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苒光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顺德桂洲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X线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性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血肿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影像
  • 1篇影像特点
  • 1篇预后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内血肿
  • 1篇平片
  • 1篇中青年

机构

  • 4篇顺德桂洲医院
  • 1篇顺德第一人民...

作者

  • 4篇李苒光
  • 3篇欧鸿儒
  • 2篇贾红明
  • 2篇梁康全
  • 1篇崔冰

传媒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T在颅内血肿脑室穿刺引流术的应用价值
2006年
目的探讨CT在颅内血肿微创针脑室穿刺引流术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41例行微创针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前做CT定位和术后CT复查评价,41例中基底节区脑出血27例,丘脑出血14例,血肿量35~80ml,18例破入脑室成铸形血肿,全部发生急性梗阻性脑室扩张。结果血肿清除时间最快24h,最慢72h。术后24h清醒16例,死亡10例,2例术后有活动性出血行手术开颅清除血肿,其中8例术后有后遗症。结论CT定位可准确估计出血部位及选择最佳适应证及穿刺时间,CT复查对估计预后和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指导意义。
欧鸿儒李苒光梁康全
关键词:微创穿刺引流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螺旋CT在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螺旋CT用于肿瘤性肠梗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6月经手术证实为肿瘤性肠梗阻且术前均行腹部x线平片和CT扫描两种检查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两种诊断方式在梗阻诊断率、梗阻病因诊断率、梗阻部位诊断率以及绞窄的诊断率上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CT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TNM分期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螺旋CT用于诊断肿瘤性肠梗阻效果显著,且能够有效提高梗阻诊断率,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
张冠业贾红明李苒光欧鸿儒
关键词:螺旋CTX线平片肿瘤性肠梗阻
多层螺旋CTPA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价值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肺动脉栓塞(PE)进行多层螺旋CTPA检查并分析其表现。结果:20例中,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叶肺动脉显示率100%,段肺动脉显示率90%,亚段肺动脉显示率63.5%。左右肺动脉栓塞4支,叶肺动脉栓塞25支,段肺动脉栓塞72支,亚段肺动脉栓塞41支。PE的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充盈缺损,其中肺动脉完全阻塞3例,中心性充盈缺损7例,偏心性充盈缺损14例,附壁充盈缺损6例;间接征象有肺梗死灶2例,肺纹理稀疏5例,胸腔积液8例。结论:多层螺旋CTPA是一种无创、可靠和有效检查方法,并能明确诊断肺动脉栓塞。
贾红明崔冰李苒光
关键词:肺动脉肺栓塞血管造影术
中青年急性脑出血的CT影像特点及其预后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脑出血的C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中青年急性脑出血的CT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其预后评估。【结果】中青年急性脑出血显示血肿部位以脑叶为主37例(44.0%),其次基底节31例(36.9%);血肿量按小型血肿(<20ml)、中型血肿(20~40ml),大型血肿(>40ml)分类,大型血肿(>40ml)占51.2%;破入脑室系统48例(57.2%);死亡病例为11例(13.1%),均合并阻塞性脑积水且死于急性期(24h)内。【结论】中青年急性脑出血具有出血量大,破入脑室几率高,合并阻塞性脑积水易造成死亡,颅脑CT扫描检查对中青年急性脑出血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对估计预后和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苒光欧鸿儒梁康全
关键词:急性病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