应尽可能杜绝产前人工流产。
王志强杨希娟
关键词:人工流产产程胎盘异常
输卵管部分切除对再次妊娠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治疗中输卵管部分切除与否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将115例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药物组(A组)、切除组(B组)和保留组(C组),分别行药物杀胚、输卵管切除及输卵管保留手术治疗,随访2年,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再次妊娠率、重复输卵管妊娠率以及继发不孕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均于治愈后第3个月进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输卵管通畅率以C组最高,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妊娠率以C组最高,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不孕率以C组最低,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重复输卵管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是对希望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且不增加重复输卵管妊娠的发生率。
王志强李涛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再次妊娠保守性手术
改良的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79例临床分析
<正>目的探讨改良的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MCIS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所进行 MCISH79例和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AIH)53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
李涛王志强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筋膜内
文献传递
胎膜早破与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率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本院住院的胎膜早破孕妇(胎膜早破纽)及正常孕妇各48例(对照组)作为受试对象,分别于分娩后取胎膜行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组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胎膜早破组中,其破膜时间越长,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绒毛膜羊膜炎关系密切,且随破膜时间延长,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增高。
杨希娟王志强
关键词: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