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贺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肿
  • 3篇引流
  • 3篇内血肿
  • 3篇微创
  • 3篇颅内
  • 3篇颅内血肿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瘤
  • 2篇早期微创
  • 2篇诊治
  • 2篇诊治分析
  • 2篇置管
  • 2篇置管引流
  • 2篇外伤
  • 2篇外伤性
  • 2篇外伤性颅内血...
  • 2篇微创治疗
  • 2篇颅脑

机构

  • 9篇安县人民医院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9篇周贺
  • 6篇郭静
  • 2篇吕杰
  • 1篇闫玉敏
  • 1篇戴刚
  • 1篇楚朝辉
  • 1篇王淑娟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临床医学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医学信息(手...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医学信息(内...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38例诊治分析
<正>我院神经外科2004年6月-2008年6月共收治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563例,发生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 cephalic hematoma,DTICH)38例(2.43...
郭林现周贺党建安王峰晓郭静
文献传递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总结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结果。方法分析8年间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平均病程28个月。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视力减退及局灶性功能障碍。CT:较小的病灶多无阳性发现。核磁共振:瘤周可见低信号环。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无血管占位征像。开颅手术治疗40例,随访6个月~7年。能正常工作32例,占80%,生活能自理8例,占20%。无死亡及复发。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生长缓慢的先天性脑血管畸形,以手术治疗效果为好,术中超声有助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准确定位,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党建安戴刚郭林现王峰晓周贺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核磁共振CT
CT定向软通道穿刺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CT定向软通道穿刺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CT定向软通道穿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ADL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颅内感染率、肺部感染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积水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定向软通道穿刺治疗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患者耐受性高、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周贺
关键词: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出血
四点三面法在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索四点三面法在颅内血肿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0例脑出血患者全部采用四点三面定位法行颅内血肿置管引流术。结果四点三面定位方法置管,引流管头端均在血肿靶心1 cm之内,而且引流管穿颅路径能通过血肿的长轴。180例患者的颅内血肿全部一次穿刺成功,术后复查CT,引流管均命中靶心,穿刺准确率达100%。结论四点三面法行颅内血肿置管引流,血肿靶心命中率高,置管的方向可控性强,为多通道最佳路径置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王峰晓闫玉敏郭林现周贺党建安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
腰大池置管引流联合物理降温治疗颅脑损伤术后脑膨出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联合物理降温治疗颅脑损伤术后脑膨出的效果。方法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联合物理降温治疗颅脑损伤术后脑膨出62例,其中单侧开颅50例,双侧开颅12例。结果 10~15 d后,脑膨出复位26例(41.9%),张力不高36例(58.1%)。6个月后应用GOS评定:良好16例(25.8%);轻残、生活基本能自理30例(48.4%);植物生存及重残6例(9.7%);死亡10例(16.1%),其中死于继发性脑干损伤及重型脑挫裂伤6例,合并肺部感染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全身衰竭2例。结论该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颅内压,缓解脑膨出,降低病死率及伤残率,是治疗颅脑损伤术后早期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党建安王淑娟楚朝辉郭林现周贺王峰晓郭廪郭静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膨出腰大池
超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正>我院于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对1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两种微创手术方法超早期治疗, 效果满意。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男92例,女70例,年龄40~82岁,平均61.2岁。有高血压病史15l例,高血压...
党建安郭林现周贺王峰晓郭静吕杰
文献传递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38例诊治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对38例DTIH患者按照初期头颅CT检查至CT复查或手术探查明确诊断为止,共分3个阶段(<6h4例、6~24h24例、24h~7d10例),年龄分组(<50岁12例、>50岁26例)分析发生原因、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结果手术治疗28例(73.68%),非手术治疗10例(26.32%),恢复良好26例(68.42%),中残6例(15.78%),重残3例(7.89%),死亡3例(7.89%)。结论DTIH多见于伤后24h(24/38例)。1周后罕见,本组病例未见发生。发生原因与受伤机制、年龄、入院初期不合理应用脱水剂及手术去骨瓣减压不当,降低颅内填塞效应有关。头颅CT动态检查是诊断DTIH的重要手段,及时正确诊断及处理是降低DTIH患者死亡和伤残率的关键。
党建安郭林现周贺王峰晓郭静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内血肿
经额部钻单孔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额钻单孔置管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12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5~72h采用经额部钻单孔置管引流,同时应用尿激酶溶化血肿。对血肿破入脑室者术后5d行腰大池置管引流配合治疗。结果该组病例术中血肿抽吸清除量达总量2/3以上者82例。术后复查CT血肿基本引流干净者第1天21例、第3天23例、1周59例。术前GCS评分9~15分者42例均存活,6~8分者61例中存活52例,3~5分者23例中存活7例。出院时治疗效果按GOS分级:良好42例(33.33%),轻残38例(30.16%),重残18例(14.29%),植物生存3例(2.38%),死亡25例(19.84%)。结论经额部钻单孔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简单易行,不受年龄限制,创伤小,意识恢复快,神经功能恢复好,死亡率低,适应于基层医院。
党建安郭林现周贺王峰晓郭静
关键词:血管瘤海绵状髓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
超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探讨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162例符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7h内采用锥颅置管血肿外引流术或小骨窗微侵袭开颅清除血肿术。结果 血肿全部清除50例,大部分清除112例;术后早期死亡15例(9.26%)。147例随访6-36月,前6月死亡6例。按ADL分级Ⅰ级30例(21.27%),Ⅱ级40例(28.37%),Ⅲ级42例(29.79%),Ⅳ级20例(14.18%),Ⅴ级9例(6.38%)。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创伤小,时间短,简单易行,死亡率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且快。
党建安郭林现周贺王峰晓郭静吕杰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锥颅小骨窗微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