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肝炎
  • 9篇病毒
  • 8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6篇慢性
  • 5篇亚临床
  • 5篇亚临床肝性脑...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 5篇脑病
  • 5篇肝性
  • 5篇肝性脑病
  • 5篇肝炎病毒
  • 4篇数字连接试验
  • 4篇慢性乙型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基因
  • 4篇基因型
  • 4篇病毒复制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病毒基因

机构

  • 10篇东莞市石龙人...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东莞市疾病预...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张丽华
  • 5篇崇雨田
  • 4篇舒欣
  • 4篇庄鹏
  • 3篇韩思源
  • 2篇王燕
  • 2篇梅咏予
  • 1篇潘伟彪
  • 1篇罗瑞红
  • 1篇钟新光
  • 1篇张泽武
  • 1篇邓念强
  • 1篇吴福全
  • 1篇李伟娜
  • 1篇刘志权
  • 1篇罗瑞虹
  • 1篇张巧利
  • 1篇刘瑾
  • 1篇黎景宜
  • 1篇莫燕荷

传媒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3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定量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标记物HBeAg的关系,了解14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350例不同类型慢性HBV感染者的肝功异常情况、HBeAg标记物以及HBV—DNA定量,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BeAg阳性病例HBV—DNA阳性率89.9%,阴性病例阳性率40.7%。HBeAg阳性组HBV—DNA含量显著高于阴性组(P=0.000);HBeAg阳性组中,肝功正常组与肝功异常组HBV—DNA含量没有差异(P=0.110);HBeAg阴性组中,肝功异常组HBV—DNA含量显著高于肝功正常组(P=0.000)。结论:HBeAg和HBV—DNA只要有1项阳性就应考虑其具有传染性;HBeAg阴性且HBV—DNA含量高者易出现肝功异常,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张丽华邓瑞莲
关键词:病毒复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肝功能
未经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的动态观察被引量:5
2008年
张丽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病毒复制
数字连接试验等对亚临床肝性脑病诊断的意义被引量:5
2003年
选择无肝硬化基础的肝功能衰竭患者,检测其并发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情况,以了解肝功能与SHE的关系.
张丽华崇雨田庄鹏张伟东梅咏予舒欣
关键词:数字连接试验亚临床肝性脑病
广东省东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东莞地区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检测HBVA~F基因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HBV DNA定量。结果在295例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HBV基因型247例(83.7%),其中HBV基因C型占62.3%(154/247)、B型15.4%(38/247)、D型6.9%(17/247)、B/C混合型4.9%(12/247)、C/D混合型5.3%(13/247)、B/D混合型5.3%(13/247),48例未检出基因型;基因C型感染者之间无性别差异(x2=0.043,P>0.05);各基因型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无显著性相差,但与48例未检出基因型者比,后者HBV DNA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检测HBV基因型具有特异、敏感、简单和实用的特点,东莞地区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混合型比例相对较高,HBV复制强弱与病毒基因型无关。
张丽华任瑞庆叶锦俊韩思源陈婉婵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基因型核酸杂交聚合酶链反应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56例流行病学和临床学分析被引量:25
2009年
目的了解学校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将56例确诊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资料录入EPIDATA数据库,采用STATA软件分析其流行病学和临床学特点,采用RT—PCR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为同一小学学生,5例为密切接触者,发病高峰为2009年6月18日和19日。患者从发病至就诊、发病至入院、病程及住院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0、2、6和7d。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56例、咳嗽54例、咳痰31例、扁桃体肿大25例和咽痛18例。合并症的发生率为10.7%(6例),主要为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发病后7d之内、发病8~10d及10d以上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74.39%、5.13%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0412,P〈0.01)。单用奥司他韦治疗,奥司他韦联合中药治疗及单用中药治疗患者的病程分别为8.88、9.31和1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7,P=0.6927)。17例有可疑接触史患者的平均潜伏期为1d。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情温和,其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与普通季节性流感类似。建议将甲型H1N1流感传染期判断标准调整为患者自出现症状前1d至发病后10d。
张巧利钟新光刘志权张泽武杨培文潘伟彪吴福全杨专青张丽华詹剑峰邓念强单金华
关键词:流行病学病毒潜伏期
肝功能衰竭患者亚临床肝性脑病发生情况的探讨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通过观察出现肝功能衰竭表现但无肝硬化基础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中亚临床肝性脑病 (SHE)发病情况 ,了解肝功能与SHE的关系。方法 :对 3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数字连接试验 (NCT)、数字符号试验(Nsy)、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检测 ,观察异常率。结果 :NCT异常率 37.5 0 % (12 / 32 ) ,Nsy异常率34.38% (11/ 32 ) ,BAEP异常率 5 6 .2 5 % (18/ 32 ) ,NCT和 (或 )BAEP异常率 75 .0 0 % (2 4 / 32 ) ,NCT与BAEP结果不重叠。NCT异常组的Nsy值低于正常组 ,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SHE不仅是肝硬化患者 ,同样是肝功衰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NCT与Nsy的检测意义是相似的。NCT与BAEP评价不同的大脑功能。
张丽华崇雨田庄鹏张伟东梅咏予舒欣
关键词:亚临床肝性脑病病毒性肝炎数字连接试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亚临床肝性脑病的研究现状
2002年
张丽华崇雨田
关键词:肝硬化肝性脑病电生理学
血氨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影响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观察不同的亚临床肝性脑病 (SHE)诊断标准下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氨水平 ,探讨血氨与SHE的关系。方法 :对 12 6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血氨、数字连接试验 (NCT)、数字符号试验 (Nsy)检测 ,其中 3 2例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检查 ,观察比较SHE组与非SHE组血氨水平的差异。结果 :肝硬化组血氨水平高于非肝硬化组 (P =0 0 0 2 ) ;同时肝硬化组的SHE发生率 (2 2 /4 9;44 90 % )高于非肝硬化组 (2 0 /77;2 5 9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2 8)。肝硬化病人以NCT异常为诊断标准的SHE组血氨水平高于非SHE组 (P <0 0 5 ) ,但非肝硬化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以Nsy、NCT和 (或 )BAEP异常为诊断标准的SHE组与非SHE组的血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以BAEP异常为诊断标准的SHE组血氨值却低于非SHE组 (P <0 0 5 )。结论 :血氨不能作为SHE的诊断标准 。
张丽华崇雨田庄鹏罗瑞虹舒欣
关键词:亚临床肝性脑病血氨数字连接试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的副作用观察与护理
2007年
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中出现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66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患者进行常规临床分析、诊治与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指导等护理.结果 166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做好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能提高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及降低治疗期间出现的副作用,促进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日康复.
冯明开张丽华莫燕荷李伟娜
关键词: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副作用护理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病毒复制的关系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HBV基因型和病毒载量(HBV-DNA定量),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微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6种基因型,ELISA法检测血清HBV标记物,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HBV-DNA定量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9例标本中能检出基因型者115例,其中B型28例(24.3%),C型56例(48.7%),D型9例(7.8%),混合型22例(19.1%),没有发现A、E和F型。不同基因型的HBV-DNA定量对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1>0.05)。不同基因型的HBeAg阳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473>0.05)。结论东莞部分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要检出型,混合型检出率偏高。HBV病毒复制与病毒基因型无明显关系。
张丽华任瑞庆黎景宜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病毒复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