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君兰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理
  • 3篇肿瘤
  • 3篇静脉
  • 3篇干预
  • 2篇心理干预
  • 2篇社会功能
  • 2篇晚期
  • 2篇芦荟
  • 2篇静脉炎
  • 2篇护理
  • 2篇PICC
  • 1篇导管
  • 1篇毒副反应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学理论
  • 1篇心理状况
  • 1篇学理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机构

  • 8篇内江市第二人...

作者

  • 8篇袁君兰
  • 2篇李长英
  • 1篇左焕
  • 1篇蔡红梅
  • 1篇黄益
  • 1篇罗艳

传媒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四川生殖卫生...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心理干预对晚期肝癌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通过心理问卷和临床观察,将60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临床治疗和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临床治疗,对两组前后进行心理计分评估。
查桂容袁君兰
关键词:心理干预肝癌依从性
晚期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通过心理问卷和临床观察,将60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临床治疗和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临床治疗,对两组前后进行心理计分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情绪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袁君兰
关键词:肿瘤患者心理干预心理状况
健康管理模式对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对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肿瘤化疗患者105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毒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16%和16.23%(χ~2=44.04,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重度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8%和3.07%(χ~2=8.232,P=0.004)。结论健康管理模式对肿瘤患者化疗全程的身、心、灵全面管理,可明显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促进化疗顺利进行,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袁君兰李长英钟吉华罗艳
关键词:健康管理肿瘤化疗毒副反应
PDCA护理在降低老年肿瘤病人PICC相关性感染和不良事件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分析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PDCA)护理模式在降低老年肿瘤病人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将108例行PICC置管的老年肿瘤病人随机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PDCA护理模式。比较2组病人PICC相关性感染和不良事件发生等情况。结果:干预组PICC相关性感染和非计划性拔管、机械性静脉炎、导管脱落及导管堵塞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1.11%)较对照组(53.70%)明显降低(P<0.01)。干预组病人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依从性和满意度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干预组病人对护理人员PICC操作技能、沟通能力、护理态度、责任心及对PICC意外事件处理能力等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PDCA护理模式可明显降低老年肿瘤病人PICC相关性感染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增加导管留置时间,亦能促进病人满意度的提高,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尹丽邱家英袁君兰蔡红梅李俊英
关键词: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老年肿瘤
芦荟胶外涂预防康莱特致静脉炎及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芦荟胶外涂防治输注康莱特所致静脉炎及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注康莱特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实验组患者在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康莱特时将芦荟胶涂搽于留置针输液穿刺点上方的皮肤上;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4d 30例,占73.17%,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4 d 21例,占51.22%。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康莱特时外涂芦荟胶可明显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并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左焕邱家英袁碧芳袁君兰
关键词:芦荟胶康莱特静脉炎留置时间
芦荟防治PICC置管后静脉炎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估芦荟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后静脉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ICC置管的132例患者,按置管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置管当天给予新鲜芦荟汁涂擦置管静脉,对照组置管24h后予50%硫酸镁湿热敷置管静脉,比较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然后将出现静脉炎的1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芦荟捣碎外敷,B组给予50%硫酸镁湿热敷,观察A、B两组静脉炎的疗效。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是5.97%和20.00%(2=5.788,P=0.016)。A组和B组静脉炎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100.00%和44.44%(2=8.232,P=0.029)。结论芦荟对PICC所致静脉炎防治作用较好。
袁君兰黄益李长英林代琼
关键词:芦荟PICC静脉炎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PANSS和BPRS总分及阳性、阴性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半年随访时,试验组社会功能各因子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促进精神病性症状消失,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命质量。
袁君兰
关键词: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
抑郁症的转化性干预
2009年
抑郁症是以情感或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疾病.显著而持久的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可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疾病负担源^[1]。本研究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转化性干预,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实现自我治愈。
袁君兰
关键词:抑郁症社会功能恢复疾病负担心理学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