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靖
-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池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安徽池州地区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了解池州地区ABO新生儿溶血病(ABO-HDN)的实验室检测现状,分析血清学三项试验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患儿进行ABO血型鉴定和血清学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结果患儿A、B、O、AB血型比例分别为29.13%、31.09%、37.82%、1.96%;患儿ABO-HDN阳性率为22.41%(80/357),A、B血型患儿ABO-HDN阳性率分别为38.46%(40/104)、36.04%(40/111);ABO-HDN的发生率与新生儿A或B型的型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96%(7/357)、4.76%(17/357)、22.41%(80/357)。结论血清学三项试验是诊断ABO-HDN的主要依据,以抗体释放试验结果阳性率最高。临床考虑新生儿溶血的患儿应及早做ABO-HDN筛查,明确诊断及早处理。
- 王从刚陈靖包建国朱书奇荣发芝桂秀芳毛雨生
- 关键词:ABO新生儿溶血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
- 浅析临床输血管理及规范输血病历书写被引量:12
- 2016年
- 输血治疗是临床抢救生命的一种特殊手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包括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由此,2012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对医疗机构在实施临床输血治疗过程中真正做到科学用血,合理用血及对临床用血管理更为严格。而"输血治疗"的病历,则是实施临床输血的原始记录,可为输血医疗事故或纠纷提供是非认定,是输血过程的法律依据。
- 包建国陈靖
- 关键词:输血管理输血风险
- 池州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分布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研究池州地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li)和肺炎克雷伯菌(K.pn)质粒编码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分布情况。方法收集大肠埃希菌152株,肺炎克雷伯菌36株,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规定的ESBLs表型筛选和确证试验,确定本地区ESBLs的发生率,并通过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应、及核酸电泳分析上述菌株所携带的耐药基因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本地区17.1%的大肠埃希菌27.7%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其中大肠埃希菌耐药质粒编码TEM型,SHV型和非TEM,SHV型基因的百分率分别为:65.4%,26.9%,7.7%,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20%,40%,40%。结论本地区临床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严重,且其耐药表型也不尽相同。临床上严格控制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已经刻不容缓。
- 王细宏罗飞陈靖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
- 近3年输血不良反应回顾分析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回顾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输血及有效避免输血不良反应提供帮助。方法查阅近3年输血不良反应资料,记录输血人次及输血不良反应类型,比较不同血液制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悬浮红细胞及血浆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类型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 553人次输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4例,发生率0.14%,输血不良反应以发热反应、过敏反应为主。悬浮红细胞主要引起发热,血浆主要引起过敏,悬浮红细胞及血浆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多种影响因素,难以完全避免,科学合理用血,加强输血管理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 王从刚陈靖包建国朱书奇荣发芝桂秀芳毛雨生张森
-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输血安全
- 受血者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输血前检测受血者传染病标志物,明确临床诊断,避免因输血造成的医疗纠纷。方法:输血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对受血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检测。结果:1传染病标志物总阳性率为13.59%;2HBs Ag阳性率为11.97%,Anti-HCV阳性率为0.41%,Anti-TP阳性率为1.12%,Anti-HIV阳性率为0.10%;3男性HBs Ag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Anti-HCV阳性率和Anti-T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986例受血者中混合感染2例。结论:通过对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有利于患者的治疗,避免因输血造成的医疗纠纷,同时防止交叉感染。进一步加强了输血管理,保证输血安全。
- 王从刚陈靖胡义忠吴芬
- 关键词:受血者传染病标志物输血安全
- IgG型抗-D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1例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Ig G型抗-D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试验诊断。方法患儿血液标本进行溶血病3项试验检测、抗体筛查和鉴定试验、血清游离抗体效价测定;产妇血清进行抗体筛查和鉴定试验、血清抗体效价测定。结果产妇Rh阴性,患儿Rh阳性;患儿溶血病3项试验均为阳性;患儿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阳性且鉴定为lg G抗-D,效价为128;产妇血清不规抗体筛查试验阳性且鉴定为Ig M+Ig G抗-D,血清中Ig M抗-D效价为4,Ig G抗-D效价为512。结论对新生儿溶血病3项试验和母婴血型的结果要综合分析,发现母婴Rh血型不合时,应在游离、释放试验中加入相应的A、B和O细胞以排除ABO溶血病,必要时加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试验,避免抗体漏检造成溶血类型诊断错误。
- 毛雨生陈靖王从刚汪意珍吴静
- 关键词:IGG抗-DRHD阴性新生儿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