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涛
-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郫县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辨证论治结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论治结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川崎病患儿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38例。西药组患儿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联合组患儿显效17例(44.74%),有效19例(50.00%),无效2例(5.26%),总有效率为94.74%;西药组患儿显效12例(31.58%),有效15例(39.47%),无效11例(28.95%),总有效率为71.05%。联合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联合中医辨证论治小儿川崎病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退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邓涛何善辉钱涪屏赖燕
-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辨证论治小儿川崎病
- 光疗联合白蛋白治疗足月新生儿重度黄疸的疗效观察与评价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光疗联合白蛋白治疗足月新生儿重度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新生儿重度黄疸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光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光疗+白蛋白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TBIL、IBIL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疗联合白蛋白治疗足月新生儿重度黄疸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刘启洁何善辉邓涛李娅
- 关键词:光疗白蛋白新生儿黄疸
- 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究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近3年在我院确诊手足口病及非感染性疾病就诊的患儿150例,对照组为非感染性疾病就诊的患儿75例,试验组确诊手足口病患儿75例,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儿家长进行调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职业、卫生条件、卫生习惯、是否曾患手足口病、家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近1周是否与其他儿童共用玩具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散居(65.33%)、卫生条件不良(66.67%)、卫生习惯不良(68.00%)、曾患手足口病(26.67%)、家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缺乏(38.67%)、近1周与其他儿童共用玩具(7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散居(32.00%)、卫生条件不良(40.00%)、卫生习惯不良(34.67%)、曾患手足口病(1.00%)、家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缺乏(12.00%)、近1周与其他儿童共用玩具(44.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比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发现儿童发生手足口病主要受卫生情况、家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掌握等情况的影响。
- 邓涛何善辉钱涪屏赖燕
- 关键词:发病手足口病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效果观察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观察研究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提高重症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24h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治疗1w后,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4h后,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w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重症新生儿肺炎治疗效果好,可以帮助患儿恢复肺的通气换气功能,使患儿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 刘启洁钱涪屏曾丽娜邓涛
- 关键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重症肺炎新生儿血气分析
- 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及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方法:选择进行治疗的儿童哮喘患者12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措施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单纯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试验组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严密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儿在使用药物治疗半个月、1个月后的肺功能状况明显差于试验组患儿使用药物治疗半个月、1个月后的肺功能状况,在临床上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小儿哮喘,具有显著有效的临床效果,可以在临床上广泛的使用与推广。
- 邓涛何善辉唐建军李维维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受体激动剂小儿哮喘
- 维生素A、E缺乏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研究维生素A、E缺乏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影响情况以及分析维生素A、E缺乏可能原因.
方法:通过对222例儿童按要求分为四组并给予血清维生素A、E水平检测及日常膳食及维生素补充情况等调查,统计并分析各组儿童...
- 何善辉冯圣芳肖刚毛羽邓涛赖燕唐建军钱涪屏刘启洁李娅李维维曾丽娜
- 关键词:维生素A维生素E
- 文献传递
- 小儿血栓性微血管病20例临床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小儿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0例小儿TM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疾病类型、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效果和预后情况,总结小儿TMA的主要临床特征。结果 (1)本组20例TAM患儿肾损害中少尿、无尿和消化系统中恶心、呕吐为最常见临床表现,均占12例(60.00%),其次为水肿10例(50.00%),此外,TAM患儿还可表现有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等相关临床症状;(2)Hb、RBC和PLT降低,BUN、UA、C及LDH升高及骨髓穿刺中红系增生活跃均为TAM患儿的共同特点;(3)本组20例TAM患儿中,14例患儿予血浆置换或血液透析等治疗后病情均明显好转,临床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其中2例患儿病情较前稍好转后出现头痛、抽搐及反应迟钝等神经系统相关临床症状,其中1例最终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另1例予相应治疗后好转,余6例行腹膜透析治疗患儿均在治疗5~12月后基本治愈。结论 TAM患儿中HUS较为多见,且HUS与TTP易混淆,容易发生误诊情况,临床医生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予以治疗,改善患儿预后情况,提高TMA诊治水平。
- 曾丽娜何善辉刘启洁赖燕邓涛
- 关键词:小儿血栓性微血管病
- 血清IL-10水平与脑损伤及预后的关系以及NDT对其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动态观察胎儿脐血、新生儿、脑瘫(cerebralpalsy,CP)患儿血清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脑损伤及预后的关系;观察神经发育疗法(NDT)对脑瘫患儿IL-10水平的影响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项量化评价NDT治疗前后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变化的影响;探讨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的Th2型细胞因子IL-10和GMFM-88项对NDT治疗脑瘫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病例-对照的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别检测脑瘫组NDT治疗前后和脑瘫高危因素胎儿脐血病例组、新生儿病例组的血清IL-10水平,GMFM-88项对NDT治疗前后脑瘫惠儿粗大运动功能进行量化评估。结果:NDT治疗前脑瘫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其对照组(P〈0.01);NDT治疗后脑瘫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其对照组、NDT治疗前脑瘫组(P〈0.01);CP高危因素胎儿组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其对照组,CP高危新生儿组及NDT治疗后脑瘫组(P〈0.01);CP高危因素新生儿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其正常对照组、NDT治疗前脑瘫组(P〈0.01);脑瘫NDT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与CP高危因素新生儿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后者较高;脐血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较新生儿对照组及脑瘫对照组高(P〈0.05);NDT治疗后脑瘫组GMFM-88项分值明显高于NDT治疗前(P〈0.01)。结论:胎儿在宫内既存在细胞毒免疫反应亢进,又存在局部体液免疫反应明显减弱,与急、慢性宫内感染所致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宫内缺氧缺血、围产期感染有关;IL-10在发挥抗炎效应的同时,其内源性消耗量超过合成量所致,这是脑瘫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NDT可促进内源性IL-10的合成和分泌,这也是粗大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机制之一;GMFM能够客观评价脑瘫NDT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
- 邓涛何善辉钱涪屏刘启洁唐建军
- 关键词:白介素-10脑损伤神经发育疗法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中医病机及普米克令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分析普米克令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92%,显著优于对照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气促及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8%,显著低于对照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邓涛
- 关键词:普米克令舒阿奇霉素小儿支原体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