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大伟

作品数:36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7篇膀胱
  • 10篇膀胱癌
  • 9篇肿瘤
  • 8篇上皮
  • 7篇尿路上皮
  • 6篇上皮癌
  • 6篇尿路上皮癌
  • 6篇膀胱肿瘤
  • 5篇手术
  • 5篇切除
  • 5篇细胞
  • 4篇上尿路
  • 4篇上尿路尿路上...
  • 4篇尿管
  • 4篇启动子
  • 3篇蛋白
  • 3篇输尿管
  • 3篇启动子调控
  • 3篇切除术
  • 3篇泌尿

机构

  • 31篇天津医科大学
  • 6篇天津市南开医...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沧州医学高等...
  • 1篇天津市泌尿外...
  • 1篇天津市第五中...
  • 1篇唐山市协和医...

作者

  • 36篇田大伟
  • 17篇胡海龙
  • 14篇吴长利
  • 5篇陈业刚
  • 5篇吴周亮
  • 4篇秦川
  • 4篇杜智勇
  • 3篇王旭光
  • 3篇黎玮
  • 3篇梁恩利
  • 3篇申忠华
  • 3篇唐刚
  • 3篇陈斐然
  • 2篇连文峰
  • 2篇王明清
  • 2篇王亚轩
  • 2篇王玉杰
  • 2篇韩瑞发
  • 2篇高伯生
  • 2篇蔡文清

传媒

  • 7篇中华泌尿外科...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 1篇机器人外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半枝莲-党参药对治疗膀胱癌的作用机制
2023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半枝莲-党参药对治疗膀胱癌的作用机制。方法查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筛选半枝莲-党参药对的药物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药物成分的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获取膀胱癌的疾病靶点,利用venny 2.1获取交集靶点。使用STRING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并使用Cytoscape构建"药物-靶点-通路"网络,利用Metascape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将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建立膀胱癌小鼠模型。模型组小鼠灌胃等剂量溶剂,治疗组建模后第8天灌胃半枝莲-党参药对0.2 ml,剂量为342.86 mg/kg,2次/d。建模后第28天,测量裸鼠瘤体大小,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前列腺素G/H合成酶2(PTGS2)、PTGS1、核受体辅活化子2(NCOA2)、维甲酸X受体α(RXRA)、孕酮受体(PG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蛋白激酶B1(Akt1)水平。结果半枝莲-党参药对的45个药物成分通过多条通路直接作用于187个疾病靶点治疗膀胱癌,主要核心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黄芩素、β-谷甾醇和豆甾醇等,关键靶点为PTGS2、PTGS1、NCOA2、RXRA、PGR、MAPK1、RELA和Akt1等。GO富集分析显示,生物过程主要涉及对激素的反应、细胞对脂质的反应、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对细菌分子的反应等,细胞组分主要涉及转录调控复合体、膜筏、膜微区、RNA聚合酶Ⅱ转录调控复合物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转录因子结合、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半枝莲-党参药对治疗膀胱癌的主要信号通路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白细胞介素-17(IL-17)、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肿
张羽蒋利明田大伟吴长利刘胜来
关键词:半枝莲党参膀胱癌网络药理学
NEDD8 promotes the tumor progression and predicts the poor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
目的 Neddylation has been researched in many different human carcinomas.However,the roles of neural precursor ce...
田大伟
关键词:PROGNOSIS
尿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在评价梗阻性膀胱顺应性改变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检测尿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探讨MMP-2及TIMP-2在诊断梗阻性膀胱顺应性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1月—2020年1月期间前列腺增生致膀胱顺应性改变患者资料。研究组患者尿动力检查存在膀胱出口梗阻(BOO),且膀胱顺应性(BC)20≤BC<40 mL/cmH2O;对照组为随机抽取前列腺增生引起BOO者,且BC≥40 mL/cmH2O。留取患者尿液并行血肌酐及胱抑素C检测,同时收集尿液于―80℃冻存待检测。尿样解冻后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MMP-2及TIMP-2尿液中含量。结果:37例患者纳入研究组,两组间年龄、IPSS评分、体重指数(BMI)、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BC外两组间尿动力学参数(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力、膀胱初感觉容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液MMP-2及TIMP-2含量分别为(0.75±0.26)ng/mL、(359.8±123.7)pg/mL,高于对照组(0.52±0.21)ng/mL、(289.8±101.9)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中MMP-2与TIMP-2表达情况与梗阻因素导致的BC改变密切相关。
刘胜来蒋利明张羽张羽黄绪统田大伟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膀胱顺应性
CCNE1、RIP2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发病风险的关系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基因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RIP2)基因区域分别存在多态性位点rs8102137和rs42490,探讨这2种多态性与膀胱癌的发病风险及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和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膀胱癌患者(膀胱癌组)176例及非肿瘤体检患者(对照组)210例血样本并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序方法检测CCNE1(rs8102137)和RIP2(rs42490)的多态性。根据术后病理结果确定膀胱癌患者的分级及分期。分析膀胱癌组和对照组中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差异。对2组间基因型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CCNE1(rs8102137)和RIP2(rs42490)各基因型与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间的关系,及与膀胱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样本的基因型分布具有良好的群体代表性。CCNE1(rs8102137)突变型(C/T+C/C)在膀胱癌组中频率(40.91%)高于对照组(30.95%,OR=1.54,95%CI:1.02~2.45,P〈0.05)。RIP2(rs42490)突变型(A/G+G/G)在膀胱癌组频率(72.73%)高于对照组(62.38%,OR=1.61,95%CI:1.04~2.48,P〈0.05)。不同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患者的CCNE1(rs8102137)和RIP2(rs42490)基因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CNE1(rs8102137)、RIP2(rs42490)基因型与膀胱癌易感性关系密切,携带突变型等位基因的个体患膀胱癌的风险显著高于野生型个体。
梁恩利吴长利王莹胡海龙田大伟
关键词:膀胱肿瘤细胞周期蛋白E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发生慢性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 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发生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disease,CK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39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9例,女110例.年龄41 ~94岁,平均66岁.所有患者均行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性手术,病理分期Ta~T4,病理分级G1~G3.利用CKD流行病学协作组(CKD-EPI)的计算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新发CKD定义为行根治术后1个月CKD-EPI GFR<60 ml/(min·1.73 m2),根据是否出现CKD将患者分为CKD+组和CKD-组.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吸烟情况、体重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是否多发、肿瘤分期、肿瘤分级、术前患侧肾积水及术前CKD-EPI GFR等指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有无CKD对总生存期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期的影响.采用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预测根治术后发生CKD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239例患者随访3 ~ 8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1.3个月.患者术前CKD-EPI GFR为65.2 ~ 108.7 ml/(min·1.73 m2)71.4 ml/(min·1.73 m2).患者术后CKD-EPI GFR为37.6~93.8 ml/(min·1.73 m2)54.7ml/(min·1.73 m2).术后1个月105例患者确诊为新发CKD.根治术后是否出现CKD对患者总生存期(P=0.137)和特异性生存期(P =0.190)无影响.年龄(HR=1.825,95%CI 1.203 ~2.768,P=0.017)、术前患侧肾积水(HR=0.243,95% CI0.106 ~0.613,P=0.034)、术前CKD-EPI GFR(HR=0.237,95%CI 0.109 ~0.524,P=0.021)与根治术后新发CKD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年龄、术前患侧肾积水、术前CKD-EPI GFR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后发生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唐刚杜智勇秦川陈斐然王银蕾张博吴周亮申忠华田大伟胡海龙
关键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性手术慢性肾脏疾病肾小球率过滤FILTRATION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前列腺癌在我国多处于晚期,目前的内分泌治疗效果欠佳,前列腺癌的死因多是不能有效控制和治愈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因此研究去势治疗失败的前列腺癌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目前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抗雄激素受体治疗、免疫治疗、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以及以骨为靶向的治疗等,该文就当前的各种药物予以综述。
田大伟吴长利
关键词:雄激素受体靶向治疗
局麻下利用软性膀胱镜联合铥激光治疗麻醉高风险膀胱肿瘤患者的经验
2023年
目的探讨高龄、麻醉高风险患者在局麻(尿道黏膜麻醉)或无麻醉下利用膀胱软镜行铥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ThuLRBT)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共12例经评估一般状态较差、麻醉手术风险较大的高龄膀胱癌患者,利用膀胱软镜行局麻下铥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治疗。术前利用麻醉分级、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运动耐量、改良心脏危险指数评分及心脏并发症发生率综合评估患者全麻术中及术后风险,利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年龄校正察尔森合并症指数及衰弱筛查量表评分数粗略预测术后恢复情况及手术价值。术中即刻利用疼痛数字评分法评估患者耐受情况,同时收集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术后随访至2023年1月或患者复发。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出现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未出现持续膀胱出血及膀胱填塞。即刻疼痛评分(NRS)0~7分,中位评分2分。所有患者均可耐受手术过程,且痛苦较小。术后中位尿管留置时间2 d。术后中位住院时间2 d。术后12例患者定期随访,随访时间3~19个月,其中1例失访,1例患者术后5个月复发,1例患者术后13个月复发。结论ThuLRBT治疗麻醉高风险的高龄膀胱肿瘤患者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其并发症少,患者耐受良好,近期疗效满意。
左解鹏周典晟王健刘文博吴长利田大伟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肿瘤切除术局麻激光膀胱镜
用于灼烧尿道的导尿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泌尿医疗技术领域,涉及导尿管及导尿技术,尤其是一种用于灼烧尿道的导尿管装置。包括导尿管,所述导尿管用于插入患者体内的端部设置为插入端,远离插入端的端部设置为操作端,所述导尿管的插入端一侧安装有水囊,水囊的进...
胡海龙达拉沈冲吴周亮占学建蒋战张哲杨绍博田大伟周典晟王健康宁田若曦
文献传递
姜黄素联合舒尼替尼治疗人786-0肾癌裸鼠移植瘤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联合舒尼替尼对抑制人肾癌细胞系786-0裸鼠移植瘤生长有无增效作用。方法:将32只人肾细胞癌裸鼠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以0.9%生理盐水0.2mL腹腔注射,舒尼替尼组以舒尼替尼40mg/kg腹腔注射,姜黄素组以姜黄素100mg/kg腹腔注射,研究组以舒尼替尼联合姜黄素腹腔注射。结果:研究组较其他3组具有更强的抑瘤作用,远期效果高于舒尼替尼组(P<0.05);研究组比舒尼替尼组抗血管增殖作用更加明显(P<0.01);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姜黄素联合舒尼替尼抑瘤作用明显强于单独应用舒尼替尼或姜黄素。
田大伟陈业刚刘鹏汤洋王建民韩瑞发
关键词:姜黄素舒尼替尼肾癌裸鼠移植瘤
无功能肾后腹腔镜下个体化手术的临床体会(附84例报告)
2018年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不同解剖层面无功能肾切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6年11月84例良性无功能肾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影像及层次特点分别按3个不同解剖层面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层面为:贴Gerota's筋膜内切除组(A组)、包膜外切除组(B组)、包膜内切除组(C组)。收集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手术时间及失血量明显大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并发症、恢复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与非特异性感染病例手术时间与失血量大于其他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例均在后腹腔镜下获成功,术后1例切口感染,随访6~84个月恢复良好。结论感染性疾病肾周存在的粘连最为严重,包膜内肾切除手术复杂但为严重粘连肾切除的最佳术式,选择正确的相对无血管层面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刘胜来王丽萍张羽蒋利明田大伟黄绪统吴长利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切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