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氟西汀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效果及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观察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氟西汀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及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情况。方法将2015年8月~2018年9月期间因晚期NSCLC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化疗,观察组加用氟西汀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用药模式下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抑郁症状缓解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细胞亚群中CD^(3+)、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K细胞水平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NSCLC患者进行常规化疗过程中,加用氟西汀进行抗抑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还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 王智李勇强孙志红景瑞军
- 关键词:抗抑郁治疗晚期T细胞亚群
- 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采用腋下小切口术治疗(小切口组),30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带管时间、引流量、杜冷丁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小切口组在术中出血量、带管时间、引流量、杜冷丁用量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创伤较小,疗效显著。
- 李勇强景瑞军
- 关键词:腋下小切口手术自发性气胸疗效
- 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与亚肺叶切除治疗Ⅰ期肺腺癌的疗效及肺功能保护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VATS)解剖性肺叶切除与亚肺叶切除治疗Ⅰ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Ⅰ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获得42对组间协变量均衡样本,其中42例接受VATS解剖性肺叶切除术(A组),42例接受VATS解剖性亚肺叶切除(B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生存情况,手术前、后测定肺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胸腔引流量显著少于A组(P<0.05)。术后3个月,B组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FEV1%),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均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的无瘤生存(DFS)时间、总生存(OS)时间及1年、3年、5年DFS率、OS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VATS解剖性肺叶切除术与亚肺叶切除术治疗Ⅰ期肺腺癌的近远期疗效相当,但后者能够更好地保护残肺功能。
- 李勇强孙志红王智
- 关键词:肺腺癌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功能
- 不同手术入路途径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血清Stathmin、VEGF-C表达及复发转移的影响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入路途径治疗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血清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将167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72例经左胸两切口(左胸—颈部)入路手术为L组,95例经右胸3切口(上腹部—右胸—颈部)入路手术为R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转移和术后生存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Stathmin、VEGF-C水平。结果:L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72h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淋巴结清扫数均明显低于R组(均P<0.05),两组术后引流时间、总住院时间、术中所见淋巴结转移数、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R0切除率为90.53%,与L组(86.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Stathmin和VEGF-C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R组显著低于L组(P<0.05)。R组3年累计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L组(34.74%vs 50.00%),而3年总生存率则显著高于L组(74.74%vs5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左胸两切口入路比较,经右胸3切口路径较左胸两切口路径具有更好的肿瘤切除完整性和淋巴结清扫彻底性,能够降低血清Stathmin、VEGF-C水平,降低复发转移率并改善术后生存情况。
- 孙志红李勇强陈鑫
- 关键词:胸中段食管癌复发转移STATHMINVEGF-C
- 老年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手术切除57例,其中全肺切除10例,肺叶切除46例,楔形切除1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8%。5年生存率为29.8%。结论:严格手术适应症及加强围术期处理,老年肺癌患者外科治疗就能取得较好效果。
- 景瑞军李勇强
- 关键词:老年肺癌外科治疗
- 临床干预对乳腺癌康复的效果评价
- 2011年
-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临床干预对于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法,经患者知情同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治疗方法(即术前、术后按疾病常规进行治疗及并认真下医嘱,监督患者实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干预,比较患者术后不适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产质量,评价临床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康复的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术后不舒适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生活自理、社交活动、心理状态、掌握疾病知识、积极参与治疗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干预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可供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 景瑞军李勇强蒙树勇许凡孙志红
- 关键词:临床干预乳腺癌
- 胃癌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术后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两种胃癌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非离断式食管空肠改良Roux-en-Y吻合术(URY组)和空肠ρ袢代胃术(PRY)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胃镜、胃肠钡餐透视及营养指标检测情况,探讨两种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进食量、进食次数以及R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RY术相对PRY而言,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良好、保持肌电传导连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勇强景瑞军蒙树勇许凡孙志红
- 环抱式爪形肋骨接骨板治疗连枷胸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环抱式爪形肋骨接骨板治疗连枷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7例连枷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外固定组(22例,传统外固定包扎法治疗)与内固定组(25例,环抱式爪形肋骨接骨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内固定组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外固定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外固定组(P<0.05)。治疗后1个月,内固定组的FVC、PEF、FEV1/FVC、MMEF均显著高于外固定组(P<0.05)。T2时,两组患者的CI、CVP及HR均优于T1时,且内固定组优于外固定组(P<0.05);T3时,两组患者的CI、CVP及HR均优于T1和T2时,且内固定组优于外固定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均降低,且内固定组低于外固定组(P<0.05)。结论环抱式爪形肋骨接骨板治疗连枷胸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血流动力学及生命质量,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李勇强
- 关键词:连枷胸
- 带针胸管法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效果
- 2019年
- 目的探讨带针胸管法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带针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置管完成时间、肺复张时间及引流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两组患者CRP水平均升高(P<0.05);术后3、5d,两组患者CRP水平逐渐降低(P<0.05);术后1、3、5d,观察组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针胸管法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置管完成时间、肺复张时间及引流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缓解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 李勇强
- 关键词:创伤性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
- Caspase-3、ADAM10在肺癌中表达与生物学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Caspase-3和ADAM10在肺癌中表达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择肺癌石蜡包埋标本80例与同期正常肺组织20例,分别进行免疫染色检验,一抗分别为兔抗人多克隆抗体ADAM10和Caspase-3。结果 ADAM10和Caspase-3在正常肺组织和肺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和50%。经过调查显示,ADAM10和Caspase-3在腺癌中的表达水平较鳞癌和小细胞癌低,同时在转移的肺癌表达水平也比较低。结论 Caspase-3、ADAM10在肺癌中表达都受到抑制,阳性率降低,可能与患者肿瘤的病理特点与转移情况有关,可作为预测肺癌发生发展的指标之一。
- 景瑞军李勇强
- 关键词:CASPASE-3ADAM10肺癌生物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