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睿
- 作品数:17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胰岛素泵治疗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住院天数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大多病变严重,表现为多支病变或(和)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为患者建立血运重建的重要治疗措施,但术后患者存在难治性高血糖,如何控制好围手术期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胰岛素泵治疗在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泵治疗与传统的降糖治疗相比对改善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糖控制及住院天数的影响。
- 冯新星王宣姜睿尹朝华刘芳环吕锋许建屏陈燕燕
- 婴幼儿心脏病术后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的治疗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总结小儿心脏外科术后并发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的原因、治疗策略及经验。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共发生3例心脏术后并发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均根据临床表现、胸片及超声确诊,经内科治疗及外科手术缓解或解除梗阻。结果2例患小儿科手术解除梗阻后均恢复了上腔静脉血流,胸腔积液于解除梗阻后减少,循环稳定,另1例不全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是小儿心脏外科少见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新生儿低体重患儿中,由于其所致后果严重,应积极给予外科解除,并应注意预防产生上腔静脉梗阻的常见原因如血块及止血材料的压迫、上腔静脉荷包缝合及插管避免损伤上腔静脉内膜,同时预防深静脉所致的血栓。
- 姜睿闫军李守军胡盛寿罗国华王强史艺
- 关键词:上腔静脉梗阻心脏外科手术
- 双心室矫治术治疗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总结右心室双出口(DORV)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AVSD)的双心室解剖矫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0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4例DORV-AVSD患者施行双心室解剖矫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6个月~31岁。患者均行双心室解剖矫治术,经右心房和右心室切口,疏通右心室流出道,分隔并成形房室瓣,采用"逗号状"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同时构建通畅的左心室流出道,自体心包闭合Ⅰ孔房间隔缺损,用心包或跨瓣环补片加宽右心室流出道。结果 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0例患者中,住院死亡5例,其中术中不能脱离体外循环3例,不能脱离呼吸机2例;住院时间23~105 d,住ICU时间5~90 d,机械通气时间1~52 d。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例患者中,无住院死亡,术后未发生并发症;住院时间21~41 d,住ICU时间4~21 d,机械通气时间1~7 d。随访9例,随访时间6~2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无流出道残余梗阻。结论 DORV-AVSD患者可一期行双心室矫治术,近年来手术效果明显提高。
- 姜睿闫军李守军罗国华王强郭岩
- 关键词:右心室双出口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 胰岛素泵治疗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住院天数的影响
- 冯新星王宣姜睿尹朝华刘芳环吕锋许建屏陈燕燕
- 存活心肌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远期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作用
- 冠心病治疗从不同病理基础、不同阶段以及疾病的个体出发,形成了从内科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到外科手术治疗的全方位治疗原则。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接受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从中获益。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如何选择治疗策略,远期...
- 姜睿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不良事件预后因素
- 文献传递
- 冠状动脉3支供血区域心肌存活状态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3支血管支配区域的存活心肌的情况与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999-01-01-2005-12-31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包括缺血所致二尖瓣的乳头肌功能不全需要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及室壁瘤手术),且术前进行了同位素SPECT存活心肌试验的冠心病患者。排除院内死亡患者后,共709例进入了本研究。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调阅上述患者核医学资料,以心室17节段对术前心肌灌注和代谢(存活)情况进行半定量评分并进一步得出量化结果,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所支配区域的灌注和存活情况。并结合其他潜在危险因素,通过COX多因素分析的统计手段探寻心肌灌注、存活情况与事先选定的远期心脏不良事件(心因性死亡、再次入院以及复合终点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3.43±2.42)年。COX多元分析表明:前降支支配区、回旋支支配区的存活心肌情况是远期心源性死亡、远期再入院的独立保护性因子;回旋支支配区域的心肌存活情况同时还是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保护性因子。结论:通过引入核医学中关于心肌存活的指标,结合其他相关因素,以左心室3支冠状动脉支配区域的同位素灌注/代谢的情况为着眼点,发现左心室前降支支配区、回旋支支配区域的存活心肌情况是影响远期预后的重要的独立相关因素。对于前壁部分心肌梗死的患者,注重前降支再血管化的同时,亦应充分重视回旋支的充分再血管化,这对于远期预后有重要意义。
- 姜睿胡盛寿田月琴何祚祥郑哲王巍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存活心肌心脏不良事件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经静脉桥血管注射尼卡地平后桥血管流量的影响研究
- 2019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中经静脉桥血管注射尼卡地平后桥血管流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于阜外医院心外科一个病区行冠脉旁路移植术中经静脉桥注射尼卡地平后患者桥血管流量的变化。结果经静脉桥血管注射尼卡地平患者共计87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11例,年龄在39~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4±10.0)岁。尼卡地平经静脉桥注射前、后静脉桥血管平均流量分别为(33.7±8.7)ml/min、(56.2±15.3)ml/min(n=195,P<0.05);左胸廓内动脉桥血管平均流量前后分别为(24.8±6.8)ml/min、(34.6±7.6)ml/min(n=85,P<0.05)。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分组经静脉桥血管注射尼卡地平后桥血管流量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冠脉非弥漫病变组与弥漫病变组分组经静脉桥血管注射尼卡地平后桥血管流量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脉旁路移植术中经静脉桥注射尼卡地平后患者桥血管流量明显增加。经桥血管注射尼卡地平是一种冠脉旁路移植术中改善桥血管流量简易、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蒋钦黄克力孙寒松杨研吴红斌楚军民张岩姜睿胡盛寿
- 关键词:尼卡地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功能性单心室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管理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otal cavopulmonany correction,TCPC)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的术后管理经验。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共行TCPC手术60(男43,女17)例;年龄(5.5±1.7)岁,体质量(18±4) kg。术前脉搏血氧饱和度(80±7)%,血色素(181±17) g/L。术前射血分数(EF)(64±7)%,平均肺动脉指数(371±234) mm2/m2,Mcgoon比(2.2±0.7),术前平均肺动脉压(12±4) mmHg。60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并行辅助下手术,5例因同期行心内畸形矫治需阻断主动脉。心外管道为直径18-22 mm Gore-tex血管,术毕开窗25例(42%)。为保证患者术后顺利恢复,治疗方面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降低肺血管阻力。②保证足够的容量负荷。③增加心肌收缩力。④控制心律失常。⑤妥善处理胸腔积液。⑥术后常规抗凝。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有2例(3%)死亡。55例并行循环手术患者体外循环时间(112±52)min。5例患者需要停循环修补心内畸形,主动脉阻断时间30-52min。呼吸机使用时间(19±6) h。术后住ICU时间(5.1±2.1)d。术后胸液引流时间(15±12)d。术后住院天数(24±12)d。本组患者术后10例出现低心排综合征。5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或血液滤过治疗,其中2例死亡,余治愈出院。20例出现顽固性胸腔积液(胸引时间大于2周),25例乳糜试验阳性,1例患儿出现蛋白丢失性肠病,最终并发肺部感染死亡。4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心律表现为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等,其中1例难以矫治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导致低心排、多脏器衰竭、死亡。10例并发术后肺部感染。所有存活患儿术后腔静脉压力下降明显[(12±4) mmHg vs.(9±3) mmHg,P〈0.05],氧饱和度改善明显[(80±7)% vs.(97±4)%,P〈0.01],血色素恢复正常[(181±17) g/L vs.�
- 张雅娟李巅远闫军王强闫鹏姜睿
- 关键词:心脏病先天性监护
- 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并发症的中远期结果
- 目的:回顾性研究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房缺)和室间隔缺损(室缺)介入封堵失败或出现严重并发症需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总结外科干预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并对中远期结果进行随访。方法:收集1999-06至2013-01间因房缺、...
- 李巅远李轩姜睿闫鹏王强李守军闫军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失败后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总结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等简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失败后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因介入封堵并发症而需外科手术的2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通过电话及门诊复查随访,复查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记录每位患者的随访结果。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年龄3.0~67.0岁,平均(18.8±17.9)岁。外科手术距离介入手术的中位时间为14天(2小时-5年),中位住院天数10(7—21)天,中位体外循环时间为67(0—206)min,中位阻断时间为40(O~90)min,中位呼吸机时间8.5(2.0—88.0)h,中位ICU时间1(1~6)天。随访7.0—182.4个月,平均(93.0±49.3)个月。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先天性心脏病(CHID)的介入封堵治疗总体是安全可靠的,但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并由操作熟练的介入医师完成。若出现复杂并发症,尽早进行外科手术干预,手术结果满意。建议介入封堵术后的患者应定期随访。
- 李轩高伟邱家伟闫军姜睿闫鹏李巅远
-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介入封堵心脏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