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湘南多金属矿床方解石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 2019年
- 方解石脉是多金属矿床中常见的脉石矿物,与多金属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笔者在大量阅读方解石各类研究文献、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湘南地区多金属矿区方解石的矿物表面性质、环境地化应用、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成果,来探讨了方解石的矿物标型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成因联系,以及方解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在多金属矿床找矿中的意义。
- 成欣怡张博刘波张姚
- 关键词:方解石矿物学表面性质流体包裹体
- 锂同位素在稀有金属成矿过程的分馏机制——以川西打枪沟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本文首次尝试将锂同位素研究应用于打枪沟锂铍矿床岩浆演化与热液作用研究中。对打枪沟与伟晶岩有关的中-酸性岩体进行了系统的采样、测试,结果表明,岩体δ7Li值主要分布于-1.16‰^+1.59‰,伟晶岩δ7Li值分布于-4.55‰^+12.4‰,表明锂的两种同位素在岩浆演化阶段未发生明显的分馏,而在形成伟晶岩的熔体相-流体相之间交代作用阶段表现出在不同矿物中差异化的分配行为,热液交代作用为锂同位素分馏的主控因素。
- 何成麟张博殷聃成欣怡张姚
- 关键词:伟晶岩锂同位素
- 四川九龙久鲁祝矿区伟晶岩铍铷矿赋存状态浅析
- 2022年
- 本文介绍了四川九龙久鲁祝矿区花岗伟晶岩脉中铍铷矿矿石特征、矿石矿物成分,并利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对伟晶岩中铍铷矿进行了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铍主要赋存于绿柱石中;矿石中未发现铷的独立矿物,铷主要呈分散状态赋存于白云母和钾长石中。
- 殷聃杨德武张博高学震
- 关键词:花岗伟晶岩赋存状态
- 青海东昆仑那更康切尔银矿构造叠加晕模式研究与深部预测被引量:2
- 2020年
- 青海省那更康切尔银矿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的特点。依托主矿体ⅡAg-3在07线不同高程构造蚀变带中取样,对210多个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研究ⅡAg-3矿体原生晕特点和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矿体原生晕的叠加规律,得出了那更康切尔沟银矿ⅡAg-3矿体的构造叠加晕的综合特征:矿体原生晕轴(垂)向分带序列从上至下为Sb-Ag-Mn-Sn-As-Mo-Hg-W-Au-F-Bi-Zn-Pb-Cu,前缘指示元素为As、F、Hg,近矿指示元素为Pb、Zn、Ag、Sb、Cu、Au、Sn,尾晕指示元素为W、Mo、Bi、Mn。根据原生晕轴(垂)分带特点及不同阶段形成的矿体(晕)在空间上的叠加结构,建立了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式,确定了盲矿预测的标志。
- 秦阳谢万洪吴秉东张博许远平
- 关键词:构造叠加晕东昆仑
- 大型露天金属矿地球化学成矿预测模式构建被引量:1
- 2019年
- 为了对大型露天矿山的有色金属矿进行定量预测评价,建立基于地球化学的金属矿成矿预测模式。以某大型露天有色金属矿区为参照,提取矿区的有利成矿信息,包括矿区地层、岩体、构造等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球化学的定量理论,构建金属矿成矿综合预测模型。成矿预测对比结果表明,地球化学成矿预测模式适用于对隐伏矿体的预测,能够服务于大型露天矿区的找矿勘探工作。
- 张博刘波
- 关键词:露天矿山地球化学金属矿成矿预测
- 松潘—甘孜造山带南东段羊房沟石英闪长岩时代、成因及地质意义被引量:4
- 2019年
- 羊房沟石英闪长岩出露于松潘-甘孜造山带南东段,该地区岩浆活动较强烈。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石英闪长岩年龄为(205.3±1.3) Ma,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石英闪长岩SiO2为58.01%~59.34%,Al2O3为14.90%~15.77%,K2O/Na2O比值为1.69~2.13,显示高钾低钠特点,里特曼指数为1.68~2.12,在K2O-Na2O关系图上落入钾玄岩系列,A/CNK为0.76~0.91,属于准铝质岩石;稀土元素总量(∑REE=183.08×10^-6~283.08×10^-6),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型。δEu为0.77~1.00,负铕异常明显。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壳标准化蛛网图上,岩石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REE和不相容元素(如U),相对亏损Nb、Ti、P等高场强元素,指示具有岛弧岩浆特征,Rb/Sr、Nb/Ta比值介于壳幔之间,反应具有壳幔岩浆混合成因。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羊房沟石英闪长岩形成于晚三叠世洋壳俯冲阶段的岛弧环境。
- 张博殷聃成欣怡张伟徐浩肖博之何成麟
- 关键词:石英闪长岩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松潘-甘孜造山带
- 蛭石微细粉的特性及其吸附亚甲基蓝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探明天然蛭石对于有机阳离子染料的吸附特性,本文系统表征了气流粉粹得到的蛭石微细粉的物相组成、粒度分布、孔径分布、比表面积、Zeta电位;研究了在不同p H值、固液比、时间、亚甲基蓝浓度条件下蛭石微细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和去除率。结果表明,该蛭石微细粉的主要矿物相为蛭石,含有少量的云母,平均粒径为21.65μm,比表面积为12.63m2/g,表面呈负电荷。在p H值呈中碱性时蛭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最大。在固液比为3g/L、浓度为50mg/L、吸附时间为8h的条件下,蛭石对亚甲基蓝浓度的吸附量为16.42mg/g,去除率达到98.54%。
- 张博何成麟王跃忠
- 关键词:蛭石粒度分布表面电性亚甲基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