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兵
-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直肠癌术后急性结肠假性肠梗阻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急性结肠假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5月至2008年11月诊治的5例急性结肠假性肠梗阻(ACPO)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ACPO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结果ACPO患者腹胀突出而腹痛相对较轻,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发热,可少量排便排气,易与机械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混淆。腹部X光平片显示结肠胀气明显,液气平面少见。早期予全肠道动力药—莫沙比利、新斯的明治疗疗效较好。结论ACPO的临床表现具有相对的特点,尽早予全肠道动力药—莫沙比利、新斯的明治疗疗效较好。
- 彭超袁万顺陈卓罗兵刘春陈世杰
- 关键词:术后
- 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防治
- 2009年
- 目的:探讨降低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方法。方法:本组14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观察组综合采用皮瓣与胸壁固定加Y型管负压引流的预防皮瓣下积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并比较二者皮瓣下积液发生率。结果:观察组6例发生皮瓣下积液(8.6%)。对照组15例发生皮瓣下积液(21.4%)。结论:改进手术方式加皮瓣与胸壁固定加Y型型管负压引流的新方法治疗乳腺癌,可以有效的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
- 罗兵刘春
- 关键词:乳腺癌皮瓣下积液
-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的外科治疗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一期切除吻合52例,一期切除近端造瘘远端封闭、二期吻合15例,直接造瘘13例。结果全组患者无死亡及腹腔感染,一期切除吻合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结论左半结肠及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患者,经积极地围手术期处理,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 罗兵刘春彭超陈卓陈世杰
-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一期切除吻合
- 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筛选胃癌血清标志物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及其配套蛋白质芯片筛选胃癌生物学标志物,初步探讨建立的诊断模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美国Ciphergen公司研制的蛋白指纹图谱仪和蛋白质芯片检测40例胃癌患者、20例胃溃疡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蛋白质的相对含量,用SPSS 11.5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筛选标志物,建立诊断模型。结果在正常人中未发现差异蛋白质峰表达;胃溃疡患者中仅1例有差异蛋白质峰表达,质荷比分别为5910和4095;在胃癌中共发现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质峰表达,质荷比分别为:3300、5329、4095、5910和8691。筛选质荷比为4095、5910和8691建立诊断模型,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和97.5%。结论蛋白指纹图谱技术在胃癌的早期诊断及筛选生物学标志物方面有很大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 刘春徐亮韩海彬杨建碧罗兵彭超
- 关键词:胃癌蛋白质组学血清标志物
- 用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筛选胃癌血清标记物的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胃癌治疗效果较差,总的5年生存率仅为20%~40%,进展期Ⅲ期和Ⅳ期的5年生存率几乎为0。因此,从血清中寻求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用于胃癌的诊断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难题。为此,我们设计了该研究,以探讨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
- 刘春徐亮韩海彬杨建碧罗兵彭超
- 关键词:血清标记物蛋白指纹图谱胃癌诊断生物学标志物
- 口服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口服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分析74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口服泛影葡胺后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41例患者在注入泛影葡胺后12-24h内症状缓解或消失,8例在24-36h症状缓解或消失,15例在24-36h梗阻症状缓解或消失,10例于36-48h接受手术。结论口服泛影葡胺对梗阻部位、性质的诊断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梗阻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罗兵
-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口服泛影葡胺症状缓解手术时机梗阻部位
- 高龄结直肠癌合并COPD的治疗体会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龄结直肠癌合并COPD患者手术的围术期处理,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56例75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合并COPD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5例,支气管痉挛3例,肺部感染伴Ⅱ型呼吸衰竭2例,吻合口瘘3例,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死亡1例,55例痊愈出院。结论:高龄结直肠癌合并COPD患者肺功能明显减退,免疫及应激能力低下,手术危险性大。术前全面了解及准确评估肺功能,高度重视和积极的围术期处理,能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 彭超袁万顺罗兵
- 关键词:老年病结直肠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手术
-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外科治疗体会(附44例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确诊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44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行保留回盲部的结肠次全切除术15例,行切除回盲部的回肠乙状结肠下端吻合术25例,全结肠切除术2例,结肠部分切除术2例。结果: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均证实结肠肠间神经节细胞减少变性或缺如。盲肠直肠吻合术后3月患者大便次数多数1-4次/日,平均2.3±1.1次/日,回肠乙状结肠下端吻合术后3月患者大便次数多数1-5次/日,平均2.5±1.2次/日,全结肠切除术后为3-8次/日,结肠部分切除术后为1-2次/1-2日。结论:结肠次全切除术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有效方法,保留回盲瓣的结肠次全切除术与切除回盲部回肠乙状结肠下端吻合术疗效无显著差异。
- 彭超徐加鹤陈卓罗兵
- 关键词:便秘结肠慢传输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