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华
-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公民资格理论传统中的社会权利观念:有效性及其限度被引量:3
- 2006年
- 从观念到实践经过了长期的发展过程,F.H.马歇尔所开创的权利解释模式的公民资格理论传统对社会权利的分析呈现出一系列独有的特点。这种社会权利观念由于预设了对社会权利的历史主义理解,也能结合具体的制度实践,从而确保了它们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与解释能力,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发展的地方,如如何有效地达到权利与义务的平衡等,因而在具体应用时应有所鉴别。
- 王元华
- 关键词:社会权利有效性
- 对最佳生活方式的追问与探求——政治哲学基本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以对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以及近现代三个时期的政治哲学思想考察为背景,试图说明人们就"何为最佳生活方式"这一政治哲学基本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我们认为,古典政治哲学因追问什么是人类最好的生活方式而表达了对人的终极关怀;而自近代以来,政治哲学这一基本问题的隐没,使得政治哲学本身的存在也成了问题,这一趋向并没有随着20世纪后期政治哲学论争的"繁荣"而得以根本改变。
- 王元华张铭
- 关键词:自然法自然权利价值中立
- 古罗马时期整体主义政治眼光的转向——兼论古罗马时期的公民与国家关系被引量:1
- 2006年
- 古罗马时期整体主义政治眼光的转向,主要体现为对古希腊城邦时期那种建立在公民本位基础上部分与整体完全融合关系的突破。在由城邦国家走向世界帝国的变迁过程中,其各种社会结构的变革为这种转向提供了现实基础,而种族、文化的融合与世界主义思潮的兴起,则为其转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由这种转向所导致的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与后世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王元华李庆钧
- 关键词:古罗马时期整体主义个人主义公民
- 扬州城市化战略重点与模式优化被引量:1
- 2007年
- 城市化是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包括城市化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结构、城市化模式选择、城市化与“三农”问题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一个新阶段,各地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城市化或城镇化的战略规划。
- 徐善登王元华
- 关键词:城市化战略城市化发展城市化模式
- 政策偏好浅析被引量:5
- 2001年
- 探讨了分析政策偏好的途径选择 ,同时通过对我国政策偏好形成过程的初略考察 ,认为社会的利益表达与综合机制和权力运行机制是影响政策偏好的深层次结构性因素 ,而决策者个人价值取向只是影响政策偏好的次要因素。要使公共政策能更多地包容社会各利益团体的观点 ,体现更多人的偏好以寻求社会的支持与认同 ,关键还要着眼于深层次的结构性转变。
- 王元华李庆均
- 关键词:政策偏好公共选择
- 对罗尔斯差别原则的解读被引量:4
- 2006年
- 罗尔斯判定现代西方社会的精神状况是文化多元性的危机,他关注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社会的改善问题。差别原则的价值目标除了要谋求达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平等或者说是构建合法的不平等之外,还服务于构建一种公平有效的社会合作体系,以利于缓和自由与平等之间的价值冲突。尽管其差别原则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我们认为还是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借鉴意义。
- 王元华王甲成
- 关键词:正义社会保障
- 古罗马时期自然法思想的历史演变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古罗马时期自然法思想的历史演变可以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早期的自然法思想发展,基本上是处于对古希腊时期(包括希腊化时期)所确立的自然法传统的认识与了解这一阶段;中期通过西塞罗的努力,自然法的古典形态——自然主义自然法发展到了其顶峰,并深刻地影响古罗马的政治、法律思想及其实践;而在晚期,自然法的自然主义色彩不断淡化,为后来中世纪自然法的神学转向奠定了基础。
- 王元华张铭
- 关键词:古罗马自然法
- 评吉登斯的能动性政治观念——兼论国家与公民社会在社会福利发展中的双重性作用
- 2006年
- 着眼于现代性的全球化对西方福利国家实践所带来的影响,吉登斯提出了能动性政治观念以应对新的贫困与社会排斥问题,其操作思路主要体现于积极福利与社会投资型国家两个观念中。源于吉登斯对现代性的认识,其能动性政治观念对“福利国家的现代化”持有一种过于乐观的估计,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但它对我们思考国家与公民社会在社会福利发展中的双重性作用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王元华
- 关键词:公民社会社会福利
-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公共政策身份现象透析
- 2004年
- 以我国的社会结构转型为背景,对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存在的公共政策身份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将我国不同时期的公共政策身份区分为伦理身份、计划身份与团体身份。我国公共政策身份的显性化,主要是源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指导思想过于诉诸一种道德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并提供一条破除公共政策的强身份障碍可供探索的路径。
- 王元华李庆钧
- 关键词:公共政策身份社会结构
- 社会的政治基础——对政治学分析方法的一点思考被引量:1
- 2001年
- 本文对政治学分析的两种方法 ,即“分析政治的社会基础”与“分析社会的政治基础” ,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并通过分析我国公共政策过程特点 ,来进一步说明后一种政治分析方法的合理性。我们认为 ,确认后一种政治分析方法在政治学研究中的应有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 王元华李庆钧
- 关键词:政治基础公共政策过程政治学研究政治分析社会基础政治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